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第19章

正说清朝三百年-第19章

小说: 正说清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麟次居回都,安西系远情。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去世,终年54岁。 
清文宗皇后——那拉·兰儿(慈禧太后) 
  一、政治档案   
  慈禧太后(1835…1908)姓叶赫那拉氏,满洲人。安徽宁池太广(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广德)道惠徵之女,小名兰儿。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她的旗籍,开始是镶蓝旗,后来抬到镶黄旗。咸丰元年选为秀女,封兰贵人。六年生载淳。在封建社会,妻以子贵,那拉氏生载淳而封懿妃。第2年晋升为懿贵妃。十一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去世,6岁的载淳即位,年号“祺祥”。她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皇后钮祜禄氏上徽号“慈安”,那拉氏上徽号“慈禧”。那拉氏居丧时居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又称西太后。   
  慈禧太后有野心,有权术。咸丰帝去世以后,她勾结奕䜣发动北京政变,将政敌端肃集团打下去,获得垂帘听政的权利,改年号“祺祥”为“同治”。所谓垂帘听政就是皇帝坐在养心殿皇帝宝座上,前有御案,后有黄纱屏,两太后坐在黄纱屏幕后面。凡奏章经两太后过目后,大臣拟旨由两宫太后裁定,然后盖上咸丰帝赐与钮祜禄氏的“御赏”印和赐与载淳而由慈禧太后保存的“同道堂”印,大事就确定下来了。慈安太后缺乏才力,而幼帝又不是她生,便处处让着慈禧太后,名为两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慈禧太后一人独裁。像这样的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从同治元年持续到十二年,第2年,同治帝亲政,但只一年就病逝了。接着是由她点名4岁的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为了有效地控制光绪帝,她把面长、口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塞给光绪帝当皇后。以其年幼又与钮祜禄氏垂帘听政,直到光绪十五年,才由光绪帝亲政。其间,钮祜禄氏已于光绪七年去世。她撤帘由光绪帝亲政,她也不是不管政事了,光绪帝虽亲政,“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她又训政。这一训,就是10年,直到她死去,所以她实际统治中国47年,将近半个世纪。   
  她获得垂帘听政权力后,继续咸丰帝镇压农民起义政策。两江总督何桂清因为镇压不力,节节败退,被她处死。为有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她重用曾国藩,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委任他统辖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4省军务,同治元年正月初十又发布上谕,借师助剿,攻打太平军。很快就组织了“常捷军”、“常胜军”之类的洋枪队。在中外军队的共同打击下,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终于被镇压下去。不久又派李鸿章镇压了捻军。曾国藩和李鸿章都得到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给的大奖赏。   
  慈禧太后持扇坐像对列强慈禧太后一开始是有反感的,她反对过《北京条约》,所以发动政变前曾担心列强干预。奕䜣对她说,外国没有异议,他敢保证,她才放手去干。列强不干预使她获得垂帘听政权力,她当然感激,于是对列强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产生了求和的外交政策,并与列强相勾结,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外交上她是妥协投降政策。中法战争中本来冯子材率领清军打嬴了,她却同意李鸿章妥协投降的荒谬主张:借谅山的胜利作为与法国缔约的条件。甲午战争中日军攻陷旅顺后她就主张停战议和。   
  戊戌政变后,英国人帮助康有为避难香港,各国不支持她立大阿哥,她就很光火。于是当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慈禧太后一反常态,不顾光绪的反对,以清廷名义发布诏书,“向各国宣战”。为了得到义和团的帮助,她改镇压为招抚,并下令发放粳米2万石,银10万两给北京义和团。清军和义和团在天津攻打联军,在北京进攻使馆。攻打使馆,这是违背国际惯例的,予联军扩大侵略以口实,愚昧之极。天津沦陷后,慈禧太后派人到各使馆,表示“道歉、赔款、惩凶”。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为了向列强献媚,保住她自己,途中发布“铲除”义和团令,令李鸿章与联军和谈“便宜行事”。讨论《辛丑条约》条款,列强提出“惩凶”要求,要求处死或监禁一些“首祸诸臣”,慈禧太后惟独却对发出对外宣战的慈禧太后没有提出惩罚的要求。看到空前辱国的《辛丑条约》12条,没有把她从统治地位赶下来的条款,慈禧太后感激涕零,赞扬说:“今兹条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她还自责地说:“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打算把清朝变成陈天华一针见血地指出的“洋人的朝廷”。她毫不考虑地表示:“所有十二条大纲,应照即办。”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她发布上谕,充分暴露了她色厉内荏,朝三暮四,投降卖国的嘴脸。   
  慈禧太后一切从个人出发,在统治集团内她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肃顺等八大臣与她作对,她惩治了他们。奕䜣协助她成功了北京政变,被封为议政王,主持朝政。可是奕䜣势力的增长,使她又感到了威胁。光绪六年(1880)慈禧太后太监携物出宫,违背规定,与护军殴打,慈禧太后因此事与奕䜣争辩,隔阂加大。同治四年,乘编修蔡寿祺上疏弹劾奕䜣之机,她免去了奕䜣的一切差事。后来慈禧太后又恢复他的职务,到光绪九年慈禧太后抓住奕䜣在中法战争中前瞻后顾、举棋不定的辫子,大做文章,以“边防不靖,疆臣因循,国用空虚,海防粉饰,不可以对祖宗”相责,最终免除了他一切职务。光绪帝即位后产生了帝党和后党。后党骨干都是中央与地方上的重臣,帝党是光绪帝身边的人和官僚士绅。在甲午战争后和维新运动中,慈禧太后对帝党给予了沉重打击:光绪帝囚于瀛台,翁同龢革职,永不叙用,志锐调任乌里雅苏台,文廷式被革职。自有慈禧太后,清廷矛盾不断,党争无已。   
  慈禧乘轿出游图慈禧太后贪图享乐。晚清民族危机严重,但为了祝自己的寿,“颐养天年”,她于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之际耗银63万两建储秀宫。后来她又动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吃紧之时,她为自己的60大寿,不惜举国债修建宫苑。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说:“慈禧太后为自己建颐和园、筹办六旬庆典不可能少于一千万两。”“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慈禧太后以归政后颐养天年为名,公开地或隐蔽地举借外债以营修宫苑,其贷款的总数超过了洋务企业的借款”。她就是这么为了个人享乐而置国家和人民安危于不顾的统治者。   
  慈禧太后思想。谢俊美说:“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慈禧太后支持洋务运动,批驳清流派非议洋务言论。考虑到机器制造与天文算学密切相关,奕䜣于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五日,奏请设立天文算学馆,招收年满20的满汉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贡生入馆学习。第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山东监察御史张盛藻奏“天文算学无庸招集正途(进士、举人出身与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荫监生出身的叫正途)”,说:“……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臣民之强则惟气节一端耳。”他认为到天文算学馆学习的人只需责成钦天监从聪颖的少年考选就行了。慈禧太后斥责道:“朝廷设立同文馆,取用正途学习,原以天文算学为儒者所当知,不得目为技巧。……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庚子后她发动新政,说:“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2年2月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颁布了劝戒汉人妇女不要缠足的上谕:“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   
  至于她破坏戊戌变法,谢俊美先生说是她“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她镇压变法是基于个人权力和朝局的考虑。特别是裁冗官、合并闲散机构,停捐纳,改科举,罢免礼部堂官后,朝局一度动荡。她担心变法不利于自己。为了稳固政局,不致因变法而引起新的震荡而使王朝遇到颠覆的危险,慈禧决定结束新政。”   
  二、日常生活及其他   
  下面是慈禧太后生活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乘轿。慈禧太后六十圣寿,正是甲午战争进行之时,光绪皇帝率王公百官到皇极殿庆贺。典礼极隆重。慈禧太后扮观音菩萨像慈禧太后出宫坐64人抬的轿子,路过各处,均有景点。结彩燃灯,陈设极其华丽。扶鸾的仪校穿着五彩衣,德宗步行前导。前又有王公2人,每人持如意一柄俯首退后引行。   
  吃。慈禧太后吃的菜达百种。燕窝、熊掌、鹿筋、鱼翅、海参,是常吃的,其他有清汤鱼翅、蒸肉掌、鸡蛋饼、香肉、白菜煨肉、樱桃烧肉、竹笋炒肉丝、红白肉丸等。每餐3大桌。菜饭由太监用食盘端入。盒是绿色的,其中可放两个大碗4个小碗,都画有黄底绿龙或写有“寿”字。在宁寿宫御膳房中,供她使用的金、银、玉餐具有1500多件。   
  穿。慈禧太后常穿黄缎袍,上绣粉红大牡丹花,发髻上满是珍宝。头左边垂挂珠络,中间盘着粉红牡丹,都用宝石配成。颈项下的披肩,好像鱼网,缀以3500粒珍珠。每粒大如鸟蛋,闪闪发光。左右手戴珠玉镯各一,右手指都罩着戒指几枚。鞋上有串珠,镶以各色宝石。   
  住。慈禧太后的住房,屋宇深邃,窗户装玻璃,做工精细,五色缭绕,令人目眩。锦幔低垂,里面陈设,外面不能窥见。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