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烟毒的历史 >

第21章

烟毒的历史-第21章

小说: 烟毒的历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周流天下:鸦片的经销走私和武装贩运(5)

  在云南,1917年以后,鸦片烟的价格上涨,贩运烟土有厚利可图。于是地主恶霸或与军阀有勾结的奸商,就乘机组织武装,前往边区产烟的地方去贩运。这种组织,就叫烟帮。这种烟帮很多,如元江的迤萨帮,景东的猫街帮等,都是有名的烟帮。烟帮大小不等,大的有几百人,他们各携快枪利械,赶着马匹、骡子等牲口,带着粮食,专走偏僻小路或昼伏夜行,尽量躲过缉私部队的查获。万一遇着了军队查缉,烟帮就要抵抗;遇着土匪拦劫,他也要抵抗。至于各县的民团,由于力量弱,根本不敢过问烟帮之事。烟帮中有这样的口号:“典田卖地,将本求利,有人挡着,人头落地。”从口号上看,是很有玩命精神的。烟帮返回后,将其携带的烟土化整为零,分散潜藏起来,再陆续售出,获利很多,其势力就更为雄厚了。    

  1918年云南军阀唐继尧派警察厅长秦光第带兵一团查缉烟帮。在顺宁、云县交界地方遇上了马姓烟帮。双方发生了枪战,烟帮武器、人数不如军队,但凭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使双方互有死伤。对峙多日后,烟帮弹尽粮绝,被迫屈服,交出了一半的烟土和枪械,另赔偿五百元的银币,才算了事。    

  在湖北宜宾,每当烟会结束后,一些中小烟贩,常常为了安全和多营利,结伙走私,营运鸦片。烟帮中人多为亡命之徒,跑得,累得,能走夜路,会耍刀弄枪,不少人是旧军队的职业兵痞,哥老会的职业袍哥,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以及“拖滩”多年的惯匪,多半是懂得黑社会内幕的人物。当然,他们的背后也是有靠山的。在宜宾哥老会组织有34家之多,其中一些“总舵把子”即是烟帮的后台。    

  烟帮如果遭遇上土匪和地方团队,一般是“拿言语”、“出上咐”,即表明身份,讲江湖义气,因而获得“照应”,准许通行。如果遇到军警的查缉,能行贿的,就留下一点买路钱;如果硬好检查刁难,则往往开枪互相射击,硬打猛冲。因此,每当烟帮过境时,当地军警都很紧张,甚至如临大敌;有时关卡税官反被吓破了胆,退避三舍,听任烟帮大摆大摇地通过关卡,不敢过问。    

  在西康,1940年前后,烟土价格大涨,运到成都、重庆可以获利几倍,地方有势力的人、股匪垂涎鸦片,便出枪出人,中途拦劫。鸦片贩子不得不雇请军队保护。一般跟棚赶会的小烟贩和旅客,害怕路上遇见土匪,便不约而同地跟着走,形成“烟帮”,当时人称“走烟帮”。如1948年有军阀唐英的烟帮,用警卫部队学兵连100余人护卫,有花筒机枪五六挺,武力很强大。烟帮携带烟土70多背篼,雇请民夫背;同行的大小烟贩、旅客共三四十人。这样,这支烟帮共有200余人了。    

    烟帮前行时,护送的部分用一班人为尖兵,在前探路,接着是坐滑竿的,再后是小贩和旅客,部队保护烟背子走。因为要在大站住歇,有时天不亮就起身,天黑了才落站。无论休息、吃饭、住宿,都要在场头场尾安岗放哨,烟背子的屋前屋后,更是岗哨重重,如临大敌,严防有人袭击以及背夫私逃、烟土丢失。    

  在广西,烟帮活动更为猖獗。每个烟帮都自备有长枪、短枪数十枝。烟帮头子都是一些旧时代的军官,当过游勇和土匪的人,与旧桂系上层有一些渊源关系。如烟帮头子陆炎,曾做过巡防队的哨官,后移居百色,是地方有势力的豪绅。烟帮头子陈荣廷,是绿林好汉,且在绿林中辈份很高,是当地军阀陆荣廷的老伙伴,他的脸面大,牌子硬,一切关节都打得通。他是专走龙州、靖西、镇边、云南那条路的,在这条路的每个站头,他都讨了一个老婆,成一个家。他每次上帮或回来,就等于每日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广西的烟帮一般由百色护送花纱匹头、洋广杂货到云南贵州去;回来时,就秘密护送鸦片,往往勾结军队作更有力的保护。烟帮头子组合一定的商人、货物或现款,用马驮或人挑肩扛运到云南或贵州,叫做上帮。也有不少单独的烟贩自带了资本或货物,闻知上帮的日期,便随同上路。所以一个烟帮往往很大,最多时竟达一千几百人。这千余人的烟帮,在广西崎岖的路上前行,声势很大,浩浩荡荡。烟帮到了目的地以后,就把货物交给当地的有关商号发售,或在当地的街上公开直接以货易货,收购烟土,然后开帮回来。烟帮回来时往往携带大量的烟土,多者达五十余万两。    

  烟帮携带如此众多的烟土,价值连城,仅凭烟帮的长枪、短枪,还不放心,于是便请军队护运。从百色到梧州一段,保护费大约每两烟土六七角毫洋。    

  百色经营烟土的烟贩,虽然人数颇多,经营鸦片获利颇厚,但烟贩人品复杂,五方杂处,很难结成一个固定的组织,所谓的“烟帮”大多是临时性的组织,始终没有什么固定的方式。    

  烟帮贩运烟土,通过武装走私,或者买通军队包运,可以不交税,因此不少人侥幸暴富;也有一些烟帮运气不佳,被缉私队捉拿,烟土被抢,甚至人也被杀死。


第四部分:周流天下:鸦片的经销走私和武装贩运(6)

  在清末民国年间,军阀控制着大小地盘,土匪拦路抢劫,仅凭烟帮自己的武装力量,很难保证安全。因此,雇请军队、帮会组织贩烟、保护贩运的情形相当普遍。如广西百色即有帮会道门组织,有洪帮和青帮。洪帮头子以卢明轩为首,召集落伍军人、流氓、地痞、地主、恶霸入帮,有相当大的势力,可集合二三百枝枪,一千几百人的队伍。青帮以张彪为头子,也拥有百余枝枪,并遥领部分地方武装,势力很大,有“飞虎队”之称,以专门护送鸦片烟帮得名。青帮和洪帮专做鸦片烟生意,有时自己走私贩运,有时替别人护送,收取保护费。洪帮甚至拥有一部十轮卡车,专为烟帮装运烟土,任意横行,地方官府不敢过问。    

  在山西太原,有许多闻名于乡村市井的“名人”参与贩毒。他们虽然不是达官显宦,却广有财产,颇为闻名。如晋源县的李文田,清徐县的周八、李秃只,太谷的王步政,榆次的金虎,太原市的姜振新、杨永福。他们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贩卖鸦片烟毒,当地人称之为“卖料料的”,轻蔑之情溢于言表。这些人大多是地痞,又标榜什么“三老四小”、“香头多高”、“什么山头”,在各地摆香头,收徒众。青帮成立了“进步委员会”,洪帮成立了“民众进步社”,在各区县设立组织,以帮会势力为掩护,进行贩毒、制毒的邪恶活动。    

  土匪本是以抢劫为生的黑社会组织,但在湖北宜宾,土匪也做起了护送烟帮,收取保护费的勾当。其实,这也不足为怪。旧社会的兵、团(民团)、匪本来就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在鸦片上牟取厚利,互通声气,勾结作奸,甚至由匪而官,由兵而匪。在官府势力不能达到的地方,如省界、县界及边远地区,以及山川险阻、人烟稀少的地方,往往盘踞着土匪和民团。烟帮为了顺利通过他们控制的地区,便主动出钱出烟,雇请土匪、民团护送烟土。如盘踞在云南盐津、绥江一带的大土匪头子江瀛洲,利用土匪武装,长期在川滇边境接送烟土,大   发横财。后来,他由匪而官,当上了“烟会重地”——普洱渡保商大队长,堂而皇之地征收“保护费”。    

  军队保护烟帮运送烟土,前文已多提及,如1931年云南军阀龙云、卢汉带兵攻打广西,顺便保护马仲衡、包文彩为首的烟帮。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烟帮,计有骡马1000余匹,携带烟土近200万两。龙云、卢汉将其护送至广西东兴,收取了10万多块银元的保护费。    

  当时四川交通不便,土匪、哥老会十分盛行,烟帮运烟,往往请军队护运。军队运烟,目的不在赚运费,而是赚取商人应完之税,其实也是一种走私。军队运烟,如运100担,在税率轻时(每担征收1200元),即可赚取12万元;在税率重时(每担征收2000元),可赚20万元,收入相当可观。但对商人来说,却少付出了一半左右的税款。商人和军队双方都有利可图,所以请军队护运也多得不胜枚举。四川军阀,哪怕是一个师长、军长,也往往在宜昌、沙市、汉口等地设办事处,专门负责接待本部护运烟土之事。    

  四川军阀刘文辉,依靠鸦片收入维持其军队和地方,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他本人也不隐讳,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运烟、销烟的勾当。刘文辉二十四军最精锐的警卫营,是专门负责鸦片运输的专业鸦片运输营,在其营长周桂三的指挥下,贩运鸦片烟土13年,屡屡得手。惟一的一次,失手于执掌川政的王陵基部下。刘文辉每年从各县收来的烟捐即有五六百担鸦片土,都集中于雅安,以这支专业鸦片运输营外运销售,获利甚丰。


第四部分:周流天下:鸦片的经销烟土大王(1)(图)

  鸦片国产化后,云贵川等地的烟土行销全国,在巨额的鸦片买卖、运销之中,一大批商人攫取了巨大的财富,形成了一大批烟土大王。下面,根据有关文史资料的记载,介绍几个著名的烟土大王。    

  福建叶清和。叶清和是福建厦门人,1898年出生在厦门鼓浪屿,曾在英国教会办的英华书院就学4年,毕业后在家随父亲经营烟酒食杂商店,兼任英语家庭教师。1918年,叶清和2   0岁结婚。之后,常赴上海趸买烟酒、饼干、罐头一类食品。他看到有人从上海贩运鸦片入厦门获利甚丰,便见钱眼开,利用办货之机兼买鸦片,装在饼干盒内,混同真饼干走私到鼓浪屿。他的方法很安全,从未被破获。于是利欲熏心,胆子越来越大,联合他人合伙贩运,盈利均分。这样几年下来,他利用走私盈利及私占合伙人资金、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