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初秋,英方又解除了拉姆齐海军上将的远征军海军司令之职,而任命安德鲁·坎宁安海军上将接替他的职务。坎宁安是个纳尔逊式的海军将领,在此之前曾率英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上多次大败意大利人。他精力充沛,不畏艰险,富有才智,直率而又执拗。艾森豪威尔称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水手”,“英国海军上下,甚至包括英美两国的其他军种在内,对他的拥戴程度毫不逊色。”
艾森豪威尔在军校学习期间,就已经了解到拿破仑战争期间反法联盟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内部不团结,他回忆说:“当参谋学院的学员们逐渐了解到拿破仑经常是对结盟国家,因而也是意见分歧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各不相同的集团作战时,甚至连他作为杰出的军事统帅的名声也遭到了损害。”他决心搞好英美之间的团结。妨碍团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国士兵的薪水比英国士兵的多得多;英国少女对报酬优厚的美国兵的青睐引起了英国人的恶感;英军官兵对尚无战斗经验的美军十分蔑视,认为他们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而美国人抱着“我们又要在这里为你们作战”的态度对英国人不大尊重。在高级军事岗位上,两国都有强手,又都有自己的民族主义观念。英美两国政治与军事机构不同,作出决策的方式各异,战术手段、指挥和参谋程序、民族心理及语言不一,这些都造成两国高级军官之间的误解。艾森豪威尔必须尽可能化解分歧,以便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
艾森豪威尔面临的挑战和责任,的确如他所说:“没有先例可循,好比航海没有航海图导航。”关于最高统帅的权力并没有正式的规定,即使有规定也不会有多大作用。照他看来“这种权力不能由一个国家施加给另一个国家的个人。只有信任和信心才能牢固地建立盟军统帅的权力,使他永远不会害怕缺乏这种合法权力。”
艾森豪威尔以他的才干、信念,动人的风度,热情的微笑,谦逊的态度,诚实与坦率,在完成英美盟军团结上取得了成功,消除了冷漠的英国人的疑虑。丘占尔称他“可能是世界上最乐观的人”。
“火炬”战役计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经过了许多争论和更改。英美两国海军一直强调海军支援和登陆舰只不足。8 月11 日艾森豪威尔曾召集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斯塔克海军上将、其他几名海军将领和一名叫弗兰克·托马斯的海军上校。他们都是美国海军军官。托马斯上校把局势描绘得漆黑一团,甚至说可能遭到一、二艘德国航空母舰(其实德国海军没有航空母舰)的威胁。他越说越起劲。当时在伦敦的巴顿义愤填膺,只是由于艾森豪威尔的干预,巴顿和托马斯之间才避免了一场公开激烈的辩论。艾森豪威尔坚定、明确地对讨论作出了结论。他说:“火炬”战役是总司令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下达的命令。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也不管有多大障碍,该计划心须实施。即使一艘护航舰都没有,我的命令要求进入西非和北非。不管有无军舰,我都要去开展这次战役,哪怕是我一个人划着小艇去,也在所不惜。”制订计划先要确定进行攻击的地点和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兵器。最初确定四个港口为必争之地,从西往东依次是卡萨市兰卡、奥兰、阿尔及尔以及地中海岸的波尼。卡萨布兰卡是婉蜒于阿待拉斯山脉的那条向东穿过奥兰、阿尔及尔直至突尼斯的漫长而破旧的铁路的终点。如果没有这条破烂的铁路,英美所有进入地中海的部队都会被截断,甚至想突围都要冒极大的风险。海军不同意从这里登陆,因为这一带海岸在整个晚秋和冬季波涛滚滚,平均每五天中就有四天惊涛拍岸,很不适宜小舰艇登陆。奥兰和阿尔及尔势在必夺,而且奥兰附近的飞机场对于日后作战是必不可少的。阿尔及尔是该地区的政
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由于护航舰只和登陆艇不足,只能选择其中三点作为登陆场。这就产生了两种方案:一个方案是进攻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另一个方案则是进攻奥兰、阿尔及尔和波尼。艾森豪威尔组织人研究了很久,决心把全部兵力开进地中海,争取登陆成功后迅速向德意部队在北非的战略要地突尼斯城挺进。突尼斯城的诱惑力如此之大,使艾森豪威尔决心放弃卡萨布兰卡,集中兵力于奥兰、阿尔及尔和波尼三地。
但是这一计划遭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强烈反对。8 月25 日,美三军参谋长送达伦敦一份备忘录。备忘录强调:登陆重点在卡萨布兰卡,登陆部队只依靠直布罗陀海峡为运输线风险太大,必须抢占卡萨布兰卡控制那条破烂的铁路线作为海上运输线的补充;不能在波尼登陆,英美空军无法对那个距离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轴心空军部队如此近的登陆场提供有力的空中掩护。艾森豪威尔被迫放弃了波尼,后来证明这是致命的,登陆部队只能沿陆地从西向东逐步推进,不能很快抢占突尼斯,将德意部队迅速赶出北非。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反对把阿尔及尔作为登陆重点。丘吉尔对此甚为不满。9 月1 日他致电罗斯福总统:“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应在占领卡萨布兰卡及奥兰的同时占领阿尔及尔。阿尔及尔是最友好,也是最有希望的地点,那里的政治上的反应对整个北非是最有决定性的。为了对卡萨布兰卡登陆的可能性有所怀疑而放弃阿尔及尔,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决定。假如这使德军不但在突尼斯而且在阿尔及利亚先发制人,那么,在整个地中海地区力量的对比势必是可悲的。”在9 月4 日打算发给霍普金斯而实际没有发的电报中,丘吉尔厉声责问:“设置一个盟军总司令或最高统帅,如果不给他一点自由来拟定计划,来决定如何、何时、何处应用他的部队,那么又起什么作用呢?。。我不知道美国参谋人员为什么不愿进入地中海,尤其是阿尔及尔,却急于要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到卡萨布兰卡方面。”
就在9 月4 日这天,罗斯福致电丘吉尔:同意将拟用于卡萨布兰卡和奥兰登陆的部队各减少5000 人,转用于阿尔及尔,以加强那里的登陆兵力。
英美两国为“火炬”共调动了110 艘运送部队和货物的船只和200 艘军舰。丘吉尔要求:“火炬”作战“这种两栖作战行动必须配合得像镶有宝石的手镯一样。”经过一系列紧张的训练和演习,这个特大的“手镯”就要完成了。
确定点燃“火炬”的时间吧。7 月份时英美曾商定最迟不晚于10 月30日。罗斯福说“时间是个重要因素”,于是一度提前至10 月15 日。经过一番争论和修改,需要重新确定发动的时间了。9 月22 日,在丘吉尔主持的、并有艾森豪威尔参加的英国三军参谋长会议上,作出了最后的决定。点燃“火炬”的日期定为11 月8 日。
向奥兰和阿尔及尔两地突击的部队,由两大护航舰队运载,从英国一同开出,慢的一队10 月22 日启航,快的一队10 月26 日出发。这样安排时间,为的是使两大护航舰队能于11 月5 日晚同时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坎宁安指挥的部分英国地中海舰队立刻接上来掩护。面对如此庞大的海上编队,意大利海军舰队根本不敢进行拦截。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巴顿正做出征前的最后准备。他这次出征的心情与其说充满信心,莫如说破釜沉舟。10 月20 日,他写下遗嘱,并作书给他的妻子,叮嘱他只有在“确定我真的死了”以后才能拆开。当日他去白宫向罗斯福总统辞行,以其最拿手的高调同总统保证说:
“阁下,我只想对你说,我决心在海滩上不成功便成仁。”
10 月21 日晨,巴顿前往沃尔特·里德医院向潘兴将军告别,潘老将军已老态龙钟,因没有人再来征求他对战争的意见而倍感凄凉。潘兴回忆起1916 年巴顿杀墨西哥人的事。当巴顿说那支手枪还带在身上时,潘兴说:“我希望你用它打死几个德国人,用你的钢剑劈死个把人。”巴顿告辞时,戴好帽子向潘兴敬礼,潘兴起身敏捷地还了礼。“他好像一下子年轻了25 岁。”巴顿写道。
10 月24 日凌晨2 日30 分,巴顿乘坐休伊特海军少将的旗舰“奥古斯塔”号从弗吉尼亚的诺福克港出发。他率领的西线特遣部队共3。4 万人,全部由美国兵组成,将由36 艘运输舰、货船和油船载运,在68 艘军舰护舰下,横跨大西洋,行程近5500 公里。巴顿笔直地立在甲板上,夜沉沉,海茫茫,护航舰队浩浩荡荡,劈波斩浪向卡萨布兰卡进发。
在伦敦,艾森豪威尔说:“万事皆备,该锁上办公室了。”11 月5 日他们一行乘坐5 架“空中堡垒”飞机飞往直布罗陀,那里设有指挥“火炬”的盟军最高司令部。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出马,导演了一个艾森豪威尔正在华盛顿访问的骗局。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摩洛哥的大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均是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1940 年法国战败后,希特勒出于政治考虑,让贝当元帅为首的维希法国保留了对法国南部和法属北非殖民地的统治。卡萨布兰卡在怯属摩洛哥(另外北部有个西班牙属摩洛哥)、奥兰和阿尔及尔在法属阿尔及利亚。
美国人希望英美部队的登陆会引起北非法军和当地土著居民的反纳粹起义,下了很大功夫做这件事。早在10 月间美国人就设法把法国坚决反纳粹的吉罗将军从监禁地营救出来。11 月7 日夜,吉罗将军来到艾森豪威尔在直布罗陀的司令部。艾森豪威尔渴望与他会见,因为在他看来,争取到吉罗就可能使法军放弃抵抗,从而大大减少部队的伤亡。吉罗却有点不自量力,说:“我要担负指挥全部盟国远征军的任务。”
艾森豪威尔说:“这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