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智慧-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开谈判。
重开谈判后,进展比前一段就顺利了。
在军事问题上,共产党重申了前面提到的缩编数目后,国民党方面表示:
全国整编计划正在进行,此次提出商谈的各项问题果能全盘解决,则中共领
导的抗日军队缩编为20 个师的数目可以考虑。至于驻地问题,可由中共方面
提出方案,讨论决定。双方还商定组成三人小组具体解决军队整编问题。
在解放区问题上,中共所提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共方面又提议:在解放
区重新进行县级民选,选出县长与县参议会;凡一省或一行政区有过半数县
已实行民选者,由县参议会产生省参议会,省参议会选举省长与委员,呈请
中央加委。国民党方面仍不肯同意。27 日周恩来又提出一个新方案:“暂维
现状,即现在各省政府所能治理之地,由省府治理之,省府不能治理者,由
解放区治理之。此一办法如只等尚不能同意,则最后之途径,只有交由政治
会议解决。”对此,双方仍未达成协议。最后,中共方面表示同意继续商谈。
在国民大会问题上,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周恩来声明:“中共不愿见因
此项问题之争论而破裂团结”。双方同意将此项问题提交政治会议解决。
对政治会议问题,双方意见虽略有出入,但基本接近。双方同意在结束
训政,实施宪政以前设政治会议,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及社会贤达推
荐代表出席,协议和平建国方案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鉴于谈判已取得进展,周恩来在10 月2 日会谈即将结束时建议:把一个
月来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其中总的方针、军事问题、政治会议问题等,或
已双方同意,或彼此意见接近,择其能发表者发表之,以解人民之渴望。国
民党代表表示同意。10 月5 日,周恩来将他起草的《会谈纪要》提交讨论。
这份《会谈纪要》写得很有特色:不仅把双方已一致同意的内容在文字
上确定下来,并且对没有取得一致的问题也分别说明双方各自的看法,在解
放区地方政府问题上还说明了中共方面先后提出的四种解决方案和双方目前
的争执所在,表明了继续商谈的愿望,双方就《会谈纪要》又进行了两次讨
论,并作了修改。但对《会谈纪要》在什么时候发表,又发生争议。这时,
进犯晋东南上党解放区的阎锡山部国民党军被解放区军民击败。毛泽东又提
出要返回延安。这样,在10 月7 日以后,同民党的态度又不得不缓和了下来。
10 月10 日下午,《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终于在曾家岩桂园客厅
内签字。当场签字的有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
中、邵力子。签字后,请正在桂园二楼的毛泽东下楼,和在场者一一握手。
12 日,《会谈纪要》由国共双方加以公布。
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经过周恩来的
不懈努力,终于产生了。
这个文献的意义何在?毛泽东10 月11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
“这个东西,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
上未有过的。第二,有成议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周恩来在第二年
也说过:“我们并不因为蒋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中
同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国民党虽背叛
了协议,但他还不敢放弃党派协商。”重庆谈判所达成的协议,也有力地推
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政治协商互谅互让——1946 年1 月出席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曾商定于1945 年11 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然而,
蒋介石未及《双十协定》的墨迹干净,就迫不急待地撕毁了它,在重庆谈判
后继续调遣大批军队向华北、东北进兵,进犯解放区,挑起内战,致使政治
协商会议根本没有条件召开。
及至1945 年底,由于解放区军民坚决击退了国民党的军事进犯,取得了
自卫战争的重大胜利;又由于国统区广大人民反内战、争民主、反对美国干
涉中国内政的运动走向高潮,这就使蒋介石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在政治上陷
于异常孤立。与此同时,国际上也出现反对中国内战的强大舆论:12 月15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表示赞成中国“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
表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12 月27 日,莫斯科苏美英三国外长
会议发表公报,也指出“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以及内部
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
中国共产党适应形势的发展,12 月16 日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出席政治
协商会议的代表团到达重庆,并提出立即无条件停止内战,用政治协商办法
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三项提议,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
在这样的形势下,蒋介石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于1946 年1 月10 日签
订停战协定,颁布了停战令,并于当天上午在重庆正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出席会议的代表国民党8 人,共产党7 人,民主同盟9 人,青年党5 人,无
党派社会贤达9 人,共计38 人。他们实际上代表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左、
中、右三种力量。
蒋介石在开幕辞中宣布了包括各政党有合法地位在内的四项诺言。周恩
来在开幕式上致同。他说:这样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上还是
创举。政治协商会议,就是要请各党代表及社会贤达一起来订出如何实现政
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作的方案。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之上,
实现各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合作的举国一致的政府。于此,人民权利和党
派合作更是目前急迫待决的问题。中共代表团愿以极大的诚恳和容忍,与各
党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事,努力合作。
怎样才能开好这次会议呢?周恩来在12 日的会议上回顾国共会谈经
过,总结了四条值得今后重视的经验教训:“第一点,要互相承认,不要互
相敌视”;“第二点,要互相商量,不要独断”;“第三点,互相让步,不
要独霸”;“第四点,要互相竞赛,不要互相抵消”。周恩来语重心长、入
情入理地对这四条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接着他以加重的语气说道:“以上四
点,是从九年来双方商谈中得来的痛苦经验与教训。虽似泛论,但很希望各
位先生和全国人民了解。这是一种由衷之言,我们诚恳希望在这次政治协商
会议上,能够认识到这方面。”
从14 日起,大会依照改组政府、施政纲领、军事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和
宪法草案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改组政府和施政纲领时,董必武系统地阐明包括和平建国、结束训
政、制定宪法等在内的十项主张。周恩来在发言中,谈到保障人民基本自由
权利问题时说:“蒋主席在本会宣布的四项主张,我们非常拥护,全国人民
迫切希望全部实现。有些事情当然要有步骤,但放人这件事立即可做。”他
特别提到要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指出九年前的西安事变“为尺族产生
了惊天动地的团结抗战。若没有他俩人的赞成,也不会有民族复兴节那天的
欢欣。”“要是张、杨两先生释放了,西北与东北父老乃至全国人民,谁不
欢欣?何必不做?给人民自由,只有对国家有好处、望政府当即立断。”经
过同国民党多次交涉,并以中共释放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为条件,1
月22 日廖承志获释,周恩来前往迎接。3 月4 日,失去自由长达五年的叶挺
也被释放,他在第二天就致电中共中央要求入党,中共中央立即批准了他的
要求。
讨论军事问题时,周恩来提出了12 条建议。他说: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
家化要同时实行,不能认为先有军队国家化,然后才能政治民主化。“军队
是从人民来的,只有军队能真正保护人民利益,才能保护国家,才能保护民
族。”他表示:同意成立一个委员会,执行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同意全国
整编与大量裁兵的原则,凡是抗日有功的军队,应该一面承认,一面整编;
要改革军队的制度与教育;地方治安应由地方的保安队或自卫队负责维持。
讨论国民大会问题时,邓颖超报告了中共的基本主张:“(甲)改组后
的国民政府应负责协同政治协商会议商定中国民主宪法草案及国民大会选举
法、组织法,并立即根据新的选举法,进行选举。(乙)确定在本年内召开
有各党派参加的自由的普选的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井依据宪法成立正式的
民主联合的国民政府。”周恩来在第二天的发言中指出了国大旧代表的不合
法性,我们当然不能承认,他又说“但如果一切问题都已解决了,只剩下这
个问题未得解决,是否为了这一个问题我们就要与政府党分裂呢?当然不
能。”“又不承认旧代表,又不要分裂,那么这不是很困难么?当然是困难
的。既是难题,就要找出路,就要在许多问题上找政治民主化的出路。”“如
果在苦干别的问题上都有好的民主的出路,那未,对于这一件违背民主的事
情,人民或者还能谅解。”当时民盟的代表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不肯让步,周
恩来又劝他们不要为着这个问题,而把当前为和平、民主和统一而召开的协
商会议弄破裂了。
讨论宪法问题时,吴玉章代表中共说明了对宪法原则的看法,着重提出
了保障人民权利、中央与地方权限、地方制度和确定国策。
这五个问题,经过大会广泛交换意见后,交付小组讨论。尽管各方的意
见很不一致,曾引起激烈的争论,但经过10 多天分组研讨,终于先后在不同
程度上获得了协议。1 月27 日,周恩来从重庆飞回延安。在当天参加的中共
中央书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