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智慧-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
1964 年新年刚过,周恩来正准备从阿尔巴尼亚出发前往非洲加纳访问。
1 月2 日,加纳发生了谋刺恩克鲁玛总统的意外事件。面临这突如其来的情
况,周恩来是否还去加纳访问呢?中共中央鉴于当时刺杀事件发生不久,情
况尚未完全摸清,十分关心周恩来的安全,不时来电报询问情况。恩克鲁玛
则估计,在加纳这么动乱的情况下,周恩来是不会来的。
然而,周恩来从政治大局着眼,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仍旧决定去加纳访
问。他派黄镇坐飞机先到加纳首都阿克拉向恩克鲁玛转告自己的建议:这次
访问免去一切礼节,总统不要到机场迎接,也不要在城堡外面举行会议和宴
会。黄镇还向恩克鲁玛转达了周恩来的问候。住在克里斯兴城堡里的恩克鲁
玛脸上贴着纱布,缠着绷带,他听了周恩来的问候和建议,内心充满了感激
之情。他没想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如此尊重一个小国,如此照顾别人的困
难处境。
周恩来到加纳来了。他是冒着风险来的,在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恩克鲁玛。
尊重、理解、不拘一格,周恩来这次对加纳的特殊访问是世界政治史上所罕
见的。这次访问效果非常好,影响非常大,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非
洲的形象。
反击卫边疆绿旗示友好——1962 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与战后交回缴
获物资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亚洲大国和古国。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建
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近代,两国人民都曾深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因而
一直相互同情和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获得了独立,中国得到了解
放。印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把建立和发展中印两同
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奉行睦邻政策的重点。但不幸的是,由于边界问题,
中印关系从50 年代末走上了曲折的道路。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传统的习
惯边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1911
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在会外,背着旧中国的中央政府的代表,同西
藏地方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画出的。这是英帝国主义利用当时中印两国
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强加给中国的,是非法的,历届中国政府从不承认。印度
独立以后,特别是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后,印度把它在东段的实际控
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地向北推进到所谓“麦克马洪线”附近;在中段和
西段,直到1959 年以前,除个别地点外,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基本上是
符合传统习惯线的。l960 年4 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机场发表讲话说:“目
前,我们中印两国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长期的经济建设。我们都需要和平。
我们都需要朋友。和平友好是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共同倡导了关
于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我们之间的一切问题没有理由不可以根据这些原
则,通过友好协商,取得合理的解决。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两国总理会谈,谋
求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的途径。这一次我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真诚愿
望来的,我衷心希望我们的会晤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能够产生积极的和有
益的效果。”在印度,周恩来与尼赫鲁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举行了七次会谈。
周恩来提出,为避免冲突,保持边境安宁,双方边境部队可以自双方实际控
制线各自后撤一定的距离,在边界上建立一个非武装区。印度方面没有接受。
周恩来又提出,双方的边境部队在全线停止巡逻。印度方面表示,在东段可
以不巡逻,但是在西段不提停止巡逻,而提尽力避免接触。周恩来代表中国
政府数次建议成立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委员会,但被印度方面拒绝。
周恩来访问印度后,中国政府本着睦邻友好和中央关于处理与邻国边界
问题的方针,与印度政府外交方面的交涉与斗争一直在进行着。同时,为了
避免边境纠纷的扩大,中国政府单方面执行在实际控制线本侧30 公里地区
内,不打枪、不巡逻、不狩猎,不越出边界活动警戒线的规定。
印度政府视中国政府的一切做法于不顾。从1961 年起,印度军队频繁地
发动武装进攻,不断向中国境内入侵,在东段已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在西段也陆续设立了43 个侵略据点。这些据点有的接近到中国哨所只有几米
的地方,有的甚至设立到中国哨所的后面,切断了中国哨所的后路。中国的
边防哨所与印度的侵略据点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边界已不是一条线了。印
度的气焰非常嚣张,想通过这种方式入侵西藏,迫使中国承认印度所谓的中
印边界线和“麦克马洪线”。
对印度政府在中印边境挑起的武装冲突,中国政府一忍再忍,命令我边
防战士不开枪,不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印度军队向我们进逼时,我们退让,
以期望印度政府能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解决两国
的边界问题。但是印度政府置若罔闻。1962 年9 月20 日,盘踞在非法的“麦
克马洪线”以北中国扯冬地区的印度侵略军,不断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武装
攻击,打死、打伤几十名中国边防人员。为此,中国政府先后向印度政府提
出了7 次严重的抗议,并要求其军队立即停止进攻。印度政府把中国政府的
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欺,无视中国的多次抗议和警告,恣意扩大侵略。10 月
12 日,尼赫鲁宣布,他已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他所谓的入侵地区“清除掉”。
17 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开始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遭到严
重伤亡。这就触发了中印边境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10
月20 日,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
周恩来于10 月24 日致函尼赫鲁总理,向他提出中国政府关于停止边境
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中国的这三项建议被
印度政府拒绝,并采取了一系列严重挑衅步骤。11 月14 日,印度军队再次
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坚决自卫反击。自卫反击战在党中央、毛泽
东、周恩来的领导下,很快就取得了胜利,中国边防部队粉碎了印度军队的
入侵,清除其设立的侵略据点,并追击到传统习惯线附近。
为了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
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并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中国政府于11
月21 日发表声明宣布:从次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从
1962 年12 月1 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 年11 月7 日存在于中印双方
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 公里: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虽然至今是在传统习
惯线以北的中国领土上进行自卫反击,但仍准备从目前的驻地撤回到实际控
制线,即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并且从这条线再后撤20 公里;在中段
和西段,中国边防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 公里;为了保证中印边境地区人
民的正常往来,防止坏分子的活动和维持边境的秩序,中国将在实际控制线
本侧的若干地点设立检查站。
声明发表后,周恩来即命令前线部队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其他军
事物资一一造册登记,并讲明,让印军打着绿旗前来领回。
为什么战败者不打白旗,而是打绿旗呢?周恩来自有他的考虑。打白旗
意味着投降,打绿旗则意味着和平。这场战争是印军入侵我国领土挑起的,
最终以我方自卫反击成功而告结束,让对方打着绿旗领回被缴物资,既是给
对方一个台阶,也是表明我们追求和平,愿与印度友好相处的诚意。由此可
见,中国始终以两国友好睦邻的长远利益为重。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1963 年2 月28 日,中国边防部队完成了主动后撤
的计划。这样,中印边境事实上不但实现了停火,而且实现了双方武装部队
的脱离接触。周恩来还指示,对死亡的印度军队官兵均按印度的礼仪进行火
化;对战争中负伤印军官兵给予医治;对被俘人员给予人道主义的优待,发
给路费、日用品、衣服;组织被俘的印军高级军官到内地参观、游览,让他
们亲眼目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1963 年4 月,中国方面宣
布释放和遣返全部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并归还在冲突中所缴获的武器、弹
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这样做,最初有些同志想不通,思想上结了疙瘩。是呀,为什么打了胜
仗,部队要回撤,为什么把已收复的被占领土又退回去,为什么缴获的武器
又还给印方?为什么。。
见此情形,周恩来就耐心地启发大家,要大家从全局、长远的战略上考
虑问题,要大家认真贯彻毛主席、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要大家以两国
友好睦邻的长远利益为重。他还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讲解停战、撤军、交还武
器弹药的道理,并责成前线作战部队做好下层官兵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周恩
来的循循善诱下,思想上有疙瘩的同志解开了疙瘩,提高了认识。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以周
恩来为首的中国政府为争取和平所作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
的各国人民的同情和称赞。反击卫边疆,绿旗示友好,体现了周恩来高瞻远
瞩、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战略眼光。
判清形势胸有成竹——1962 年处理卢绪章访英受阻问题
进入60 年代以后,中英两国关系渐渐开始修好。1962 年,发生了中英
两国政府处理中国外贸部副部长卢绪章访英一事的外交纠葛。周恩来在这件
事情的处理过程中统筹全局,胸有成竹,显示了非常练达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