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

第10章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在沃罗涅日方向上进攻的敌军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实施了反突击。希特勒统帅部不得不从主要突击方向抽调坦克第34军和3个步兵师并转向北面去抵挡实施反冲击的苏联军队。
  H·Ф·瓦图京中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各部队所实施的反突击和坚固的防御,迫使敌人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前暂时停止推进。在尔后的十天中,城市地区继续进行激烈的战斗,但敌人没有取得新的战果。
  在沃罗涅日,敌人的各集团军未能战胜苏联军队的抵抗。但是夺取这个地区是1942年夏季战局中德国法西斯军队总战略进攻计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作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可靠地保障整个“南方”集团军群北翼的安全。但这个任务敌人没有全部完成。然而从总的来况敌人是取得了一些胜利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防御正面被突破了300公里,向纵深推进了150—170公里。敌军不仅前出到顿河,而且在沃罗涅日西面强渡过河。德军统帅已着手进行合围顿河以西,处在第6集团军正面的苏联军队的战役。该集团军的突击集团7月5日前出到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地区,然后沿顿河右岸转向南方,从北面对西南方面军右翼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霍特将军的坦克第4集团军从沃罗涅日以南地区实施突击。
  希特勒统帅部把它的第2集团军留在沃罗涅日,将东南方向上的坦克第4集团军转向坎捷米罗夫卡。与此同时,“A”集团军群的敌坦克第1集团军于7月8日从斯拉维扬斯克、阿尔条莫夫斯克地区向斯塔罗别尔斯克、坎捷米罗夫卡进攻,对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接合部实施第二次突击。到7月中旬,坦克第6和第4集团军的各部队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并占领了博科夫斯卡亚、莫罗佐夫斯克、米列罗沃、坎捷米罗夫乍,而坦克第1集团军各兵团前出到了卡缅斯克地区。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在南面展开了交战……,在西部地段(鲁奥夫第17集团军)敌人仍在坚守,战果不大……从北面行动的坦克第l和第4集团军的部队进至卡缅斯克附近的顿河。在此以后,敌军分成了若干小股部队,从北面进攻的各快速兵团在几个步兵师的协同下正围歼它们。德军企图在这些进攻战役中合围并歼灭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但这一企图未能实现。
  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识破了德军统帅部的意图,采取了措施,以便把部队从被合围的威胁下撤出来。受到敌军从东北和东面夹击的西南方面军各部队,一面进行艰苦的战斗,一面渡过顿河撤向斯大林格勒。南方面军各部队从顿巴斯向顿河下游撤退,以便在上库尔莫推尔斯k亚到罗斯托夫一段的顿河左岸占领防御阵地。在优势敌人面前,必须保存部队,以便在较有利的条件下组织防御。为此,必须靠空间来换取时间。就连以前的敌人也从纯军事的观点指出有计划的退却是合理的,如K·蒂佩尔斯希曾写到,“在铁木辛哥7月初下达的一项命令中指出,现在,使敌人遭受重大伤亡虽然也是重要的,但首先必须避免被包围。”接着他又写道:“……俄国人的新战术当然要比在北顿涅茨河与顿河之间进行防守,更有助于保存他们的兵力,因为这里广阔的开阔地好象是专门为坦克设置的。”
  另一位前希持勒的将军汉斯·德尔在他的《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也写了这一点。
  尽管敌人在总的估计苏联军队兵力上犯有错误,但它继续展开进攻战役。如果不算沃罗涅日的失利(其后果稍后才显露出来)的协那么可以说敌人是取得了重大的战果的。克莱斯持指挥的坦克第l集团军从米列罗沃地区向南转向诺沃切尔卡斯克。第17集团军开始从斯大林诺(顿涅茨克)地区发起进攻,7月20日它的左翼部队占领了伏罗希洛夫格勒卢甘斯克),其中央和右冀的部队前出至罗斯托夫的顿河两岸。敌人在顿河下游的宽大正面上强渡顿河,7月25日攻占了罗斯托夫。
  “俄国人全线崩溃了……”战争时期驻柏林的瑞典记者阿维德·弗雷多尔格对当时的局势也作过这样评价。希特勒德国当时也充满了这种情绪。就是在这个时候,德国最高统帅部断定,直接进攻高加索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7月23日,希特勒签署了第45号训令。训令中确定继续进行代号为“不伦瑞克”战役。
  这个战役是1942年夏季战局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A”集团军群受领了向高加索发动进攻的任务,实际上在7月13日坦克第4集团军已转入它的编成。“Б”集团军群应以第6集团军的兵力占领斯大林格勒。
  第45号训令(见附录16)较前更详细地确定了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任务。
  同时从训令中可以看出,德军统帅部过高地估计了已取得的战果,认为同时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有利条件已经成熟。
  敌人认为在黑海沿岸进行的行动,以及突向巴库,都具有重大意义。
  1942年9月18日,希特勒同凯特尔元帅谈话时说道:“突向图阿普谢,而后切断格鲁吉亚军用铁路并突向亚速海,以便前出至巴库,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这样,德国法西斯统帅部于1942年7月底决定在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和高加索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展进攻。但是目前主要的力量要用于夺取高加索。被指派完成这项任务的是敌坦克策1和第4集团军、第17野战集团军和第11野战集团军的部分兵力。至于斯大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则认为只用第6集团军一个军的兵力在“A”集团军群前出到大高加索山脉之前就能夺取这些地区。
  敌人原来是想把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作为辅助性的——保障进攻高加索部队的北要。武装斗争的进一步发展证明,正是在这里,敌人不得不进行决定性的交战。
  在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发展进攻的同时,希特勒统帅部决定在战线的其他地段牵制苏军,使其预备队无法机动。为此日地,拟定使用“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实施一系列进攻战役。
  向“北方”集团军下达的任务是于9月攻占列宁格勒。为加强这个集群,敌人决定从克里木调来德国第11集团军的主要兵力,虽然它原来是计划用于向高加索发展进攻的。攻占列宁格勒战役的总指挥权交给了德国策11集团军司令官曼施泰因元帅。在1942年8月24日,希特勒召开的特别会议上,曼施泰因接受的命令是:“当前任务——包围列宁格勒并与芬兰人建立联系,后续任务——攻占列宁格勒并把该城夷为平地。”还预定实施夺占摩尔曼斯克铁路线的战役。
  德尔将军认为,发布关于“不伦瑞克”战役的训令的日子——1942年7月23日是战争的转折点,因为在训令中据说似乎是第一次显露出德军统帅部放弃了经典的作战原则。德尔所指的那个事实是,根据第45号训令,德国军队的兵力被分散在若干个战段方向上,忽视了保障部队作战用的必需品上遇到的因难,等等。他肯定地说,德军统帅部从发布这项训令起便走上了“一条新路”,这条道路与其说是一个士兵的合理的、现实的思想方式,不如说是希特勒的一意孤行和胡思乱想的结果。”
  经过分析证明,尽管第45号训令有着各种突出的缺点,但是,与德国最高统帅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其他计划相比,原则上它并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德国武装部队统帅部和陆军参谋总部的多数战役战略文件都有过高估计自己,轻视敌人和妄自贪功的特点。从这个意义来讲,“不伦瑞克”计划在很多方面只是重复了“巴巴罗萨”、“台风”等计划。此外,第45号训令的发布当然不是战事发展的转折点。这次战局的命运也如同整个战争的命运一样,并不是由希将勒的计划决定的,而是恰恰相反。
  同敌人相比,苏维埃国家则拥有如此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优势,即使在最危急的情势下,也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942年春和初夏,苏联的军事状况又急剧恶化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试图联合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的行动失败了。在柳班战役中,第2突击集团军的主要兵力陷入合同,遭到了重大的伤亡,只有部分部队得了援救,但许多指战员牺牲了或者失踪了。列宁格勒仍然处于饥谨之中,涅瓦河畔的这座历史名城正在遭受炮击和法西斯航空兵的袭击。西北方面军的杰米扬斯克战役也未能取得战果。在西方向上失掉了一个位于“中央”集团军群后方的战役战略基地(维亚济马地区)。
  苏德战场的各个地段—亡的局势都很严重,但情况最糟的是西南方向。正是在这里敌人重新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敌人在塔甘罗格和库尔斯克之间600—650公里的正面上实施了突破并发展进攻,力图合围并各个击破其当面的红军部队。在敌人的猛攻下,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部队于6月28日至7月24日后退了150—400公里。但是,德军统帅部所确定的目标——合围并歼灭顿河西面的苏联武装力量,正如上文所述,并没有达到。被迫退却的红军部队以顽强的抵抗和在个别地区的反突击,破坏了希特勒将军们的企图。
  苏联后方也在经受新的考验。由于敌人不断进攻并占领了大片领土,不得不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疏散。大量的贵重物资和几百万人口,从靠近前线和受到威胁的地区转移到了国家的东部。这是一场悲剧,同时又是一桩伟绩。
  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局势下,在顿河大弯曲部和伏尔加河接近地上,开始了伟大卫国战争中最伟大的会战。

  200天大血战
  第三章 在顿河大弯曲部和伏尔加河接近地
  第一节 斯大林格勒——前线城市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斯大林格勒变成全国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战争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