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窳舜笠煌车纳缁峤峁埂�
但他不会搞统战政策,向六国旧臣、部族说些,诸如自已创建的社会,是如何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之类的话。秦始皇和他的将军们都认为,军事手段,是解决敌人肉体、与精神上的抵抗最好方式。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所以在秦王朝大一统的路上,堆满了六国人皑皑白骨。可是后来的历史发展的规律证明,秦始皇和他的铁骑,居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种历史规律。秦始皇是不知不觉地、充当了分封制度狠毒的刽子手,郡县制度刚毅、果敢的催产师!
可他的郡县制度,让太多太多的国王、诸候们下了“岗”。六国诸候是分封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有足够多的理由,对秦始皇恨之入骨。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张良也是其中之一,公元前218 年,秦始皇二十九年,他组织了一次,针对秦始皇的,不成功的喑弑活动。《史记》说:“于博浪沙,遣力士行刺,未中,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 张良的这次喑弑行动,虽然失败,但也破了一个历史记录。在此之前,针对诸候王或国王的政变中,主角都是王室权力高层内部,因权力分赃不平,引起的宫廷政变。公元前218 年,发生的却是一次,平民喑弑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行动。现在西方政治喑杀的风格,可能是从张良那儿学来的:趁总统或最高领导人出巡,经过某条线路时,找准时间进行截击。历史资料上记载,张良是让一力士用大铁锥击中秦始皇的副车。如当时有炸弹,秦始皇可能就完了。
这次喑弑活动,只是当时全国反秦活动的一个前奏。秦始皇却没有当回事,依然进行他帝王式、豪华昂贵的出巡。
公元前211 年,始皇三十六年。此时的秦始皇已经49岁了。这个年龄在当时已经是高寿了。据一份医学资料说,中国人到解放之前,平均年龄才35岁。两千余年之前的大秦王朝,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只会更低。秦始皇却活到了半百之年,他一个人,相当于当时几个人的寿命; 够长的了。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天上下了一块陨石。《史记》说:“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天要下雨,或者下陨石,是正常的自然景象。但有人却要拿陨石说事儿。《史记》里说:有一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
所谓“黔首”,是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给老百姓起的一个新名儿。“黔首”,黔者,黑色也。字面意思为,黑色面孔的人。不管那个王朝的老百姓,都是很幸苦的,天天劳作,皮肤幽黑。不要说秦朝时的中国,就是现在还有许多乡下农民,也是因为过度劳作,日晒后雨淋,要么是身体不好,肤色幽黑,要么是太阳把皮肤晒成“黔首”。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不知名的黔首,拿陨石作文章,他在天降陨石上刻曰:“始皇死而地分。”
这黔首可能是六国故族漏网之鱼。( 当时的教育水平; 还没有能普及到; 普通黔首都能识文断字的水平。)他对秦始皇也是恨到骨子里了。所以他咒始皇两件事:一、始皇死;二、地分。
黔首把他的咒骂刻在天降陨石之上,引来了许多来看热闹的闲人,他们都在看当时中国最早的反动标语:始皇死而地分。这一事件; 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大臣把这件事上奏到秦始皇那儿。秦始皇大怒; 他先下令捉拿元凶。但大伙都不知道陨石上的字,是何人所为。秦始皇更怒!下令:“尽取石旁居人诛之!”把陨石降落地区的民众; 全部诛杀! 此命令下达后; 秦始皇觉得不解恨,又令“燔烧其石。”把陨石烧成了石灰。
居于陨石旁边之人; 不知有几千几百,个个都成了冤死鬼。此事足见秦始皇之狠毒,是千古以来最正宗的“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人”之独夫。
事后,为了消除此事件的政治影响,秦始皇令他的皇家御用写手,作《仙真人游》,为秦王朝歌功讼德,并且谱成流行歌曲,让天下人传唱。始皇帝也是用心良苦,但也只是在秦始皇死后三年,真如黔首所说,始皇死而地就分了。
二千二百多年之前,一不知名的黔首,对秦王朝一个恨之入骨的咒骂,成了一谶言,幸好没有完全应验,秦始皇死后,中国大地只是短暂地被楚霸王项羽分了一下,又被汉高祖统一起来; 创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汉王朝。
亡秦者;胡也
《史记》记载: 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巡北边”,到秦国的北方边境巡视。当时燕地有一很有名的方士卢生; 受始皇之命; 入海求仙回来; 碰到秦始皇。他向秦始皇帝献出一册神秘的图书; 图书上说: “亡秦者胡也! ”
秦始皇看到这则谶言; 心中大恐他当时的理解是:大秦王国,会亡于北方之胡人。秦始皇一统中国后; 特迷信神仙之说。他自个儿也认为: 六国已灭; 在中国境内; 大秦王朝没有对手,可生活在中国北方的胡人,是秦国潜在的、最大的威胁!所以始皇下令: “蒙恬统兵三十万; 北击于胡; 略河南地! ”
同时令手下大将,攻取了北方胡人的老根据地灵州、夏州、胜州。为了一劳永逸地强化北方的防御; 始皇下令在边境上,修筑了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
始皇三十五年; 献图书的卢生等人,在背后议论秦始皇之为人。他们认为秦始皇这个人刚戾自用,刑杀以威; 天下人只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已经没有人敢向他进忠言。“天下人畏罪持禄; 莫敢尽忠。”
而且秦始皇贪婪权势; 天下之事; 大大小小都要向他汇报。大臣上书,要用秤来称他们奏表的重量,(其时中国没有发明纸,用竹简代书)来考核臣子的责任心。并且一旦有臣子上了书; 不分白天和黑夜; 必须马上呈报! 左右如果做不好、做不到; “辄死! ”
应该说; 秦始皇为了他们家的天下能“一世; 然后二世; 二世然后三世; 世世不竭; 乃至万世”是相当勤政的。但他没有顾及到手下人的感受; 以秦始皇的个性; 他也不可能顾及到其它人的什么感受!在大秦王朝; 他就是天; 他就是地;他就是核心之核心,中心的中心。全大秦王朝都必须团结在以他的为中心的周围。 否则; 一个字: 死!
方士卢生、候生是一针见血地,说了许多一些攻击“核心”的话; 他们认为:始皇“贪于权势至如此; 未可未求仙药! ”始皇太贪婪迷于权术; 我等不能帮他找长生不老药! 如果谁真帮始皇找到不老药; 他一人; 不但要统治当时的所有中国人; 他还要统治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人。全天下的大小事儿; 只要秦始皇能找到不老药; 他一个人就能全包了。不知道这样一个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幸好; 卢生他们醒悟快。他对其它儒生们说,“未可未求仙药! ”不能帮他找药。实质更可能是牛皮吹炸了,卢生们早明白;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不老药; 他们是在为自已找一个逃跑的理由。逃跑之前; 还不忘忽悠一下人; 说他们不是找不到不老药,而是不想帮始皇这个独夫找不老药。
始皇听到告密者转述卢生们的犯上“恶言”时; 卢生早就逃之夭夭。
始皇大怒; 他说“朕请这些文化人来; 是想让他们为秦国出谋划策; 让天下早日得太平。而他们之中有人向联自荐,说能练药; 联不惜花费千百万钱财!如徐福等人; 不知道了花费了国家多少钱财; 到现在连药的影子毛都没有看到。候生,卢生两个,联赏给他们钱财、官位、美人。对他们这么好,他们还诽谤联!现在跑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他们有没有同伙? 他们的家人在什么地方?还有他们的同学和老师呢? 这件事一定要重重查处; 不管牵及到什么人; 不管用什么方式; 也不管要杀多少人; 此风不可长; 一定要彻查到底!〃结果“犯禁者四六百余人; 皆坑之咸阳。”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也是最大的文字狱; 秦始皇给后世的皇帝们; 开了一个相当不好的头。事件发生后; 始皇的长子( 也就是太子) 对始皇说: “爸啊; 现在天下刚安定; 一些远方的老百姓; 还没有能真心实意在拥护我们大秦啊。 而且这些文化人; 喜欢孔夫子的仁义,你老人家用重刑坑杀这么多人,恐怕天下人会诽谤您老啊! ”
秦始皇听到儿子扶苏也不支持他坑杀方士。 “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把他贬到秦国北方边境上,与蒙括一起筑长城。
秦始皇发怒; 只是因为扶苏与自已居然不同心,在关健问题上,不是向着他,而是胳膊肘儿向外拐。但扶苏毕竟是他最器重的儿子,所以他决定吓吓扶苏; 或者说是想让扶苏历练一下,但结果却弄巧成拙! 秦始皇三十七年,他巡“至平原津”时; 生了重病。但他很怕死; 君臣左右,没有人敢说陛下要死了。所以如何按排后事,皇帝不提,谁也不敢提。确实病得不行,始皇才命人写“玺书”; 赐给太子扶苏。目的十分明确; 是要让扶苏回来接他的班。 但如意算盘却给一个叫赵高的家伙打翻了。 赵高是秦始皇皇宫里一太监; 据说曾经做过始皇的二子胡亥的老师。他居然说服了丞相李斯; 扣留了始皇给扶苏的“玺书”。改了诏书,赐令扶苏自尽,另立始皇二子胡亥为帝。最后,历史上最强大的秦国; 就被胡亥和赵高给葬送了!卢生于始皇三十二年; 给秦始皇带来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图谶:“亡秦者胡也。”只十多年时间; 秦就真的亡了。但秦始皇理解错误; 不是亡于北“胡”。而是亡于“家胡”( 亥)!《史记》注述记载; 唐代人郑玄认为: “胡者; 胡亥; 二世之名也。秦( 始皇) 见图书; 不知此人名; 反备北胡! “有伟人说; 强大的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破; 原来这话在秦朝就是是真理了!
亡秦者,胡也; 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弄假成真的谶言。
病已当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