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奎达参谋学院毕业后,奥金莱克先在西姆拉的军需司令部任参谋,然后又回到野战部队。1927年,奥金莱克被送往帝国国防学院深造。毕业之后,奥金莱克先后担任团长和奎达参谋学院教官。1935 年,奥金莱克晋升为少将。次年,出任英印军副参谋长。
1939年,欧洲大陆燃起战火,奥金莱克被调回英国,先后任军长和英国南方军区司令,后被晋升为中将。1941年1月,奥金莱克返回印度,任印度英军总司令。1941年7月,当北非战争万分危急之时,奥金莱克被调往该地,接替韦维尔任中东英军总司令,同时晋升为上将。
1941年初,北非英军将意大利部队赶出昔兰尼加西部地带。然而3月末,隆美尔率非洲军开进北非,很快就把英军赶回了埃及。如果德军攻占埃及,盟国从地中海到印度的海上交通线就会被切断,战争形势将不堪设想。因此,丘吉尔要求奥金莱克迅速发起进攻。
奥金莱克在北非指挥的第一次战役就是“十字军”战役,按照奥金莱克的命令,第八集团军司令坎宁安拟定的作战方案是:英军以主力装甲部队绕过边界地区的德军防线,直趋敌人后方的托卜鲁克,与仍坚守在那里的英军汇合,切断隆美尔的补给线和退路,利用英军坦克在数量上的优势,寻找和摧毁德军坦克部队的主力,配合正面进攻的英军,将隆美尔的非洲军消灭在边界地带。
1941年11月18日凌晨,英国第三十军悄悄越过边境,直趋托卜鲁克。此举出乎隆美尔的预料之外,当时隆美尔正在全力准备进攻托卜鲁克。18日晚,英军击退南面沙漠的德军掩护部队,以完遣部队夺取距托卜鲁克环形防线仅12英里的西迪拉杰格机场。11月21日,隆美尔逐渐摸清英军的部署,命令德国第十五装甲师和第二十一装甲师靠拢,首先打击西迪拉杰格的英国先遣部队。11月22日,边界正面的英国第十二军奉命开始进攻。该军的新
西兰师之一部开向西迪拉杰格,并于23 日清晨攻占非洲军司令部。同日,德军的两个装甲师突然向西拉杰格的英军发起攻击,先后赶到该地区的英军被德军分割,而德军也遭到重创,170 多辆坦克只剩下90 多辆。
坎宁安认为这次战役已经输定,遂考虑让英军退回埃及境内。在此关键时刻,奥金莱克从开罗飞抵前线,他认为德军损失惨重,坚决反对英军后撤。事后奥金莱克回忆道:“我的意见与坎宁安不同,我想隆美尔肯定和我们一样狼狈,尤其是托卜鲁克仍不屈地站在他身后。所以我下令继续攻击。”
11 月24 日。隆美尔率先后带领德国第二十一装甲师越过边界,直捣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后方,并命令德国第十五装甲师和意大利机动军随后跟上,隆美尔的意图是,通过袭击英军后方,给英军司令部造成更大的心理震憾,使英军的防线彻底崩溃。然而,德军第十五装甲师迟迟未能跟上,意大利的机动部队也因受到英军阻击而困在途中。第二十一装甲师也因机件故障、燃料补给缺乏而不能发起快速有效的进攻。由于奥金莱克下令迂回到德军后方的英军继续战斗,留在后面的德国装甲军司令部接连发出求救信号。隆美尔不得不于26 日放弃对边界地区的进攻,掉头回撤。11 月26 日清晨,奥金莱克命令中东英军副参谋长里奇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以保证英军继续战斗。26晚,新西兰师冲破德军的包围,与托布卜鲁克的英军会合。但12 月1 日,隆美尔的军队在比尔哈希姆再次大败英军,形势对英军不利起来。这时,奥金莱克再次飞往第八集团军司令部。他正确地估计到,隆美尔的部队现在已是强弩之未,英军在实力上仍具有将其消灭的可能,因而命令第四印度师和英国第七装甲师从两翼包抄,切断隆美尔的补给线和退路。隆美尔闻讯立即放弃对托卜鲁克的包围,一路向加扎拉退去。12 月中旬,在英军的追击下,隆美尔放弃加扎拉防线,再次退到黎彼里塔尼亚的边境城市卜雷加港附近。由于隆美尔向西撤退,留在埃及边界地区的德军部队纷纷投降。至此“十字军”战役终于达到预期的目标。“十字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对德国取得的第一次军事胜利,连丘吉尔也赞叹道:“奥金莱克挽救了这次战役,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作为一个野战指挥官所具有的杰出素质”。
“十字军”战役胜利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再次催促奥金莱克向德军发起进攻。但奥金莱克坚持认为,英军需要充分的时间以完成自身的改组,并使装备和训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如果过早发动不成熟的攻势,不但英军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且埃及也会有失守的危险。然而,乐观但缺乏耐性的丘吉尔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不愿听从劝告。1942 年1 月,隆美尔得到本国的增援后,即准备向英军发动进攻。2 月初,英军在加扎拉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准备固守。1942 年5 月,英国战时内阁正式命令奥金莱克必须在6 月1 日以前发动攻击,否则他将被解职。隆美尔在5 月26 日抢先对英军发动了进攻,奥金莱克才免遭抗命之嫌。
直接指挥加扎拉防御战的是里奇。1942 年3 月,有人私下警告奥金莱克,里奇就其才能和经验来说绝非隆美尔的对手,而且也难以获得手下两位军长的信赖。但奥金莱克左右权衡,未能下定决心将他撤换。
1942 年5 月26 日夜里,隆美尔带领3 个德国师和2 个意大利机动军迅速绕过英军的翼侧,4 个非摩托化意大利师则在加扎拉防线佯攻,由此揭开加扎拉战役和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序幕。尽管隆美尔取得一定的战绩,但他并卡能切断加扎拉防线英国守军的后路。其非洲军反而损失了1/3 以上的坦克。3 天后,隆美尔命令德军突击部队背靠英军和雷场设置防御阵地。此举似乎非常危险,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在此后的几天里,轴心国部队趁机冲出防御地阵地进行反击,分别击溃几路英军。6 月14 日,里奇下令英军放弃加扎拉防线而撤回到埃及一侧,防守托卜鲁克的英军成为德军的俘虏。
6 月25 日,奥金莱克终于决定接替里奇直接指挥第八集团军,经与参谋长埃里克·多尔曼—史密斯协商后,他命令英军退到离边境较远的阿拉曼地区,以便有充足的时间使士气低落的英军恢复过来,以机动性防御战击退并消灭隆美尔部。
6 月30 日,隆美尔的德军与意军逼近阿拉曼防线。7 月1 日,德军开始进攻。利德尔一哈特曾评论道:“7 月1 日星期三这一天,是非洲争斗中最危险的时刻。比之8 月底击渍隆美尔的重新进攻或者以隆美尔败退而告终的10 月之战,这才算得上一个转折点。10 月之战。因为结局比较明显地出人意外,目前已独享‘阿拉曼战役’这一名称。实际上,有一系列的‘阿拉曼战役’,而‘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则是最关键的一战。”
英军装甲部队顶住了德军的进攻,英国空军轰炸并击溃了德军供应纵队。7 月2 日力3 日,隆美尔又发动了两次攻势,但都受到英军的阻击,德军只乘下26 辆坦克,士兵极其疲劳,被迫进行休整。奥金莱克从隆美尔手中夺回了战场主动权,命令第三十军抵挡德军的正面进攻,同时命令第十三军北上出击,打击敌军尾部,“进攻井就地消灭敌军”。可惜,两个军长对他的意图领悟不深,执行不力,进攻效果大受影响。
7 月8 日,隆美尔的德军在意军的援助下,试图向英军的南部防区发动新的攻击。然而此举正合乎奥金莱克的心意。澳大利亚军趁德军南移之时在沿海地区发动进攻,打垮了驻守在那里的意大利师。隆美尔急忙回授意军,向甫进攻的计划只好搁浅。奥金莱克又乘机向鲁瓦伊萨特岭上的隆美尔防线中心再次发起冲击。英军的左突右攻使意军纷纷瓦解和投降,德军进一步受到削弱。8 月初,由于隆美尔的装甲军得到后方的大量补充增援,英军停止其攻势。阿拉曼战线又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就在这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从伦敦飞抵开罗。
丘吉尔与奥金莱克的关系不太融洽。作为首相和政治家,丘吉尔总希望中东的英军不断传来捷报,鼓舞英国民众的士气和增加英国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然而作为军人和战场指挥官,奥金莱克却不能回避战场上的客观实际,不能拿士兵和生命作无谓的牺牲。奥金莱克曾两次迫使丘吉尔就作战时间作出让步,而丘吉尔对此颇为不满。1942 年6 月底,已经出现英国公众对丘吉尔政府信心下降的信号。由于远东和中东的军事失败,丘吉尔感到自己的地位不稳,迫切需要北作的决定性胜利。1942 年8 月4 日到达开罗后,丘吉尔催逼奥金莱克尽早重新进攻。奥金莱克坚决抵制,并坚持无论如何也要到9 月才能发动进攻。丘吉尔一怒之下,撤销奥金莱克的中东英军总司令兼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两项职务分别由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接任。
奥金莱克担任中东英军总司令仅有一年时间,却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的努力,英军才得以顶住隆美尔的进攻势头,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艰苦的时刻。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巴尼特认为,除了斯利姆将军外,奥金莱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最杰出的将领。隆美尔也说过,臭金莱克是他在北非战场上所遇到的唯一有大将之才的人,其才能远在蒙哥马利之上。隆美尔在叙述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时认为“在英国居然没有任何人认识到奥金莱克赢得的这场规模虽小却极为出色的战役的价值,这真是太遗憾了。”
就在奥金莱克卸任一个月后,北非的英军按照奥金莱克制定的作战计划,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奥金莱克离开中东战区后在英国住了一年,于1943 年复任印度英军总司令,使印度成为东南亚盟军的稳固基础和训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