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朱可夫下令:此路不通!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在列宁格勒面前果然束手无
策。这意味着在苏德战场的一个决战方向上,希特勒“闪电战”计划最重要
的战略任务落空了。希特勒北方集团军群损失惨重。
10 月上半月,德军又调进大批军队,使北方集团军群增至33 个师12 个
旅,其中有2 个坦克师、3 个摩托化师。10 月16 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从提
赫文方向向列宁格勒发起进攻。德军依靠比苏军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和装备,
于10 月20 日突破苏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五十二集团军的防御,开始向东推进。
苏军最高统帅部急忙从列宁格勒方面军抽调4 个师,从最高统帅部预备
队抽调3 个师,从西北方面军预备队抽调1 个师,以肃清提赫文方向上突击
的德军。11 月8 日,德军攻占提赫文,切断了向拉多加湖运送物资的最后一
条铁路干线。
必须保住拉多加湖这条“生命之线”,才能保证守卫列宁格勒军民所需
的武器装备、弹药以及粮食的补给,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列宁格勒军民战
斗力的充分发挥。当苏军以坚强的防御把扩展在350 公里正面上而其两翼又
无保障的德军突击集团拖得疲惫不堪的时候,苏军转入反攻的时机到来了。
通过反攻,苏军把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各突击兵团击退到沃尔霍夫河对岸的
出发地区,以确保这段铁路畅通无阻,这样才能把供应列宁格勒的物资运到
拉多加湖。战机难得,不可迟疑。
当时,苏军反攻准备虽不充足,但也必须实施。当时担任反攻任务的独
立第四集团军司令麦列茨科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列宁格勒的严重形势和最高统帅部严令尽快解放提赫文,迫使我们采
取坚决的行动。因此在我们尚未获得物质器材和补充兵员之前,便不得不下达
反攻的命令。
从11 月10 日至12 日,苏联军队在不同地段上先后转入反攻。这次反攻
带有遭遇战的性质,所以进攻发展迟缓,直到12 月初才取得胜利。
德军在强攻不下的情况下,便对列宁格勒进行了野蛮的炮击。从1941
年9 月4 日到11 月30 日,德军对列宁格勒炮击达272 次,平均每天3 次多,
炮击总持续时间为430 小时,这就意味着列宁格勒的军民每天有近5 个小时
的时间是在德军猛烈炮火轰击下度过的。但在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舰
队炮兵反攻下,使德军炮火的效果大为减弱。
同时,被围的列宁格勒军民还不断地遭到德国空军的猛烈空袭。在9 至
10 月间,德军对列宁格勒空袭百余次,投下几万颗燃烧弹和爆破弹,占有了
空中优势。后来由于苏军防空兵第二军和歼击航空兵第七军参加防止德国飞
机空袭任务,才使情况有所好转。
由于德军长期封锁,列宁格勒的粮食供应情况急剧恶化。截至1941 年
10 月底,米和面粉的储备仅够两周食用,而肉类已全部吃光。城防当局不得
不再一次减少居民主食品的配给定量。自9 至11 月间曾经5 次缩减定量。自
11 月20 日起,实行整个封锁时期的最低面包供应定量:工人每天为250 克,
职员和受人抚养者为125 克。于是饥荒发生,居民死亡率增加。工业用的燃
料和原料急剧减少,发电量显著下降。
德军的炮火威胁和饥饿的威胁交织在一起,列宁格勒的军民在难以置信
的艰难困苦中坚持着战斗和生产。
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向列宁格勒输送物资”的决议,通过拉多加湖
向列宁格勒运送物资。输送物资是在德机不断骚扰和风暴天气的极端恶劣条
件下进行的,同时由于船只和码头的不足,货物运输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即使如此困难,在1941 年秋季通航期间,仍然通过拉多加湖给被封锁的列宁
格勒送去6 万吨物资,其中主要是粮食。仅在10 至11 月问,列宁格勒就得
到2.7 万吨谷物、1.55 多万吨面粉、1265 吨大米、214 吨肉菜、88 吨鱼类、
51 吨油类、20 多万罐肉类和鱼类、近100 万罐炼乳。同时,还为列宁格勒方
面军运送去5400 支卡宾枪和步枪、1200 挺机枪、约1 万发炮弹、11 万发迫
击炮弹、10 万多枚手榴弹、300 多万发各种子弹。此外,还由运输机向列宁
格勒空投了高热量食品、武器和弹药等物资6000 多吨。
封锁未被打破,战斗在日日夜夜地进行着。水运和空运到列宁格勒的兵
器数量是很有限的,难以弥补战火的日常消耗;水运和空运到列宁格勒的粮
食和食品数量也是很有限的,难以供应军民的日常消费。列宁格勒——这个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摇篮在忍受着战争的煎熬,同时它也以英雄的气概巍然
屹立着,它在向纳粹德国发出怒吼:列宁格勒不可战胜!
列宁格勒的严冬是冷峻和寒峭的,而列宁格勒军民的心胸是炽热和宽广
的。战争和封锁检验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严寒和饥饿陶冶了他们
不惜任何牺牲的性格。当时被围困在列宁格勒城中的别尔戈利茨最能理解列
宁格勒人的心情,并将这种理解凝炼成不朽的诗句,表达了列宁格勒人的思
想感情:
无论是不眠的夜晚还是严酷的白昼,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流泪,
什么叫做恐惧和乞求。
我宣告:大炮的轰击决不能
把我们列宁格勒的公民吓倒;
假如明天就要发生巷战,
我们决不丢弃街垒逃跑。。
三斯摩棱斯克会战
斯摩棱斯克是西方通往莫斯科的门户。德军势在必得,苏军势在必守。
因此,苏德两军必然要在斯摩棱斯克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取得明斯克合围胜利后,立即扑向斯摩棱斯克。从
7 月10 日至15 日,德军投入29 个师进攻苏军西方方面军,其中包括9 个坦
克师和7 个摩托化师,从而在这一地区形成对苏军在人力、火炮和飞机方面
两倍的优势,在坦克方面近4 倍的优势。如果从德军以攻占莫斯科为主要目
标来看,投入斯摩棱斯克会战的军队就包括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第
十六集团军的2 个步兵军,总计兵力达62 个师又2 个旅之多。
苏联军队则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投入会战的。刚刚从边境上撤退下来
的、已被削弱和打散的第十三、第四、第三和第十集团军的一些师,要开到
西方方面军的后方进行整编和补充,很难及时投入会战。西方方面军下属的
第二十二、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和第十六集团军的一些兵团和部队来
自大后方,尚未全部集中和展开,还有一些兵团和部队正在斯摩棱斯克附近
进行战斗,不能调动。加之部队损失严重,战斗力大为降低。这样,实际投
入会战的部队只有37 个师,是德军投入会战部队的1/2。
苏德两军对比,力量相差悬殊。正因为如此,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部认
为苏联西方方面军的“后方已经没有什么预备队,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任
何抵抗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企图,只能使这个方面军尚能作战的兵团遭到毁
灭”。德国陆军总司令部指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消灭苏联军队之后。。
切断通往伏尔加河的铁路,右领伏尔加河以西的全部领土”,然后“用快速
兵团和航空兵进行袭击来消灭残留的苏联工业中心”。
7 月16 日,南翼德军第二坦克集群攻进了斯摩棱斯克,北翼的第三坦克
集群也急速向斯摩棱斯克楔入,使50 万苏军陷入被包围的危境。德国军队的
战略意图是,将苏联军队的防御正面分割成三段,然后聚而歼之,从而打开
斯摩棱斯克这扇大门,为长驱直入进攻莫斯科铺平道路。
苏联最高统帅部看到斯摩棱斯克难以支撑,急令从预备队调来20 个步兵
师,以加强西方方面军在斯摩棱斯克的战斗力。
会战持续了2 个月之久,在广阔的地域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场的正
面为600 至650 公里,纵深为200 至250 公里。苏联军队的西方方面军、预
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4 个方面军的陆军和航空兵以及
远程轰炸航空兵第三军,先后参加了这场会战。
会战开始,苏军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除左翼在库兹涅佐夫指挥下取得
胜利外,整个西方方面军不得不步步后退。科涅夫指挥的第十九集团军抵挡
不住德军在维帖布斯克附近的突击,只得向斯摩棱斯克退却,得以与第十六
集团军会合,并肩同德军进行战斗。叶尔沙科夫指挥的右翼第二十二集团军
不幸被德军分割成两部分,被围各师各自为战。德军坦克第三集群向前推进
150 公里,占领了波洛次克、涅维利、维利日、捷米多夫、杜霍夫施纳等城
市,并从北面深远地包围西方方面军的第十六、第十九和第二十集团军。德
军坦克第二集群则同时向前推进约200 公里,并以一部分兵力攻占奥尔沙、
斯摩棱斯克、叶尔尼亚,以一部兵力合围莫吉廖夫,并夺得克里切夫。
由库兹涅佐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左翼第二十一集团军于7月13日转入进
攻,有的地段竟向前推进了80 公里,并同第十三集团军一起,在罗斯拉弗尔
方向上阻止住了德军坦克第二集群各师的前进。这一打击对德军指挥部来说
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德军指挥部急忙从第二集团军中抽调第四十三、第五十
三军,好不容易才阻止住苏军的进攻。苏军西方方面军用其左翼从南面包围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并且长时间一直保持这种态势。
希特勒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快地宣布自己的胜利。7 月23 日,希特
勒在同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参谋长哈尔德谈话,他十分肯定他说:“基本
上有三个目标:1、列宁格勒地域。作为工业中心,同时从海上军事行动的观
点来看,这一地域是重要的,它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支柱。2、莫斯科地域。3、
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