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国人一定要记的作战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部不愧为“名将之花”,身陷重围依然临危不乱,指挥日军兵分两路,向寨头和黄土岭方向实施突围。
日军指挥部设在黄土岭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7日16时许,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团长陈正湘发现一群身穿黄呢大衣的军官,站在一座独立院落的平坝前,正用望远镜观察战况。陈正湘判定,小院可能是日军指挥所。于是,他立即将配属于第1团的分区迫击炮连调上来,把目标指示给炮兵连长杨九秤,杨九秤指挥迫击炮连发数弹。随着几声炮响,教场村边的小院子里腾起一股股烟尘。望远镜里再也看不见人影。
日军因失去指挥官极度恐慌,几次拼命突围都遭到八路军迎头痛击。11月8日上午,日军空投下十多位指挥官以及弹药、给养,准备突围。在得悉日军从灵丘、涞源、唐县、完县、易县、满城等地派出重兵,分五路对我进行合击时,八路军遂主动撤离黄土岭,转移到外线作战。
黄土岭战斗,毙伤日军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黄土岭伏击战——炮击“名将之花”
“名将之花”凋谢
在八路军向日军指挥所的炮击中,其中有一发炮弹正打在日军指挥官群中,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当场被炸成重伤,日本陆军省当年11月21日公布的材料写道:“阿部中将……在这座房子的院前,下达作战命令的一瞬间,敌人的一颗迫击炮弹飞来,在距中将几步远的地方爆炸。炮弹碎片给中将的左腹部和双腿以数十处致命的重伤”。3小时后,阿部规秀死去。
阿部规秀,1886年生于日本青森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青年时期曾在关东军服役。1937年8月,升任关东军第1师团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驻屯黑龙江省孙吴地区。同年12月,晋升为陆军少将。1939年6月1日,调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同年10月2日,晋升为陆军中将。阿部规秀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在日本军界享有“名将之花”的盛誉。
在日本陆军省发布阿部规秀阵亡公告后,东京各大报纸在醒目的位置报道了阿部规秀的死讯。《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通栏标题连登了三天。这篇悼文写道:“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这次阿部规秀将军的牺牲,使我们知道,将士们是很奋力作战的……”11月27日,侵华日军在张家口召开了“追悼”阿部规秀的大会。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在花圈挽联上写着:“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东京为阿部规秀之死降半旗致哀。
阿部规秀中将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击毙的第一个日军最高指挥官。为这一胜利,八路军总部为参战部队发了贺电。全国各报纸纷纷报道。不久,杨成武又收到八路军总部转来的蒋介石发给朱德的电报:
朱总司令:
据敌皓日(19日)播音,敌辻村部队本月江日向冀西涞源进犯……支日阿部中将率部驰援,复陷我重围,阿部中将当场毙命等语。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饬将上项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
中正
不久,彭真让杨成武给抗日刊物《新长城》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瞧一瞧八路军是不是游而不击》。
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挖心战”
攻击前的形势
1936年8月,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按照军部的意志,确立了日本“南北并进”的国策,即同时实施大陆政策与海洋政策的对外政策方针,侵占中国,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军队连续发动闪电攻势,在短短70天的时间里,先后打败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号称世界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希特勒在欧洲取得的辉煌,给日本施行南进政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当时,英法政府为了全力投入欧洲战场,并使日本对欧战保持中立态度,准备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美国重新开始了所谓“美日谅解”活动,东方慕尼黑的危机再次出现。日本认为南进时机已到。
为使中国成为“南进”的后方基地,1940年5月,日本陆军省制定了在1940年年底前,以全力迅速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屈服的策略。根据这一策略,日军双管齐下,政治上加紧对中国政府的诱降,军事上加大中国政府的压力。
1940年5、6月间,日军发动了自武汉会战以来规模最大的襄宜战役,6月12日攻占鄂西重镇宜昌,控制入川门户;接着又封锁滇(云南)越(越南)国际交通线。攻占宜昌后,日军以之为基地,两个月内对重庆等城市进行了4000架次的持续轰炸,仅重庆一地就遭到日机3300多架次的袭击,投弹量为2500多吨,其中约2000吨落在重庆市内,炸死炸伤5500多人,造成要进攻重庆的气氛。同时,日军还在开封和黄河北岸及山西南部的三角地带集结重兵,散布“八月进攻西安”的空气,截断我西北交通线。
另一方面,日本加紧了对中国政府的诱降。蒋介石集团在抗战初期的大溃败后,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也积极酝酿妥协投降,与日共同反共。他一面加紧策划反共高潮,制造“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军”等种种谣言,攻击八路军,欺骗群众,挑拨国统区人民与共产党的关系。一面又通过宋美龄、戴笠等与日秘密谈判。在谈判中,蒋方代表一再表示,国民党原则上承认伪满洲国,同意日本在华北驻兵等。在这种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的中间势力的抗日信心更加动摇。进步势力中一部分人对形势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妥协投降的空气在国统区弥漫。正当日蒋之间的秘密谈判紧锣密鼓地进行时,汪精卫伪政府在日军的操纵之下,在南京开张了。一时中国大地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
在国内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日军旨在困死共产党八路军的“囚笼政策”全面展开。日军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设有3000余个据点、10000个以上的碉堡和5000余公里铁路、30000公里公路。这些碉堡、据点和公路、铁路,纵横编织,形同蛛网。这张军事网覆盖着整个日根据地,对我造成了严重威胁。1939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有近百个县城,而到百团大战之前,只剩下两个县城,即太行山的平顺和晋西北的偏关。从1940年3月前后至7月,华北抗日根据地大片地迅速变为游击区。随着根据地的不断缩小,八路军的补给日趋困难,弹药、粮饷、药品都严重匮乏,很多时候一个八路军士兵每天只能吃到7两小米。物资的短缺大大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日军在总结对八路军作战的经验时就声称:“仅就战斗力而言,八路军不过是一支土匪武装”。
在这种严峻而复杂的局势面前,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一次大战,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是势在必行。
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挖心战”
彭德怀的攻击计划
1939年底八路军总部开始考虑如何反击日军的“囚笼政策”,彭德怀认为,只有抓住敌后的空虚,给以突然猛袭,才能有力调动敌人,给以打击,恢复大后方抗日根据地。1940年早春,彭德怀基本形成了发动一场以袭击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破袭战思路。据李达回忆:7月中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来到第129师师部,向刘伯承、邓小平谈了彭德怀最近准备组织发动一次破袭日军交通干线的设想。当时刘伯承邓小平听了以后,都欣然赞同。
当时日本华北方面军拥有9个师团、12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是中国关内战场上最大的重兵集团。但是,与其所担负的任务相比,华北方面军的兵力难称雄厚:第1军的第36、第41、第37三个师团长期被第1战区卫立煌部牵制在晋南;驻汾阳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主要用于对付第2战区阎锡山部和第8战区第90军李文部;在归绥、包头的骑兵集团与伪蒙军主力则被第8战区傅作义部牵制,动弹不得;由于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何柱国的骑2军、于学忠的苏鲁战区、以及八路军第115师、山东纵队和第4纵队等部的牵制,日军在山东的第12军、豫东的第35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伪军张岚峰部等均无法抽调。因此,华北日军可用于防御八路军主力进攻的兵力仅2个师团又9个独立混成旅团。加之从第9和第4独立混成旅团抽调6个步兵大队和1个山炮大队参加襄宜战役,日军对八路军的防线可谓漏洞百出。以第12军为例,在每隔18公里的1个据点上驻有20人,一共分驻800多个据点,多数情况是1个师团差不多分散在200个地点;即使在正太铁路这一重要交通线上,也只能将第4、第8和第9三个残缺不全的独立混成旅团摆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一字长蛇阵。因此,就敌人以少兵临大国,兵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来说,八路军确立以袭击正太路为重点的破袭战,是切合实际的。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给各师、军区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并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命令要求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命令要求各部必须在8月10日前完成侦察、器材准备、部队调动等准备工作;并特别嘱咐,准备未完毕以前,战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