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三百年-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不舍。顺治元年五月,李自成在河北望都、定州反击清军失败。五月四日到真定,当日与第二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被射中胁下,负伤而走。然后,李自成率兵经井陉(xínɡ),过固关,入山西。十二日,清军到了固关就停止追击,返回北京。
李岩建议到河南发展,李自成听信牛金星谗言把他杀害,离散了军心和人心。九月十五日,随李自成西撤的唐通降清,引清军进攻李自成家乡米脂县。
顺治元年七月上旬李自成回到西安,确定以关中为根据地,打算“先恢剿宁武、代州、大同、宣府等处,后赴北京、山海,剿除辽左”。他派兵守陕北,进攻晋北,出潼关,下河南,招降了大同明总兵姜瓖。
十月十九日多尔衮令阿济格攻打李自成,吴三桂、尚可喜跟随出征。二十五日又派多铎带领孔有德、耿仲明先讨伐李自成,然后征服南明政权。顺治二年正月,费英东子图赖率兵攻打潼关,李自成败绩。当时阿济格与吴三桂已到西安之北,李自成放弃西安,潼关、西安相继陷于清军之手。李自成从蓝田经武关(陕西丹凤东南)入湖北襄阳,在九宫山为地主杀害。
李自成死后,余部坚持抗清。郝摇旗、刘体纯率10多万人与明将何腾蛟联合,李自成妻高夫人与高一功、李过率30万人与明将堵胤锡联合。联军在岳州城下、藤溪、湘阴大胜清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率领的清军。四年十一月,明督师何腾蛟率焦琏(lián)、郝摇旗在广西全州大胜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六年二月,清廷集大军进攻湖南,何腾蛟被杀,郝摇旗、刘体纯与其他一些农民将领如李来亨、袁宗第等联合明将谭文、王光兴等到川、鄂继续抗清。康熙二年,抗清将领们在清兵围困下相继战死。
郝摇旗等先在湖南抗清,受到南明政权的排斥,便转到川、鄂地区。该地区西至大巴山、巫山,东临武当山、荆山,居长江三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个地区的抗清农民首领,除郝摇旗外还有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党守素、塔天宝、马腾云,明将则有王光兴、王光昌、贺珍、谭宏、谭诣、谭文,共13人,故称夔东十三家。他们用永历年号,两围重庆。康熙元年,四川总督李国英提出由四川、湖广、陕西三省会剿,得到清廷的批准。
康熙二年(1663)正月春节李国英率师从夔州(今奉节县)出发,直抵羊耳山进攻袁宗第,初三攻克袁部据点大昌城。但袁部已提前撤离到茶园坪山寨并焚毁城内外房屋,因而李国英占领的是一座空城。袁部贺道宁投降,其据点大宁被清军占领。下旬李国英攻打茶园坪。二十三、四两日,两军激战甘沟关与茶园坪,袁部战死、跳崖与被俘甚众。两军激战甘沟关,袁率残部往巴东与郝摇旗部会合。
正月初五李来亨、马腾云、党守素合兵万人,与湖广提督董学礼3万人激战兴山李家崖,兵力损失过半,余部转移。清军攻下归州、巴东、巫山等地。陕西提督王一正率兵25000进入湖北,攻占竹溪、竹山,连续击败郝永忠于赤土坡、邓川峪、张老河。接着,王一正占领郝永忠经营12年之久的房县。
三月九日,董学礼夺取李来亨所据守的南阳河的两个险关,但二十五日,李来亨士兵化装混入商贩中,配合攻击部队,袭击董部,使之损失巨大。
二十五日,刘体纯、李来亨、郝摇旗、袁宗第、党守素、塔天宝、马腾云一共50000人,到达巫山,企图一举击败清军。战斗异常激烈、悲壮,李国英顽抗。在关键时刻,义军粮草被李国英一支援军切断,义军不幸失败,阵亡7000人。
八月十九日,清廷派出大批援军分别前往湖广、巫山、兴山。十二月上旬至下旬,义军大小首领千人投降,刘体纯全家自尽,郝永忠、袁宗第在四川大兴县黄草坪被俘,三年初被杀。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
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死,八年初顺治亲政。顺治变多尔衮重在武力镇压的做法为剿抚并用。他还制定了先西南后东南的策略。八年令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偕贝勒屯齐进攻湖南、广东,令吴三桂偕李国翰进攻孙可望、李定国。吴三桂连下成都、叙州(今宜宾)与重庆。十年令洪承畴经略湖广、两广和云贵。
张献忠于清顺治元年取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三年七月入川北西充山抗清。十二月,靖远大将军豪格入四川,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与清军作战,中箭牺牲。张献忠四名将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在张献忠死后进驻滇黔,于四年从四川退至云南、贵州联合桂王抗清,四人先后封王。清廷派遣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南下进攻残明政权。顺治九年,农民军联明抗清出现大好形势:孙可望、李定国从南宁把颠簸流离的桂王迎入驻贵州安隆。刘文秀围成都,杀清都统两人,大败吴三桂于四川,收复了四川大部分、宝庆。接着李定国打了个桂林、衡宝之役,连取沅州、靖州、武岗、桂林、柳州、梧州等地,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敬谨亲王尼堪被杀。但这个大好形势被孙可望迅速破坏。十四年九月他挑起内战,以十万大军进攻李定国,被李定国打败后,投降洪承畴,清廷封为义王。乘起义军内讧机会,洪承畴、吴三桂向顺治帝建议发起总攻。十五年正月,顺治帝令清兵三路入滇:平西大将军吴三桂与李国翰一路从四川南下,征南将军卓布泰一路由广西西进,宁南靖寇大将军洛托与洪承畴一路由湖南西进。桂王政府出云南永昌,奔腾越。李定国在贵州磨盘山设伏以待清军。由于叛官卢桂生泄密,李定国大败,以残兵赴云南孟良,与桂王脱离,联络各土司反清,转战滇缅边境。因感伤恢复无望,康熙元年六月在悲伤中病死。
残明政权的反清斗争及清朝的镇压
清廷入关后,连续出现了几个与清王朝对立的残明政权:福王政权、鲁王政权、唐王政权、绍武政权和桂王政权。由于本身的问题,前四个政权,清政府没花多少时间就给解决了,后一个政权只是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加入,才坚持了10多年的时间。
顺治元年五月十五日,万历进士马士英勾结江北四总兵(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高杰)拥立明神宗孙、福王朱常洵长子朱由崧,称帝南京,建元弘光,是为福王政权或弘光政权。马士英担任东阁大学士,不久升太保。他推荐崇祯时谄附大宦官魏忠贤的万历进士阮大铖为兵部尚书,该政权腐败不堪,矛盾重重。福王即位不久就下令选美。马士英、阮大铖排斥东阁的学士兼礼部尚书史可法,让他督师扬州,处处受马士英的牵制。而四总兵不出兵抗清,却相互攻击,抢夺地盘。弘光二年(1645),驻武昌总兵左良玉之兵以“清君侧”的名义南下讨伐马士英,马士英、阮大铖令刘良佐、黄得功撤离汛地,与左良玉交战,江淮门户空虚。
福王政权中除了史可法、黄得功少数将领以外,其余没有几个是真正抗清的。更有甚者,这个政权以农民起义军为敌,而认敌为友。他们派人到北京议和,幻想通过割地、纳款为手段与清朝结盟,封吴三桂为蓟国公,赐银5万两,米10万石。
二年四月,清朝豫王多铎南下江淮,围扬州,刘泽清降清。四月二十五日,史可法被执,多铎要他投降。他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从容就义,不屈而死。五月初十,清军渡江,刘良佐投降,招黄得功投降,遭黄得功呵斥,黄得功被降将张天禄射中喉咙,黄得功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拔箭刺喉自杀。福王被俘,顺治三年死于北京。三年五月,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钱谦益与大学士王铎等迎降多铎。福王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马士英在太湖被俘杀掉,阮大铖(chénɡ)在浙江降清。
弘光政权灭亡后,崇祯举人张煌言、崇祯进士钱肃乐、弘光政权的兵部尚书朱大典等拥立明太祖10世孙朱以海嗣鲁王位,监国(代行国政为监国)于绍兴。这个政权一建立,就与隆武政权搞摩擦,水火不容。鲁王划钱塘江为守。顺治二年十月,鲁王出兵攻打杭州,后败退。顺治三年二月,清贝勒博格以征南大将军,征福建、浙江。
与鲁王监国同时,明礼部尚书黄道周、都督总兵官郑芝龙与其弟郑鸿逵拥立明太祖9世孙袭唐王爵的朱聿键,监国福州,建元隆武,封郑芝龙、郑鸿逵为侯,郑芝豹、郑彩为伯。
唐王在上游地区建宁、天兴、延平、兴化和下游地区漳州、泉州、邵武、汀州各设巡抚,仙霞岭外170处驻兵把守,计划10万兵防守,10万兵攻伐。军事由郑芝龙负责。朱聿键多次催郑芝龙出兵,广有田产的郑芝龙无意抗清,总是以薪饷缺乏为由,不了了之。首辅黄道周,于隆武元年(1645)自募9千兵出征抗清,到婺源兵败被俘,翌年三月不屈被杀。顺治三年正月以定国公郑鸿逵为左先锋出兵浙江,郑芝龙从子建国公郑彩为右先锋出江西。但郑鸿逵到达闽浙交界的仙霞岭就称饷绝而不前。二月唐王御驾亲征,驻建宁。六月清兵进入渡钱塘江,占有浙江。鲁王逃脱,亡海上,四年驻舟山。六年清军攻破舟山,鲁王逃亡金门,八年放弃监国号,康熙元年病逝。
顺治三年六月,占领浙江后,清军向福建进发。郑芝龙还师,退至安平。八月,唐王去江西,二十一日起行,二十四日到顺昌,为清兵捉住,与曾妃同斩于汀州。顺治二年闰六月,清廷令洪承畴招抚江南。
隆武二年,郑芝龙暗通洪承畴,撤兵不守,清军顺顺当当地进入福建。郑芝龙降清后封同安侯。顺治十一年因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遣戍宁古塔。
上面说的三王,抗清并没有多少战绩,命也不长,只有桂王政权在农民军和反正将领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