正说清朝三百年-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成龙列传
于成龙(1617-1684),山西永宁人,字北汉。崇祯年间副贡(副榜录取的贡生)出身。顺治十八年开始任官,先后担任广西罗城知县、四川合州知州、黄冈知州、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任上,他爱百姓,缉盗贼,兴教化,严吏治,除弊政,廉洁奉公。康熙帝称赞他是“天下廉吏第一”。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授为广西罗城知县。这一年他已年届45。罗城居万山之中,交通闭塞,人烟稀少,条件很差。城内只有6户居民,于成龙初在关帝庙里办公,后来移至3间草屋。到任后对百姓进行法纪教育,严于执法,又注意教育效果。胥吏胡安之招摇撞骗,于成龙得知后就拘禁审办这个胥吏。廖姓与赵姓为两姓房屋之间的一块5亩土地,发生大械斗,廖姓死47人,赵姓死38人,且赵姓房屋被毁72家。于成龙从教育角度进行判决。判词说:械斗这种恶习,触犯国法,伤和气,天理不容,人与神灵都痛恨……人之生命至为宝贵,以三十八人及四十七人之性命,为价值不过一百千之五亩去牺牲。得失如何?……况且赵姓房屋又被烧了七十二家,而此七十二家之财产与五亩荒地比较,得失如何?……本县令仁心为怀,不忍于两姓死亡很多人之后,再杀几十人以相抵,使全村变成为废墟,两姓都绝了后。从宽将余人一概免究。惟将赵姓族长赵君芍、赵翰生,廖姓族长廖桂穆、廖顺成按律斩首示儆。判词继续说:廖姓死人多,但房子没烧;赵姓死人少,但烧了72家屋,两相抵。荒地归公出售,以免以后为此相争。于成龙利用此案对罗成百姓进行了一次很深的教育。
出现盗贼,于成龙带乡兵及时捕治,捣毁他们的巢穴,老百姓得以安心耕种。
于成龙在当地建学校,设养济院,凡是应当办的他都努力去办,一县大治。老百姓很喜欢他,总督卢兴祖称赞他的政绩卓异。
康熙六年(1667),于成龙迁四川合州知州。因为大乱的原因,州治才100多人,正赋才15两。于成龙革除积弊,招民垦田,一年后就有1000户人家。不久于成龙迁黄冈同知,十三年署武昌知府,他缉捕盗贼,成绩显著。于成龙署武昌知府时,吴三桂打到湖南。麻城、大冶、黄冈盗匪依山结寨响应。担任过于成龙捕役的刘君孚与谋内乱的黄金龙及大盗结成一伙。于成龙清楚,刘君孚虽反,但与匪徒之间关系还不融洽,还在犹豫之中。于成龙带兵直驱匪穴。沿途张贴告示,宣布自首可以免罪,匪徒每日投诚千人。于成龙让小吏与刘君孚联系,投降可以免死。于成龙带着2人,打伞盖,鸣铜钲,直入贼舍,大声叫刘君孚出来。刘君孚叩头投降,匪徒投降数千人,黄金龙与另一头目邹君申逃跑。于成龙又挑选勇敢者追击,两匪首被捕。
八年于成龙官黄州府同知。此地盗贼横行,以前的官员无可奈何,干脆置之不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成龙坚决与盗贼做斗争。他抓住一个叫汤卷的劣迹累累、对盗贼知情的捕役,通过明查暗访,终于捕获了盗贼集团。他将打击与宽容结合起来,把息盗与德教结合起来,捕获大盗贼,教育小偷小摸,使当地社会治安有了很大转变。
十七年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当时,郑成功屡次攻打泉州和漳州诸郡,有几千老百姓蒙受通海的不白之冤,立了案,要杀头。于成龙上书康亲王杰书,说受牵连的多为平民百姓,应该释放。杰书向来尊重于成龙,就按照他说的办了。清军中掠来不少良民女子,没为奴婢,于成龙集资把他们赎出,让他们回家。
十九年(1680),直隶发生饥荒。这一年,于成龙任直隶巡抚。守道参议董秉盅报告,淮安卫、蔚州卫、西城和东城共有950顷29亩水冲沙压地。原来巡抚金世德请求蠲免此地田赋,但没成功。于成龙上书康熙帝,要求给种这些地的人暂时免赋。康熙帝要求派人勘察,弄清事实。于成龙派天津道李实地踏勘,官员保结,报告户部。户部终于同意从康熙二十年开始给这些地蠲免钱粮。
清初,官员薪金一般比较低,而上级官吏诛求无已,便向百姓搜刮。搜刮方法之一,就是增加火耗馈赠上司,这无疑加重人民的负担。于成龙一贯主张禁火耗。他在任直隶巡抚时颁布《严禁火耗谕》,指出:老百姓没有钱,饥馑到来之时,稍有良心的人,没有那个不拊膺长叹的。担心国赋难完,民力难支,哪能忍心在获取薪金后,敲面黄饥瘦的百姓之骨,吸卖儿鬻女之髓,以满足一身一家之欲。敢于这样忍心害理做的人,祸必不远。要求各州县长官务须洗心涤虑,痛除积习,不要横征暴敛,恣意剥削。此谕有情有理,竟对一些官吏不起作用。这年中秋竟有大名县知县向于成龙送礼,被于成龙断然拒绝。之后他又发布《严禁馈送檄》。
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受召觐见康熙帝。康熙帝赞扬他是“清官第一”,赐银千两,坐骑一匹,并写诗赞扬。于成龙奏请允许真定府属5县缓交房租并蠲免霸州钱粮,得到批准。
二十一年(1682),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他大抓吏治,要求州县官员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他兴利除弊,订立《兴利除弊条约》,共有严禁火耗、禁止私派、严禁馈赠等15条。他编出《劝民节俭歌》百余句,散发各地宣传。
清廉是于成龙最突出的方面。杨安和在《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的序言中这样概括他的清廉事实:“在罗成任县令六年,离任时穷得连路费也没有;在黄州八年,赴福建任职时仅被褥一束,朝衣一袭,沿途以萝卜为干粮;在富甲天下的江南任封疆大吏,仍布衣疏(蔬)食,被百姓称为‘于青菜’。”
二十三年于成龙死于任上。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而已,别无余物。市民痛哭,绘像祀之。谥“清端”。
张廷玉列传
张廷玉(1672-1755),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重臣。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是大学士张英的儿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在南书房当值。历任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曾赴山东处理邪教。雍正即位后升礼部尚书,仍值南书房。做过顺天乡试考官。因为欣赏他的公慎,雍正加他太子太保。雍正四年(1726),授予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五年晋升文华殿大学士。六年晋升保和殿兼吏部尚书。七年,军机处成立,张廷玉担任军机大臣,参与机密,他一直担任到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二年赐予伯爵。
张廷玉周密敏捷,勤快谨慎。雍正视为依靠,因此很听他的话。当时浙江衢州、江西赣州等地聚有棚民。为防其中强悍者剽掠,张廷玉奏请对他们严加管束,有好学、有技勇的,通过考试录用,对棚户不得歧视。雍正帝立刻让督抚执行。雍正十一年(1733)他又上疏说,照行省惯例,罪重的犯人拘禁起来,罪轻的可以取保。但刑部不分轻重一律收禁,使无辜之人受累。应该按照行省做法,有所分别。他还说,刑部判刑,往往删截律例,只采用几句话,有时甚至只看与某个案例仿佛就下断语。玩弄手法作弊,就是这样来的。要求都察院、大理寺纠正。如果伙同他们草率从事,就一起处分。雍正马上让九卿议论遵行。十二年,张廷玉报告说,他经过直隶(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大部与山东一部分),遭受水灾的地区已经赈济,但还有些地方积水没干,请求增加赈济一个月。雍正也同意了。
张廷玉忠心耿耿地为清廷效劳。雍正帝对他说:“汝今为朕办事,身兼数职,夙夜在公,朕常以汝眠食俱废为虑”。根据张杰(2003)的统计,雍正赠送给张廷玉的银子就有8。7万两,其他还有当铺、住宅古玩、貂皮、人参、内府书籍等。为奖赏张廷玉等人翊赞之功,雍正帝奖赏一等阿达哈哈番,可以世袭。张廷玉请求允许让其子编修张若霭承袭。
十三年,雍正帝去世,遗命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乾隆即位后让他总理一切事务,给他一等世职阿达哈哈番,合为3等子,张廷玉仍让张若霭承袭。乾隆二年赐伯爵,赐号勤宣。
乾隆二年十一月,张廷玉与鄂尔泰同进三等伯。两人不和,分为两党,满汉官员分别归附。乾隆帝对他们提出了严厉批评并采取“互相抑制,左右结合”的办法对待他们。
张廷玉精通文史,曾任《明史》总裁和《会典》总裁。著有《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澄怀园文存》等。
张廷玉多次要求休职,乾隆帝为之不快,多次挽留。乾隆二十年三月,张廷玉去世,终年84岁,遵雍正遗诏,配享太庙。谥“文和”。
田文镜列传
雍正时期有“田陈李鄂”之说。“田陈李鄂”是雍正4大宠臣的姓。田指田文镜,陈指陈时夏,李指李卫,鄂指鄂尔泰。下面叙述田文镜的情况。
田文镜(1662-1733)原为正蓝旗,后来被抬为正黄旗。康熙时先后任福建长乐县丞、山西宁乡知县、直隶易州知州、吏部员外郎、郎中、御史与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元年,他受命祭告华岳。这年,山西受灾。年羹尧请求朝廷救济。雍正帝询问山西巡抚德音,德音说山西没有灾荒,而田文镜如实报告了山西受灾的全部情况。雍正帝赞扬他直言相告,并让他去赈灾,暂时担任山西布政使。田文镜本有为政之才,清理积案,剔除宿弊,山西吏治为之一新。从此,田文镜得到雍正帝青睐。
二年,田文镜调到河南,代理巡抚。田文镜上疏,请求将陈、许、禹、郑、陕、光6州升为直隶州。不久,雍正帝正式任命他为河南巡抚。
田文镜迎合雍正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