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衙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批词,传抄者自然又不止褚人获一人了。
还有花样百出的告示,也让观者忍俊不禁。“依例放火三天”的典故,是尽人皆知了。 又如看过京剧《沙家浜》的人,都忘不了胡司令派人“通知各家各户自愿送礼”的丑闻,孰 知这种事也是古已有之的。《该明录》上就有,说是神泉县令某,曾在衙门前贴张告示,云 “某 日本县生日,告诉诸邑人,不得辄有所献”。白纸黑字写在那儿,满衙曹吏、合邑绅粮,能 不“自动送礼”吗?结果生日过后,再来一张——
后月某日,是县君(即县令太太)生辰,更莫将来。 (转引自清人独逸窝退士著《笑笑录》卷3)
逢到这类告示,好事者就要在八字墙上行锦上添花之举了。比如上述神泉县令的第二 张太太生日布告贴出来后,就有人偷偷在上面加了首《鹭鸶诗》:“飞来疑是鹤,下处却 寻鱼。”又如宋人束元嘉当嘉陵知县时,不知为何原因,张榜禁醋,便有人大书四字在告示 旁边——“束手无措”。连告示带“添花”,读起来益发有味(转引自清人独逸窝 退士著《笑笑录》卷2)。
不用说,这些“添花”都是趁着夜黑无人时,偷偷贴上去的。县衙门管这叫“谤 文”、“谤诗”,斥其诋毁当道,一经发现,便要撕去或覆盖;仅仅因为作者都是无名氏, 才无从追查拿办而已。不过,也有些官员是把“谤文”当补药吃的。如《献徵录》记,明 初时任勉当番阳县令,把一些琐碎的民事纠纷委托给乡里有德学、且为民众所敬重的长 者随时处理,有人对此不满,写了匿名大字报贴在衙门前,任勉知道后说:“这是教育 我, 千万别毁坏。”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它又被作者自行悄悄揭去了。当然,在专制制度被看 成是天经地义的古代社会里,像任勉这种还算有些民主风度的官员,毕竟是不多的( 转引自《渊鉴类涵》卷116)。
惟其不多,具有“新闻发布处”和“地方招贴栏”优势的衙门墙壁,就更为“民间议政 家 ”们所看重。特别是到了专制制度发展到高峰的明清时代,这类“作品”几乎成了各地县衙 门墙上的“花边文学”,被有心人传抄下来的数量之多,大约可以编一本名副其实的《墙报 》。如《坚瓠集》记,康熙初年时,长洲县令彭某赋性贪酷,还发明了一种用纸做成的枷具 ,令拖欠赋税者戴上,稍有破坏则加责罚。有人贴诗于县墙云:“长邑低区多瘠田,经催粮 长役纷然。纸枷扯作白蝴蝶,布棍染成红杜鹃。日落生员敲凳上,夜归皂隶闹门前。人生有 产须当卖,一粒何曾到口边。”于是合县传诵,最后竟传到巡抚耳朵里,派人一查,完全是 事实,马上将县令停职审查。再如《素月楼联语》里也记有类似之例:有县令王寅为政 贪鄙,有人把他名字折开,作了副嵌字联贴在衙门前——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须鸡犬牛羊
鸦片战争以后,许多揭露殖民主义罪行或号召民众奋起抵抗的“揭贴”(即传单) ,也纷纷贴到了衙门口。八字墙上的景观,愈加仪态纷陈。
衙前自古好景观(1)
神州各地,凡曾为州署县治之所在者,大多有“衙前街”、“府右路”一类古名旧称 可以寻觅。历史现场中的衙前景观,除了五花八门的“墙壁文化”外,还有云蒸霞蔚的万千 气象。
先说衙署大门至门前照壁之间,照例建有一东一西相互对称的两座亭式建筑,一座叫申明亭 ,一座叫旌善亭;都是地方政府对民众进行教化的专门设施,均由明太祖朱元璋倡立,一直 沿袭到晚清。
申明亭内,都悬挂有木制黑漆的牌匾,称“板榜”,由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在上 面定期公布本地区的坏人坏事以及如何惩处的决定。 所谓“申明”,兼备郑重宣明、反复开导和辩解申诉等几层含义,其核心就是申明教化,惩 莠显恶。 “如不孝不弟、殴骂尊长、乱伦兽行及 一切奸盗诈伪、赌博宰牛、做状唆讼、歃结凶拳者,列名申明亭匾上,每名下俱各注略,一 目了然。亭门仍各做栅栏,使过往者可望而不可入,所以防小人擦去丑名”。( 清人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30)照朱元璋的解释,这种办法可以收到“移百姓之瞻依, 肃一方之教 令”的效果,使人不敢轻易违法作恶,否则既有皮肉之痛或破败之虞,还丧失了在社区里抬 头做人的名誉。上了申明亭“黑榜”的人,必须接受本乡里甲的管制教育,族人邻右也均有 随时监督的权力和义务。倘确实改恶从善,在规定时限(一般是三年)内没有 再犯,才可以由 乡里申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征验属实,“于匾名下注‘改行’,直到六年无犯,始除去其名 。如三年内有一二善事可据者,则三年即除去恶名,将功赎罪”(出处同上) 。用现代读者所熟悉 的话来讲,就是提前摘去坏分子的帽子。所以有些地方的申明亭门楹上,还镌有告诫性的对 联——
试看真恶人留此现毕生之丑
能行大善事准他洗前日之愆
和申明亭公布坏人坏事的功能相对应,旌善亭是用来表扬好人好事的场所,也是悬挂几块板 榜,只不过底色换成了红漆。“如孝弟、救急难、助婚丧、解纷息讼、化盗为良、赈饥施药 、修桥路、施棺木葬无主之骸、拾遗金而不取,真实无虚者,题名旌善亭匾上”( 出处同上)。据 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这种荣誉榜之类的设施,早在宋代就有:地方上有耆老乡绅一 向做善事的,口碑载道,便在其住宅附近建亭显扬,称褒德亭或旌隐亭,表示尊敬,也让大 家当榜样学习。大概朱元璋做布衣时便有觉得此法甚良的感受,所以在创建明朝后,以政令 形式推广至全国。
申明、旌善二亭之外,设在衙前的官有建筑物尚有铺房、阴阳学、医学等。
铺房又称铺屋,是街坊巡逻军卒驻扎和办公的场所,相当于古代的治安岗亭。《东京梦华录 》记:“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再往前, 汉唐史料中也有类似记载,称“街弹”、“逻卒”,可知由来已久。一座州县城池内,铺房 有多处,设在衙署前的多为“总铺”,居于统领地位,规模也比其他的铺房大。其职责主要 是维护衙前治安,并在夜晚衙门上锁之后接收紧急公文的投递,再通过衙署大门上的“转桶 ”传送进去。所谓“转桶”,亦称“转斗”,就是在门扇上设一个可以旋转的圆桶,一半露 在门外,一半藏在门内,其使用方式与现代银行柜台上储户与营业员相互传递凭证、现 金 的设备相似。清代《公门要略》述州县衙署门卫职责:“倘有外来紧要文檄,令由转桶传进 ,即时拆看,不可延搁。”这就需要铺房的密切合作了。
阴阳学是主管天文星象和时令气候观察预报的专业机构。州署阴阳学的负责人称阴阳典术, 县署的称阴阳训术,手下有若干称为“阴阳生”的学徒或实习人员。阴阳学的官方职能很多 ,如进行年成或灾情预测,在官方祭祀活动中提供技术性服务,定期编制本地气象观察资料 并向上一级衙门汇报,等等,有时还兼做衙署访客的接待工作。与此同时,阴阳学又是直接 向民众开放的社会服务部门,用现代话讲,就是政府开办的民俗礼仪服务处。聘婚送嫁,动 土上梁,商店开张,乃至出殡落葬,都要请阴阳生选个好日子;造房子,选墓地,也要请阴 阳生看风水择穴基。《金瓶梅》中第三十一回出场的徐先生,就是清河县的资深阴阳生,西 门庆家每逢红白大事,都请他选日子或查看阴阳秘书。后来李知县为儿子迎娶寡妇孟玉楼, 也 是“令阴阳生择定四月初八日行礼,十五日准娶妇人过门”。此外还有请阴阳生在祭祀、吊 丧活动中开读祭文,在婚娶礼仪中撒帐祝吉的,等等。阴阳生不领公家的薪水,其收入主要 靠 这类有偿服务的报酬。话本小说《醋葫芦》第八回提到:“老熊做阴阳生的人,一惟酒食是 图而已。”《金瓶梅》第三十一回中,也有西门庆要应伯爵和贲四“陪阴阳徐先生摆饭”的 描写,可知除了现金之外,还有一顿牙祭。中国的老百姓多相信“国营”牢靠,所以在与江 湖术士的竞争中,阴阳生经常居于有利地位。
衙前自古好景观(2)
医学就是州县医药行政兼机关医院,州署医学的负责人称典科,县署的称训科,手下各有医 务人员若干。既为官办机构中人,老百姓浑称之为“医官”。中国自唐宋起便有在地方上普 遍开办官营医疗服务的传统。迄明代,每个县都有“医学”设置,一方面受理医药行政事务 ,并为县署官吏工役提供公费医疗,另一方面也为民众看病,乃至出诊。明代海瑞在任淳安 知县时,写过一篇关于整顿机关职能和改变作风的《兴革条例》,在“医官常例”名目下, 有“医生四名”的记载。当时淳安县的壮丁名额约4000人,推算全县的户数,大约在5000户 以内。这样的比例,可以想见县级医院生意兴隆之状。《金瓶梅》里,就有一个县医学医官 任 后溪的活动写照。第七十五回中,吴月娘呕气生病,西门庆午后回家得知,忙叫琴童“快骑 马往门外请任老爹……”等到后晌,琴童回报:“任老爹在府里上班,未回来。他家知道咱 这里请,说明日任老爹绝早就来了。”果然,次日一早任医官即骑马赶来,道是“昨日…… 学生该值,至晚才到家,见尊刺(名片),今日不俟驾而来”。瞧,要“在府 里上班”,有时还要“该值”,就是值夜班,“至晚才到家”,其忙碌可知。
医官中除掌印者即典、训之外,也无薪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