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7-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当初攻克洛阳时,盘桓不归,并散发财物树立个人威信,图谋造反”。意
欲置秦王于死地。高祖虽没同意,但已对秦王产生疑忌。此时恰逢边关急报,
李渊听从建成建议,命元吉带兵,借机剥夺秦王兵权。并欲将秦王部下精锐
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段宏志等干将及卫队一同带领出征,彻底解除
秦王的武装。还准备在为齐王元吉饯行时,在昆明池暗埋伏兵,扑杀秦王。
情况万分紧急。
李建成、元吉以为万无一失。岂知秦王也并未酣睡,他收买了众多耳目,
甚至太子的心腹玄武门禁军首领也为他所用。对太子、齐王的所作所为明察
秋毫。他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表面上不动声色。秦府老臣心急如焚,力劝
秦王先下手为强。
李世民深知到这时太子、齐王已与自己不共戴天。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
非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保,而且历尽千辛万苦开创的大唐基业及自己宏大的
政治抱负都要毁于一旦,唐朝天下恐无宁日。尽管骨肉相残,是他于心不忍
的。但高祖长期为奸党妖妃所惑,日益昏愦,一再听信谗言,不辨忠奸,以
致树奸诛良。若一味的依靠高祖裁决恐怕不但不能明善恶、正朝纲,而且还
可能黑白颠倒,后果不堪设想!至此,秦王对高祖的幻想完全破灭。在这千
钧一发的危急关头,秦王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及敬德等忠良的激励
和推动下,终于作出果断抉择,决心以天下社稷和千秋大业为重,不拘小节,
诛奸除暴,正纲纪而安天下。
公元626年6月3日,李世民进宫朝见高祖,密奏太子、齐王淫乱后宫,
坏纲辱父的丑行和蓄意谋害自己的歹心。他痛哭流涕,谓高祖道:“儿臣扪
心自问,毫无对不起兄弟的地方,而他们却千方百计地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儿臣蒙枉,无别陛下,黄泉之下也耻于与这样的叛逆为伍!”高祖大惊,一
面安慰秦王,一面通知太子、齐王明日早朝,弄个究竟。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拼死一搏。秦王决定先发制
人。玄武门是长安宫城的北门,是内廷警卫驻扎的重地,是出入皇宫的必经
之路。秦王事先已买通守卫玄武门的禁军统领、原太子建成的心腹何常。公
元626年6月4日晨,秦王事先率敬德等在这里埋下伏兵,待太子、齐王经
… Page 34…
过此地时趁机下手。
后宫张婕妤已将探听到的重要情报密告建成。元吉也劝建成以防万一,
早作准备,称病不朝,静观局势变化。但建成依仗内有嫔妃相助,外有禁军
森严戒备,谅秦王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不听劝告,携齐王元吉径赴早朝,
直奔玄武门。
二人行至临湖殿,正欲到太极殿早朝,忽然发现情况有异,立刻调马而
逃,但为时已晚。秦王世民纵马赶上。齐王元吉情急之下连发三箭,均被秦
王躲过。秦王搭弓放箭,正中建成咽喉,建成翻身落马,当即毙命。齐王拨
马欲逃,被敬德赶上,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东宫护卫见主子被杀,也无心
恋战,四散逃命。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
高祖李渊久等不见三子上朝,正在海池与嫔妃泛舟取乐,忽见敬德仗剑
而入,大惊失色。忙问何事?敬德说:“太子与齐王作乱,秦王已发兵诛杀。
恐惊圣上,特命我来护驾。”
高祖见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好一切听秦王处置。
三日后,高祖下诏,立秦王为太子,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太子决定。
公元626年8月9日,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就是唐太宗,年方29
岁。太宗即位后,选贤任能、广开言路,励精图治,终开中国一代盛世——
贞观之治。使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顶峰。唐太宗也被后人誉为“中国历史
上贤明的皇帝之一”。
… Page 35…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唐朝初年,由于多年战乱,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土地大量荒芜,各
地灾害频繁,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突
厥等不断犯境,唐朝统治者尚无暇顾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因此太宗继位
时,战争创伤仍到处可见。当时全国人口不到300万户,仅相当隋朝鼎盛时
期的三分之一。黄河两岸到处荒草茫茫,千里不闻鸡犬之声。因此,唐太宗
即位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民心,医治战争创伤就成了当务之急。
唐太宗亲眼看到,强大富足的隋朝,仅在短短的几年就大厦倾倒了,这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使唐朝基业牢靠久远,
成了唐太宗时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公
元626年10月,唐太宗亲自主持了关于“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面对百废
待兴、千乱待治的局面,大乱之后能否“大治”?群臣纷纷发表意见。许多
人表示疑议,认为大乱之后,恐怕老百姓不易教化,太宗本人也没有信心。
只有魏征对此充满信心,他说:“长期安定,百姓安逸骄奢,不易教化。如
果经过多年战乱,老百姓生活困苦,反而容易教化。这就像饥不择食,渴不
择水一样。”
大臣封德彝反驳说,上古人心淳朴,自夏商以来,世风日下,不可教化,
因此才有秦的严刑酷法,汉的重用霸道。他骂魏征是小小书生,不识时务,
空谈误国。
魏征据理力争说:“上古黄帝诛蚩尤、颛顼灭九黎、商汤放暴桀、武王
伐酷纣,天下都曾大乱,但后来不都出现太平盛世了嘛!如果说古人品德高
尚,后世逐渐堕落,那么今天的人们岂不都成了鬼魅,国君还如何治理呢?”
封德彝被说得哑口无言。
太宗觉得魏征说得有理,便决定教化治国。
唐太宗亲历隋亡的经过,经常以秦、隋速亡为鉴,讨论思考如何才能不
重蹈亡隋的复辙。他曾对大臣说:“隋文帝时,一年天下大旱,收成很坏,
但文帝却吝惜钱财,不赈济百姓。到了隋末,仓库里积储的粮食足用50年。
结果炀帝看到天下富足,便奢侈无度,结果导致了亡国。由此可见,积蓄太
多岂不成了坏事?”因此,他总结说:“治理国家,重要的是积德重民心,
而不在于大力搜刮。粮食储备只要够预防天灾就可以了。如果子孙后代贤明,
自然可以保天下;如果子孙不肖,富足反而可以使他奢华,亡国灭家。”“当
初平定长安时,宫中美女珍宝到处都是,但隋炀帝却仍不满足,依旧广造行
宫,四处搜刮;依仗富强而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徭役无时,因此弄得民不
聊生,结果激起百姓反抗,最终亡了国,自己也遭到杀身之祸。看来福善祸
淫,皆由人定。 ‘国君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作为天
子的,只要仁慈道义,能够约束自己,不扰乱百姓,就不会被百姓抛弃了。”
“治国好比栽树,只有不触伤根须,枝叶才能丰茂。为君之道,一定要
让老百姓能够生存。如果为了自己而损害百姓,那就像割大腿上的肉去喂肚
子,肚子饱了,人也死了。”
正因为唐太宗认识到了这些道理,所以他登基初期一直兢兢业业,小心
治国,体察民情,严于律己。
贞观初年,关中、关东连续三年发生水旱灾害,百姓饥荒,卖儿卖女。
唐太宗吸取隋亡之教训,唯恐由于灾害而激起民变,就下令开仓赈民。有些
… Page 36…
州县把赈粮一户户送到灾民家中。饥荒过后,家家都有余粮。太宗还命令皇
家府库开支金银,赎回灾民卖掉的儿女,送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而且他还
命令朝廷紧缩开支,裁减冗员。
唐太宗非常注重农业生产,时时注意不违农时。他说:“凡事都须务本。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而从事衣食生产则以不失时节为本,作为国君,
切不可贪婪而误了农时。”
一年,河东万泉县喜降春雨,县狱中被关押的几十名犯人,也被临时放
回家及时播种。
一次,太子要举行加冠礼,礼仪官说二月有黄道吉日,建议二月举行。
太宗考虑到二月是农忙季节,便决定改到秋后农闲的十月举行。
经过隋末农民战争后,出现了大片无主荒地,人口流散严重,这不仅影
响农业的复苏,而且直接影响朝廷的收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高祖曾颁
布均田令。但由于皇室内争激烈,均田制未得到认真贯彻。贞观年间,太宗
继续推行均田制,即按人分给一定数额的口分田和永业田。为了解决有些地
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太宗极力鼓励农民迁往空地荒地较多的地区,并规定在
那些地区占田超过定额不作违反律令论处,移民垦荒者,还可减免租税,免
除徭役。为了保障均田令的顺利执行,唐太宗严惩阻碍均田的官员。
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唐初实行新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租就是按人
丁缴纳的田税。庸即徭役,不愿服徭役的,可交纳一定数量的布绢代替,叫
做庸,也叫纳绢代役。调是户调,即按人丁缴纳一定数量织物和棉麻。这种
新法,虽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但对农民的剥削大大减轻了,“纳
绢代役”还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农民得以生活下
去,社会生产逐渐复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