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紫氯巳绾樗愕囊槁郏谑牵铝畛坊涣肆模娜握岳ㄎ跋咄乘АG赝跷叛叮惆抵邪衙灼鹋赏て角跋撸犹媪送觚啠H紊辖毕铝罹醒鲜匕灼鸬嚼吹南ⅲチ钫吡⒓创λ馈�
长平之战
赵括到任以后,由于年轻气盛,面对秦军的挑战,他当即率军出击。于是,白起命令秦军假装败逃,引诱赵括追击,同时在后方隐秘的地方设置好了包围圈,就等赵括自投罗网了。赵括不知是计,率领赵军主力追击秦军诱兵,结果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同时,白起派出两路奇兵,一路截断了赵军的粮道,另一路阻断赵军主力与大本营的联系。赵括闻讯,便率军强攻秦军壁垒,不但没有攻破秦军的防线,反而被秦军派出的轻骑部队打得大败。于是,赵括命令士兵就地修筑堡垒固守,等待援军的到来。秦王听说赵军被包围,便亲自前往河内地区督战,他下令赏赐百姓爵位一级,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从军,将他们悉数派往长平,全力拦截赵国的援兵。
被围的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六天,军营里伤者无数、景象十分悲惨,士兵们饥饿难耐,甚至用死去战友的骨肉来充饥,军队的士气相当低落,而援军又迟迟未到。于是,赵括打算做殊死的搏斗,他把军队分成四队,命令他们轮番的进攻秦军的壁垒,企图打通通往大本营的归路。但是,赵军始终不能成功突围。于是,赵括亲自率军冲锋陷阵,希望拼出一线生机,但是他却不幸被秦军的强弩击毙。赵军失去了统帅,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四十余万人全部投降了秦军。长平战役以秦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但是,白起并没有放松自己,他盘算道:“之前,秦军夺取了上党,当地人不愿意做秦国百姓而归附了赵国。赵国的士兵反复无常,如果这四十余万降兵作起乱来,恐怕秦军难以应付。”于是,他采取欺骗的手段,把投降的赵军全部坑杀,只是释放了其中年龄较小的二百四十人回国。对此,全天下都大为震惊。
第118节:新读史记(下卷)(118)
将相间的隙怨
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再一次平定了上党郡。秦军分兵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取了皮牢,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平定了太原。秦军打到自家门口了,韩国、赵国相当恐惧,他们派遣说客苏代,携带厚礼到秦国游说宰相范睢。苏代问范睢说:“白起是否擒获了赵括?”范睢肯定地回答了他。苏代又问道:“秦军是否打算再次围攻邯郸?”范睢再次肯定地回答。于是,苏代说道:“如果赵国灭亡,那么,秦王就可以称霸天下了,白起就位列三公。白起为秦国攻占了七十多个城邑,南面平定了郢都、汉中,北面消灭了赵括的军队,即使是周公、吕尚的功绩也不过就是这样了。如今,赵国一旦被灭,白起的功勋一定可以位列三公,到时候,您甘心居于他之下吗?况且,赵国灭亡后,土地也会被其他诸侯国瓜分完毕,到时候您是不会得到任何加封的。因此,您不如劝说秦王割取韩国、赵国的土地,与它们讲和,不要成就白起的功业,危害到自身将来的利益。”没想到习惯离间别人的范睢竟中了苏代的离间计,还很认同苏代的话,去对秦王说:“我国的将士久经厮杀,都很疲劳了,所以,臣建议大王趁势答应韩国、赵国的割地请求,与它们讲和,趁此修整我国的军队,为以后再攻打他们做好准备。”秦王听从了范睢的意见,便与韩国、赵国媾和。不久,秦王命令白起退兵回国,白起眼看着胜利从手中流走,十分惋惜。回国以后,他得知媾和是丞相范睢的建议,便十分地怨恨他,于是,二人之间产生了嫌隙。
白起之死
同年九月,秦国再次出兵,派遣五大夫王陵率军进攻邯郸。当时,白起生病,不能领兵,只得留在咸阳修养。秦军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相反,战斗进行地极其艰苦,赵军顽强抵抗,秦王虽然派去了援军,但是,王陵军队的进展依然十分缓慢。白起身体康复以后,秦王打算派他去前线代替王陵指挥。白起却说:“邯郸城池坚固,赵军殊死搏斗,实在是不容易攻下来。况且,其他国家的援兵一天天地到来,这些诸侯王怨恨秦国已经很久了,他们早就想攻打我军,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军虽然在长平大败赵军,但是自身也损失过半,国内也因为征战而空虚。如今,我军跋山涉水地去攻取别国的都城,而敌军是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所以,我军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了。希望大王立即下令撤军吧。这样做还来得及!”秦王认为白起不肯从命是在推诿,便让丞相范睢去动员他。白起本来就怨恨范睢,这一次,他见到范睢前来为秦王游说自己,就更加愤怒了。结果,他更不肯参战,并且借口再次生病而闭门不出。
秦王没有办法,就派遣王龁代替了王陵。但是,八九个月以后,秦军依然没有拿下邯郸。同时,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公子无忌,率领几十万援军进击秦军,秦军损失很大。白起在后方闻讯,颇有点儿幸灾乐祸地说:“当初,秦王没有听从我的劝告,现在怎么样啊?”秦王听到了这些话,十分气愤,于是,他硬要白起参战,而白起借口自己重病不起,第三次拒绝了命令。而范睢又去动员白起,无异于火上浇油,局面就更僵了。秦王终于忍无可忍,罢免了白起,把他降为士兵,强令他移居阴密,实际上就是被发配了。白起还是借口生病,而迟迟没有出发。三个月以后,诸侯的联军加强了进攻秦军的强度,秦军连战连退,从邯郸到咸阳,报告紧急军情的特使几乎每天都有。秦王越发愤怒,便派人催促白起上路,决不让他留在咸阳看自己的笑话。
白起没有办法,只得动身。他起程后不久,范睢等大臣便对秦王说:“白起迁居的时候,表现地还是很不服气,相当有怨言。阴密地方偏远,朝廷控制力较弱,如果他有异心,将对大王不利。”秦王于是派使者追赶白起的车队,在咸阳城以西十里的杜邮追上了他。随即,使者秉承秦王旨意,赐给白起一把利剑,命令他自尽。白起对天怒吼,说道:“苍天啊!我白起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啊?”过了很久,他又平静地说:“我是该死啊。长平一战,赵军四十余万士兵投降,我用欺诈的手段把他们悉数坑杀。这样的罪孽,足够上天叫我死了。”于是,他含泪自尽。白起死后,秦国百姓认为他的死并不是由于自己的罪过,便都很怜悯、怀念他。此后的每年里,秦国的城乡都为他举行祭祀活动。
第119节:新读史记(下卷)(119)
显赫家族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在齐国没有出路,就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庄襄王时,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他率兵向东攻打韩国、赵国、魏国,战功卓越。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蒙恬和蒙毅。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公元前224年,蒙武作为秦军偏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正式做了秦国的将军,他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蒙恬赶上了统一战争这趟末班车,从而积累了功勋,有了飞黄腾达的资本。成了王氏家族外另一重要力量。王翦功勋卓著,但也功高震主。从对楚战役中就可见始皇已有打压之心。蒙恬的出世,正好给了始皇一个平衡力量的机会。后来秦王授给他内史的官职。
秦国兼并天下后,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大军,向北驱逐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蒙恬又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修筑了长城。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延绵万余里,即今日倘存的“万里长城”。蒙恬带兵守疆十余年,不顾烈日寒霜,风风雨雨,任劳任怨,威震匈奴,北疆国防坚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深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家族,赏识他们的才能,对他们表示了充分的信任。蒙毅官至上卿,外出陪同秦始皇时,与始皇坐同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皇帝的宠爱简直可以说是到了过分的地步了。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一文一武成为朝廷内外的中流砥柱,二人更是对秦始皇忠心耿耿,受到的皇恩也是没的比,其他的将相们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蒙氏家族可谓是盛极一时。
结怨赵高
赵高是赵国王族的远亲,然而身世却十分可怜。他的父亲原本是赵国宫里的内侍,因为触犯了在后宫“私通”的大忌,被阉割了,连累了赵高兄弟几人,也被阉割成宦官,他的母亲因为犯法而被处以刑罚,所以他们的地位都很卑贱。赵高不甘心世世为贱奴,当然想“有所作为”,就跑到了秦国。赵高的目光十分敏锐,知道秦始皇非常欣赏法家的学问,而法家学说的中心是必须依靠法律来完成,于是他专门背法律条文,这一点连李斯都自愧不如。后来他简直成了秦王的活法典。秦王看到赵高办事能力很强,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赵高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决断讼案。赵高曾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蒙毅不敢不按照法律办事,依法判处赵高死刑,剥夺了他的官籍。秦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法外施恩就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但是这已经种下了赵高对蒙氏家族的仇恨。
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外出巡游,半途得了重病,他派蒙毅代他祷告山川神灵。没等蒙毅返回,秦始皇就在沙丘病逝了。秦始皇逝世的消息被严密封锁,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只有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的丞相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