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历史复习资料(上、下)人教版-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年同它签订《洛桑条约》,承认厂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财政监督,规定海峡地区中立化。在取得民族独立的基础卜,土耳其成立了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总统。②凯末尔政府的改革措施:a.政治:废除素丹制,实行政教分离。b,经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的措施。废除封建的什一税。c.文化教育:扩大世俗教育,实行文字改革。d.社会生活:废除陈规陋习。e.作用:巩固了国家独立,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道路。 ③革命意义:土耳其结束了历时几百年的奥斯曼帝国的封建统治.开始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5)埃及“华大脱运动”:①“一战”时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坚持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②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谋求埃及的独立。
③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起了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④1922年2月.英国政府不得不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关于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宗主国为了稳定后方,对殖民政策作了某些调整,使亚非一些国家新兴的民族工业得以加快发展。中国和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分别进入“大创业时期”和“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帝国主义的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民族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阶级队伍的壮大,强烈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宗主国的束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建立独立的国家。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它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影响,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向西方学习转向向苏俄学习,这是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的新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变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共产党组织的纷纷建立,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另一个新特点。由于殖民当局残酷镇压等原因,它们的活动受到各种限制,但仍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对各国的革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如何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0年,国大党采纳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不合作运动在全印度展开。以“不合作”反对英帝国主义,表明印度资产阶级具有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尤其是群众运动出现高潮时,甘地马上作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都是不妥当的。
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4日,列宁逝世。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工业化:①开始时间:1925年12月,标志:联共(布)“十四大”召开,总方针: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②1928年起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卫国战争前,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农业集体化:①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要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②评价: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着严重问题和错误。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4)存在的问题:
①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②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形成:①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政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③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2)特征: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3)评价: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4)斯大林个人崇拜:随着斯大林地位的牢固确立和苏联建设事业的发展,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到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5)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1935…1938
①原因:由于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斯大林的一些错误观点和做法对苏联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②经过:1935~1938年间,进行了错误的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种罪名,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
③危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
☆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
1936年苏联宪法的通过,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同时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第一,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第二,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第三,该体制曾发挥了巨大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做工作重心的指示,仍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背景:a。处置战败国。b。联合反苏。c。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1、巴黎和会召开
(1)时间:1919年初。 (2)地点:巴黎近郊凡尔赛宫。 (3)内容:“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会议。 (4)中心议题:对德和约。
(5)各大国参加和会的目的:
操纵国:美、英、法、意、日;
操纵者:“四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因为巴黎和会为满足意大利的领土要求而回国)。
①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为美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做准备。
②英国:要求削弱德国海军,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要求德支付战争赔款,为防止法国势力过大,又不主张过多的削弱德国。
③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除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外,要求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④意大利:希望扩大领土。
⑤日本:企图把战争中取得的利益合法化,即占有德国在太平洋上的诸群岛以及在中国山东的权利。
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签订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a.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b.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c.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准设防。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e.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a.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b.海军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c.不得拥有空军。 ④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未达成一致协议)。
三、凡尔赛体系
(1)构成:协约国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2)影响:①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a.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奥地利南部一些领土割给意大利;奥匈帝国原属地上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领土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