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 >

第5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废除井田制而实行土地私有,秦也因此能够消灭六国而统一中国。一直到 

现在,天下都生活得很好,大家相安无事。现在又要恢复井田制,这是违民 


… Page 12…

心之举,即使尧舜复生,也是无能为力。现在陛下刚刚登基,天下人心刚刚 

安定下来。希望这项制度暂时不要匆忙实行”。这就说明地主、官僚们都不 

肯交出田地,并威胁王莽,说这是违背民心的,如果一意孤行,你的皇帝位 

子也就坐不稳了。他们既然都不交田,农民也就无田可受,他们原来的希望 

也就化为乌有,逐渐地对王莽政权产生了不满情绪。 

     王莽对于奴婢问题,既规定奴婢为主人的“私属”,却又禁止他们进行 

自由买卖,这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更何况只是用禁止奴婢买卖,而不是用 

释放奴婢为平民的方式来解决,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事实上奴婢 

买卖仍在暗地里盛行,王莽也曾把获罪的数十万人没为奴婢。因此,人民的 

境况不但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反而更为悲惨。 

     王莽的王田制度和奴婢“私属”因遭到地主阶级的普遍反对而无法实行 

下去,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了事。公元 12年他就下诏正式废除了这项新制 

度,完全恢复到改革以前的状态中去了。 

     除了实行王田制度外,在经济方面,王莽实行的另一项变革措施就是实 

行“五均”、“赊贷”与“六莞”。 

     王莽在公元10年,为了救济天下老百姓,抑止豪强的兼并,下令实行“赊 

贷”、“五均”的新政策。 

      “五均”,就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工商业的经营生产并对全国的物价进行 

管理,其具体办法是:在长安、洛阳等五个城市,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 

西市,设令,各市有市长,令和长皆兼五均司市;各城市设交易丞五人,钱 

府丞一人;工业商业各行业,都要按其经营方向与品种向司市申报,钱府丞 

则按季度向他们收取工商税,各司市在各个季节的中间那一个月评定物价, 

规定好法定价格,如果市场价格超过了官定价格,政府就以官价强行收购货 

物,然后再以官价卖给老百姓。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官价,则让人民自由买卖。 

同时,对于老百姓卖不出去的粮食、布匹、丝绸、棉絮等,经过五均司市官 

考核以后,按本价收购,不让老百姓蚀本。 

     赊贷就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办理贷款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如果因为祭祀 

祖先,办理丧事没有钱,老百姓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给以贷款。这种贷款不 

取利息,期限分别为10天和3个月时间;如果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缺少资金而 

需要贷款的,也可向当地政府赊贷。它的年收利息不得超过10%,最低也不 

过3%。 

     六莞,指的是由政府官卖和管理的六种经济事业,即盐、酒、钱由政府 

专卖;铜冶钱布,官家铸造;名山大泽,官家管理;五均赊贷,政府承办, 

这些合称为六莞。 

     就理论和意义上说,五均和赊贷是应打击商人之囤积居奇的,从而有利 

于老百姓。可是王莽的政权基石是地主阶级,这就决定了其为大地主、大商 

人服务的本质。因此这些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不屑于王莽集团的另外 

一些地主、官僚和高利贷者,但政府作为支撑王莽政权的地主阶级的集中代 

表,却又对人民进行了集中的剥削。因为王莽政府通过由政府出面组织和管 

理各个行业,进而操纵物价和收取利息,加上当时政府不断改变货币政策, 

五均官对人民又大肆巧取豪夺,人民所受的剥削也就更加沉重了。更何况六 

莞中对山林川泽的管制和封禁,更使广大农民连从山林里、从水泽中获取一 

些维持生计之物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而且当时政府派去执行六莞的均是富商 

大贾,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这些商人以政府作后台,与地方官吏互相勾 


… Page 13…

结,狼狈为奸,利用平价政策,用低价收购老百姓生产的东西,然后到适当 

时机又用高价卖给老百姓。据说当时的物价飞涨,米豆等粮食二千钱一升, 

一斤黄金只能买五升豆子。因此这项政策也就必然引起全国人民的普遍反 

对,于是在公元22年,王莽派人下去巡行全国,宣布废除这项措施。 

     除了以上两项经济政策外,王莽又先后五次进行了贷币的改革。 

     西汉王朝自从武帝时开始,一直通行的五铢钱。王莽当政以后,认为钱 

币必须有主辅多种。 

     公元7年,王莽第一次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他下令改铸钱币,在当时 

社会上流行的五铢钱以外,又加铸了错刀、契刀、大钱三种货币。这些新币 

的质量,远远少于钱面所定之值,因此,民间大量地私自铸造,这种现象政 

府屡禁不绝。王莽政府铸大钱来套取五铢钱,让百姓交出黄金兑换,却又不 

给他们应得的兑换值。因此,这完全是对老百姓一种变相的掠夺。在这之后, 

王莽又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每一次都是以小易大,以轻换重,从而对人民 

都是一次新的搜刮,也使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结果是贫穷的人根 

本无法生存下去,富有的人的财富也无法继续保持不减少。 

     以上是王莽进行的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的同时,王莽还进行了政治上 

的变革。 

     公元12年,王莽下诏,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共1800个封国和相同数 

目的附庸国。全国受封的公候伯子男人数为796人,附庸国国君1551人,以 

后又以丰收的等级作为他们俸禄增减的标准。但是丰收的等级无法精确地加 

以确定,而官制又非常繁琐,因此有些官吏始终领不到政府的工资,他们只 

好利用各自的权力收取贿赂,从而使吏治败坏到了极点。除此以外,王莽又 

将西汉原有的103郡增加为125郡,县扩大为2203个,又更改了全国70多 

个郡的名称和一大半县的县名,有的郡名竟一年改了五次,最后却又仍旧改 

为原来的名称,这样就使官吏百姓们无法记住,因而皇帝在下诏书时,不得 

不在新名之下,又加上原来的旧名。 

     王莽时期的变革,很少有能够顺利执行的。大半都是半途而废。但也有 

例外,下面二项措施就是一直实行并在后代也保持了其精神与思想风貌。 

     一是修改了汉朝的度量衡制度。我国的度量衡制度,在秦时作了统一的 

改革,这时到王莽时期,又作了进一步的改革,这种经王莽改革过的度量衡 

制一直流行于后代。 

     二是王莽政府还规定:地主不耕种田地,任凭土地荒芜,要处罚三个人 

差役的赋税。城市中的民宅,不种树的,要处罚三个人缴纳的布匹。游手好 

闲、无所事事的人,要处罚一匹布。这尽管是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而制 

定的,可是从当时的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制定这样的 

政策,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王莽在进行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又大兴土木。他在长安城占地万亩, 

大修王家九庙。 

     同时,王莽还派官吏45人,分行天下,博采乡里淑女,选120名,送进 

宫中,以供其淫乐。 

     为了转移人民的不满,王莽还穷兵黩武,大派使节和军队分赴四边的少 

数民族,去宣示新王莽王朝的国威。这就引起了旷日持久、损耗巨大的对匈 

奴的战争。 

     王莽统治时期,正好是西汉的末期,当时社会各种矛盾都已日益暴露出 


… Page 14…

来并且日益尖锐起来,封建统治阶级正面临着一场深重的危机。当时许多地 

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希望进行一场变革来挽救封建统 

治的危机。这时,王莽作为一位政治改革家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王莽建立 

新朝后,即着手进行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 

限制,个人的阶级局限性,以及改革的走样及其执行不力,最后致使变革流 

产。王莽变革不仅遭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普遍反对,而且由于改革的措施 

实行中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与掠夺,因而也遭到了广大农民的反对。最后改 

革终遭失败,王莽统治晚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先后在东方、南方爆发,由 

于改革的失当以及王莽晚年的荒淫腐化,再加上对匈奴的战争,使王莽政府 

最后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了。因农民起义而起的刘氏宗室刘秀最后在中 

原的争战中打败其竞争对手,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东汉王朝,鉴于西汉特别 

是王莽时期的经验教训,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 

的政策,使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 Page 15…

                               东汉光武中兴 



     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夺了西汉政权,建立了“新”朝。 

     王莽是个政治才能很一般的人,但他却想成为尧舜禹那样的伟大帝王。 

当上皇帝不久,他就宣布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他的能力有限,加上国内从上 

到下的人民都不拥护他,所以他的改革很快就失败了。从此以后,王莽干脆 

破罐子破摔,只顾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不顾全国人民的死活。结 

果整个国家让他搞得乱七八糟,大大小小的官吏贪污腐败成风,老百姓的生 

活越来越苦。人们为了寻求活路,终于揭竿而起,拿起刀枪,发动大规模的 

武装起义,来推翻王莽的腐败统治。 

     王莽天凤四年(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