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魁 作者:天晴有风(晋江2012.07.02完结)-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口人?
这个他倒没有在意过。
明宜怕陈叔问得太多,惹怒郑仲,打断道:“陈叔,我看你外面炉子上还煮着水,要不要去看看?”陈叔一愣神,想起来,“年纪大了,容易忘事,我去看看。小姐,你陪姑爷到处走走,我给你们张罗午饭去。”
明宜应了一声,起身。
郑仲也起身,自然而然地携住明宜的手,“走,陪我去看看。”
两人出去,逛到后院。
竟然只是前庭修建好了,粗糙简单之极,后方还是一片荒木,有烧焦许久发霉长出青苔的痕迹。
郑仲看了一眼明宜,也没说话。
明宜知道,自己的家世太微薄太寒酸,太小家子气,根本不足以入他眼。
“小姐,姑爷,可以吃饭了!”远远听到陈叔的喊叫声。
明宜心想郑仲看完之后便会觉得无趣离开,根本不会留下来吃一顿饭,谁知他竟然答应了。
饭桌上,算是以以前丰厚很多,却也仅仅只是六菜一汤。
陈叔不停地布菜,“小姐多吃点,姑爷多吃点。”
郑仲倒也端起碗吃了。
吃到中途,还给明宜夹菜,“来,多吃点。”
因为郑仲在这里,明宜不敢让陈叔和陈嫂坐下来一起吃。却发现一直立在饭桌前没动,明宜抬起头,年迈的陈叔竟然红了眼眶。
“陈叔……”
“要是老爷能看到小姐和姑爷该多好。”陈叔抹泪,刚刚看到郑仲给明宜夹菜,那种关切的眼神,真心让人宽慰,“姑爷对小姐这么好,老爷在天之灵也能够安息了。”
“不说了,不说了。”陈叔摆摆手,“不打扰姑爷和小姐了,老奴先出去了。”
明宜垂着头,心里也难过。
陈叔和父亲是一样的年纪,倘若父亲还在的话,看到她嫁人,是否也会这样高兴呢?女子十几岁时在家是父亲的宝贝,一旦嫁人了,就成了别人的人,就再也不可以撒娇任性了。
郑仲捏了捏她的手,竟然破天荒地安慰她:“别难过。”
明宜想起身边还有郑仲,抿抿唇,开始吃饭。
陈叔送别郑仲和明宜后,没过多久,门口突然传来砰砰砰简直是有些蛮横的敲门声。陈叔开了门,一伙人带着东西全部蜂拥了进来。
“你、你们来干什么?”
“走开走开!”
陈叔被逼到一边,差点以为是强盗要来打劫的。
但看清他们手上拿的都是些锤子、椽子之类的东西,后面还一箱一箱地抬进来各种碎石,盆栽,直接奔着后院就开始敲敲打打。
陈叔简直看傻了眼。
一座美轮美奂的后花园一个晚上就建好了,顺带还把整个宅子里所有的房间都翻新了一遍,连带门口写着明宅两个字的牌匾都用金粉重新镀上了。
第二天,张岚背着一筐石头来的时候,当场就立在原地。
一夜之间,鬼斧神工,这要多大的财力和物力?
回家之后,母亲兴奋地迎过来:“岚儿,岚儿,你快来看。”
他跟过去,家中正堂的案桌上正放着一张明黄色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锦州刺史张池之子张岚,温俭恭良,嘉言懿行,恪守礼仪,忠孝堪表,特着即日起升任郑州县令,全面督导郑州水患一事。钦此。”
“他到底是谁?”张岚偷偷把明宜约出来。
“你该猜到的。”明宜轻声答。
退后几步,颓然地坐锦州白公桥的雕栏上,明宜说得没错,他早该猜到了,除了他还有谁能一夜之间,让他这个无名小卒亲受皇命,升任郑州县令。
“是你向他求情的?”
明宜摇摇头,她既已知道他无心仕途,又何苦求情?
五月天气正好,阳光正清,白云延绵千里,天空蓝得发透,万物都有一层清明的色泽,站在拱起的白公桥,可以看见锦州特有的南方水乡建筑,桥下水声泠泠,缓缓流向前方。
明宜站在桥拱的中央,目光清渺:“过几天,我就要随他离开了。这一别也不知何日再见。”她低头,“你多加珍重。”
转身离开,袖子被攥住,“那你呢?你甘心吗?”
本以为他只是个富家公子,自大狂妄也未为不可,但现在看来竟是一国之君,他明明已经说了无心仕途,仍强加给他,这样霸道的人物——
后宫那么多女人,那么明宜呢?
他竟然一时都没想着自己,光想着她。
明宜没有回头:“我已经是他的妃子了。”
已经成了事实的东西,再想,又能怎么样?
不如不想。
——当初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么多次相视而笑。
——总是心有灵犀。
她喜欢的,他也喜欢。
张岚终于放了手。
看着明宜远去的背影,纵使从来没有向对方表白过。
可他们心里知道,自己是曾经喜欢过对方的,哪怕只是心中微弱的悸动。
夜中,明宜睁眼看月,无法入睡。
脑中思绪万千,
辗转。
身后传来低沉略带鼻音的声音:“怎么了?”
“没什么。”
郑仲没有睁开眼睛,搭在她腰间的手微微拢紧,向前靠了靠,让她整个人蜷自己的怀中,鼻尖轻轻闻着她发顶的香味,以为她是因为今天回家而感触,“别想那么多,早点睡。”
“嗯。”
像是换了个更舒服的位置,郑仲鼻息均匀起来。
明宜闭上眼睛,居然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他的气息和声音。
习惯了成为他的人。
第15章 出游(五)
两艘白船在桑国最大的河流印江中缓缓行驶。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郑仲掀帘而出,立在船头,负手看这江山美景,艳丽山河。
一时间天地辽阔,云高风轻,顿生豪迈畅然之意。
江山如画,古今多少豪杰。
此刻明宜静默地立在他身后,他的身影伟岸高挺,映在远处的江天碧水间,竟觉得遥远高不可攀。
——帝王之尊。
郑仲却突然一回头,朝她招手:“过来。”分出一只手牵住她,朝她微微一笑,仍举目远望。晨风吹起明宜的裙角,手和他静静相牵,明宜突然觉得心中有种祥和的平静。
是了,张岚问她甘不甘。
她想,或许她是不甘的,从被叔父打算敬献给他的第一天起,她就不甘。也许女子读多了书总会有些些许许的自我灌输的清高。
从入后宫,她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只觉得命运沉浮,自己不过这浩瀚波涛中的一叶,顺水漂流罢了。
所以她尽量让自己显得淡然、宠辱不惊。
可是此刻,她忽然又觉得自己甘心起来。因为她觉得敬畏,他是帝王,他是主宰万千臣民的桑国天子,他睥睨苍生,胸怀天下,所以只是成为他的女人,做他的附属,服侍他,取悦他,都是她的荣宠。
过了两个时辰,船靠陆着岸。
他们到达了行程的第二站,商州。
郑仲亲自把明宜扶了下来,又接着去抱采萱,倒像是普通的一家三口。
陈妃、金妃共坐一条船,见到这幕,不由得愤恨。就在这出游的短短时间内,就可见郑仲对明宜明显的偏心。
他让明宜和采萱和他共坐一条船,陈妃,金妃和郑彻共坐一条。而且这路程中,除了明宜因身子的原因不能服侍外,其余时间全是明宜一人占宠。
这次出游中只有三位妃嫔,比昔日在宫中群芳争宠已是大大好了很多,再加上这段时间郑仲处理的政事也少,时间多,陈妃和金妃都指着这次能怀上孩子,荣耀回宫。谁知侍寝的机会居然比宫中翻牌子还少,怎么能教她们不心生怨恨?
明宜和郑仲自然没有想到她们的情绪。
一路走过去,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陆上来来往往宾客如云,皆是丝绸缕缎,好不热闹繁华。早知商州处于桑国的南方,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却也没想过会繁华富庶至如此地步。
侍卫统领为他们安排的不再是客栈。
而是一处山庄——天荫山庄。
是先帝最信任的李太师告老还乡后,先帝亲自下至修建的一座府邸。如今庄内的庄主是李太师之孙,李独。
李独一袭白袍立于门口,见郑仲他们,拱手拜见,“臣李独见过皇上。”墨发垂于肩上,被风扬起,倒有些桀骜不驯的感觉。
白袍?
桑国一向不崇尚白色,白是私密的颜色,一般只能穿在内里,即便外穿也常常要加别的颜色加盖,而他……众人诧异,真真是头一遭看穿一身白袍的男子。
郑仲淡淡道:“起身吧。”
“谢皇上。”
李独起身,也不管别人落在他身上惊异的视线:“皇上和各位娘娘,微臣早已准备好房间和点心,请入内休憩。”
郑仲点点头,走进。
想来当初先帝对李太师离去真是十分惋惜,才会修建这天荫山庄。天荫山庄不算富丽堂皇,但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摆放位置看来都是细细考量过的,几乎个个都是精巧细致之至。
穿过亭台楼阁,泉水溪流,九折环曲的假山,才能入大堂。
有识人一眼就可看出,大堂两边放置的彤云岫瓷是出自桑国最出名的墨家烧瓷,而厅壁挂着的画作几乎囊括了整个桑国最出名的画师,大厅中间的“仙寿恒昌”更是先帝的御笔题词。
在宫内见惯了这些东西,见着这些东西连侍卫都不会像平常人一样露出吃惊的模样。
但是,也有些人在心底暗想,李太师仙逝已久,其子李第是一位将军,也在数年之前因病去世,只剩下以为据说“孱弱”的独苗,便是当前的这位李独。
可听说李独性格孤僻,从不与外人交往,更别说踏入仕途。
天荫山庄常年关闭,不见外人。
这也是侍卫统领选择这里的原因。商州不比锦州,锦州官少,而且大多只是一些卑微小官,见过圣颜的没有多少,商州不同,不仅富人云集,而且官流繁密,再加上皇帝私自出游不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