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清宫悬案 >

第39章

清宫悬案-第39章

小说: 清宫悬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传婺女嫁天孙,才过银河拭泪痕, 
  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那得恨长门。 
  豆蔻梢头二月红,十三初入万年宫, 
  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卖履中。 
  玉颜憔悴几经秋,薄命无言只泪流, 
  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 
  福临处理此事,在固执与刚愎自用之外,人们还能看出一些别的东西。 
  福临对与他具有敌体之礼的配偶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美貌,也不在于血统的高贵,他期望的是志意相协,情投意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以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另外,要具有与他这个皇帝相配的才干。这带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婚姻观念,实在是超越了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也超越了他的皇帝地位身份给他规定的道德范围。这就难怪他会因此而四处碰壁了。 
  当然,作为天子的福临,比任何人都有条件寻求他所中意的女子。在废去皇后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是寻觅爱侣还是好色纵欲,福临显然有一段乱爱的过程,乱爱愈演愈烈,乱爱对象竟然发展到了臣下之妻,致使皇太后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并急急忙忙地为他物色了第二位皇后。 
  清朝早年有一项制度:凡受皇封有品级的命妇,必须轮流进宫侍奉皇太后和皇后,还须进各王府轮番侍奉亲王贝勒贝子公的福晋和夫人,以表示奴臣对皇家主子的忠心。这些命妇中的年轻美貌、有才有艺者,自然就会成为福临猎取的对象。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春季里,出了这样一件怪事:太常寺卿某人之妻入宫侍奉皇太后,等到出宫回家,丈夫一看,衣服首饰依旧而面目全非,妻子已被掉包儿换走了!太常寺卿惊了一身冷汗:敢做出这样事情的,除了那位多情好色的风流天子之外还能是谁?就连这换人的手段也像是十五六岁的半大男孩子的伎俩。他哪里敢声张,只能打脱牙齿往肚里咽。 
  可是这样的奇闻怎能瞒得住,京师里顿时满城风雨,很快传入宫中。皇太后和皇帝母子间想必有过一次严肃的对话;汤若望的那次令福临恼羞成怒的谏正,或许就因此而发。于是四月初五日,顺治奉皇太后命,谕知礼部,停了命妇入侍后妃之旧例。原因是此例为历代所无,停了此例可以严上下之体,以杜绝嫌疑。 
  “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这件事还造成另一个后果:皇太后迫不及待地为福临挑选了第二位皇后。 
  为了满蒙亲情,为了使后宫始终维持科尔沁蒙古博尔济锦氏的优势,皇太后选中了她娘家的一对姐妹花——她的另一个哥哥满珠习礼的两个孙女儿,也就是被废皇后的堂侄女,皇太后自己的侄孙女。从庄太后这位母亲的角度来说,这次的选择已经充分考虑了前次失败婚姻的教训:被定为皇后的姐姐生性淳朴、忠厚,论辈分比福临低,是他的表侄女,论年龄也比他小三岁。再加上一个更稚气的、如依人小鸟一般的定为妃子的妹妹,儿子总该满意了吧? 
  二次大婚,在这一年的六月举行。六月十八日,顺治帝以大婚礼成,行庆贺礼,颁诏全国。朝廷上下,皇宫内外都松了口气,这脱缰野马般的皇帝终于可以安分守己了。 
  人们又想错了。 
  福临对新皇后仍然不满意。此时的福临已经读了许多书,处理过许多棘手的朝政而以才子明君自居了,看不上新皇后忠厚有余、才具不足。他已经十六岁,对异性的追求正在由单纯的欲向复杂的情过渡,追寻更加富于女性味道、温柔成熟、富有丰厚甜美情感的爱侣。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纵然有后妃的身份地位,却不可能满足福临的情感需要;再说,幼辈小姑娘对表舅姑父这样的长辈总有几分敬畏,新皇后新妃子在性情暴烈的皇帝面前,想必小心翼翼甚至战战兢兢,何以享受夫妻之爱、闺房之乐。 
  就在第二次大婚前半个月,在桂林殉国的定南王孔有德的灵柩送回京师,朝廷里和硕亲王以下、三品官以上的文武大臣都奉命郊迎。守着灵柩的一位披麻戴孝的白衣白裙小女孩儿十分令人注目,她就是定南王劫后余生的女儿孔四贞。朝廷赐给孔四贞白银万两以营葬其父,她本人也被皇太后接进宫去,收为义女,百般怜爱。不久,就封她为和硕公主,享受公主的俸禄和护卫、仪驾。 
  孔四贞容貌俊美,有王女的华贵气度,又有将门之后的飒爽英风,大婚后仍然闷闷不乐的福临,经常在母后宫中见到这个小姑娘,生出几分倾慕之心也是有的。但皇家家法、祖宗制度,宫中不蓄汉女。何况皇太后优待这个干女儿的用意,福临最清楚不过:定南王虽死,其部下尚存,实力仍然雄厚,用孔四贞来维系忠于孔有德的定南王旧部,是一着妙棋。他不去打孔四贞的主意,还因为这小女孩儿与他心目中追寻的人还是大有距离。   
  众里觅她千百度(4)   
  福临又陷入苦恼之中。 
  以他所认定的那些超越时代、超越环境的观念,本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大碰钉子,直碰得头破血流而依然一无所获,抱憾终生了事。但是,命运可能被他的执著感动了,决定给他一次满足,于是,一个非凡的女子,以独特的方式走进了他的生活,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卷起了拍天狂涛! 
  这是福临的最大幸运,又是福临的最大不幸。 
  这个非凡的女子,就是后来被追赠为端敬皇后的董鄂妃。 
  有人论证说一见钟情是感情误区,是不可能的,但在色彩缤纷的人生历程中,它确实存在。当然,一见钟情是有条件的,相互的强烈吸引力决不是平白无故就能产生。 
  福临与董鄂氏的第一次见面,就在彼此的心灵上引起强烈的震撼。 
  董鄂氏无疑长得很美,无疑也有满洲格格的高贵气度。但吸引福临的不只在这方面。董鄂氏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一种文雅、谦恭的书卷气,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女性美,仿佛江南水乡女子,那灵秀、妩媚,那淡淡的忧郁,使她在周围满洲贵妇中显得鹤立鸡群。与她交谈之际,更能感受到她同福临一样,深受汉文化的熏陶,而且悟性极高。 
  众里觅她千百度,都成泡影;她却突然出现在福临眼前,压抑和积蓄多年的真情骤然爆发,顺治帝几乎是立刻就燃起了对董鄂氏的火热的爱恋。当他知道了他的爱恋对象乃是他的弟媳妇、他的幼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时,仍不肯罢手,任由他热烈火暴和固执的性情左右自己,不管不顾地采取一切手段,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去接近她、追求她,一定要得到她!他是皇帝,至尊至贵,他无须替任何别人考虑,他只考虑他自己。还是他的那个特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董鄂氏的心绪就复杂得多了。 
  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属于地位显贵的天子自将的上三旗。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中级军官,并无显赫战功,因祖父父亲的军功而袭职。顺治二年以后,他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驻扎,这使得她的女儿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对女孩儿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按照清朝制度,满洲贵胄之家,凡有年龄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的女儿,必须报名备选秀女,中选者或入内廷为一宫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给亲王郡王及亲王郡王之子指婚。这就是说,普通的旗籍之家,都有可能通过选秀制度与皇家贵族结亲而成为皇亲国戚而鸡犬升天。所以未出嫁的满洲格格在家中的地位最尊贵,父母兄嫂事事容让,并尊称之为姑奶奶。因为说不定他家的格格命大福大造化大,有朝一日做皇后、当太后呢。 
  董鄂氏按例参加了选秀。 
  应选者都有一面牌子,上面写明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某族人,年龄若干。每次预选都牌随人进,选中的就留下牌子,不合意的将牌子撂在托盘中,就算落选了。 
  一遍遍复选,一遍遍地过滤、淘汰,董鄂氏都以她超人的素质顺利通过。决定命运的最后一选就要来临。十五岁的董鄂氏实在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最后一次面试的主持人是皇后和皇太后。 
  年轻的满洲格格们,谁不企盼着进宫做主位当妃嫔?像董鄂氏这样才貌双全的姑娘,对年轻有为的少年皇帝总会怀有一番特别的好感,着意去编织绚丽多彩的未来——虽然大多数格格们都会梦想成空。董鄂氏就是带着这样美丽的梦和其他格格们一起站到了皇后和皇太后的眼前。 
  董鄂氏的牌子又被留下了。然而,主持最后一选的皇后,正是与福临志意不协、嫉妒刻薄,见年轻美貌者就僧恶,且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那一位。年轻美貌的董鄂氏自然在劫难逃,面临着撂牌子的结局。 
  但董鄂氏毕竟太出众了,皇太后还是留下了她。不过,照顾到亲侄女的心情,庄太后指婚,把董鄂氏嫁给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当初,皇太极宫中最尊贵的五大福晋,首为中宫皇后,次为东关睢宫宸妃海兰珠,第三位西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就是博穆博果尔的生母。论地位和级别,娜木钟高于西次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在皇子继位的序列中,博穆博果尔论贵也不在福临之下,只是他出生晚了三年,又没有中宫皇后做靠山,所以皇位没有他的份儿。福临即位以后,庄太后以皇帝生母的身份,地位提高。在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宫孝端皇太后逝世以后,庄太后就成了后宫地位最高、身份最尊贵的女人。布木布泰可不像汉代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那样,一旦大权在握,便对丈夫宠爱过的后妃下毒手,制造出人彘、骨醉等千古少有的惨剧。相反,她对另两位原来位分在她之上的贵妃、淑妃格外优厚,不仅令她们与自己同住慈宁宫,还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以皇帝的名义晋封娜木钟为皇考懿靖大贵妃,晋封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