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丽江的日子 作者:文泉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觥N医辛艘涣境鲎獬担北嘉液屠段跛〉牡胤健U庖淮危以僖膊荒芄淮砉耍冶匦刖】斓睦肟本S谑牵抑苯勇蛄说碧斓姆苫保屠段踝苫赏鼋5狈苫迳显葡龅氖焙颍倚诺囊豢判闹沼诼涞亍U庖淮危钦嬲睦肟本┝恕!�
二十一
9
抵达丽江的那个清晨,天空正飘着迷蒙的雨雾。已经是暮春时节,丽江进入雨季。古老而沧桑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打磨的油光可鉴,可以清晰的映出游人的身影。尽管下了雨,但街上依然行人如织。五颜六色的雨伞像盛开的鲜花,五光十色的民族服饰,再加上纳西人户户门前有花盆,俨然是一个花的海洋。也有小资一族,绝大多数是时尚女性,没有撑伞,光着脚走在青石板路上,步履轻盈而缓慢,她们的发髻上已经缀满了如珍珠般的雨露,而她们的脸上挂着满足而闲适的微笑,而她们的眼睛里却隐含了一股忧虑的风情。
蓝熙问我,这是我第一次来丽江,丽江真的像很多人说得那般美好吗?
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也许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丽江,就看你怎么看了。就像我不喜欢北京,但是喜欢北京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我的母亲。喜欢一个城市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靠的是一种感觉。
到了古城入口,我和蓝熙与所有从外地来的游客一样被工作人员收取了30块钱的古城维护费。我苦笑了一下,把钱递给了工作人员。十年前,我可以在古城自由的出入,因为我就是丽江人,而现在我的户籍上却写着“北京人”。
蓝熙说,娜姐,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我说,我们先找个旅馆住下来,明天再去泸沽湖。
来到最热闹的四方街,自古以来的贸易聚集地。此刻,天已放晴,天空那种纯蓝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中。四方街上,来往人流、车马穿梭如织,四面八方楼铺林立,铺中出售闹竿、戏具、花篮、画扇、铜器、银饰、项链、佛珠、葫芦,蜡染布、纳西土布、陶制品、皮革,更有珠翠冠梳、销金彩缎、犀钿漆窑,无所不有。街上有几处杂耍艺人,花弹蹴鞠、踏滚木、水傀儡、吞刀吐火,围观者里外三层,喊声震天。
我们所入住的四方客栈是由纳西民居改建而成,客栈门前就是穿城而过的玉泉河,有河自然有桥,是那种小巧玲珑的只有一个拱的石桥。四方客栈是典型的纳西建筑,有着丰富而美丽的表情的建筑精灵,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客栈四合五天井; 四栋楼房一个院子;加上四个漏角而成。客栈的每一间屋子的门楣窗棂上都有精美的雕刻;如“鹿鹤同春”、“喜鹊争梅”等。院子里有用碎石条铺设的地面,植有时花闲草、各式盆景。客人可以在院子里洗衣服、晾衣服,闲暇之余,躺在温暖的阳光下,躺在舒适的摇椅上,心旷神怡。
四方客栈的老板娘热情而大方,用不太地道的普通话对我们说,双人间住一晚60块钱。老板娘一边领我们上楼,一边饶有兴致的为我们介绍纳西人对房子的追求。老板娘说,一个纳西人,可以忍受毕衫褴缕,可以忍受粗茶淡饭,却不能忍受没有一幢像样的房子。如果这个人一生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会别当地人嘲笑,认为他没有出息。因此,每一个纳西人会把几十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用来修建房屋。
我和蓝熙就这样在四方客栈住了下来。中午的时候,我和蓝熙出去吃饭。下楼的时候看见老板娘正在打理院子里的盆景。老板娘看见我们,直起身子,和我们打招呼,出去啊?
我笑着说,对呀,肚子饿了,出去吃点东西。
不愧是生意人,老板娘赶紧说,我们这里也有饭,我们这里比外面便宜多了!
我说,是吗?谢了,老板娘。我想领朋友去外面尝一下丽江小吃。我们晚上在你这里吃吧!不过你要给我们打折喔!
老板娘笑得合不拢嘴,那敢情好啊!放心吧,姑娘,一定给你们打折!
由于汇集了纳西族、普米族、摩梭族、白族、彝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丽江的小吃名目繁多,看得你眼花缭乱。
首先我带蓝熙去喝酥油茶。酥油茶是丽江纳西族、摩梭人、普米族主要的茶饮料,每天早晨起床后,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烧开水,打酥油茶,这已成了他们多年来的习惯。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酥油茶即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的饮品。我以为蓝熙会喝不惯,叫她在茶里放些冰糖或者加入牛奶,可是我却忘记了蓝熙的家乡在中甸,那里也盛产酥油茶。蓝熙说,她以前在家的时候几乎天天喝酥油茶,酥油茶对皮肤和减肥都有很好的功效。
蓝熙喜欢丽江五颜六色的小果子。在古城散步时,碰到一个纳西妇女端着个竹篾编成的小簸箕,簸箕里装着不多的小樱桃,纳西妇女小心翼翼的说,很好吃的,买吗?有着长梗、花生米大小的小樱桃煞是可爱,透红的樱桃肉,饱满成熟,红润诱人,蓝熙捏一颗放进嘴里,好吃。于是买了半斤边吃边走。不多时,蓝熙在另外一个纳西妇女的竹篓里惊喜地发现了一堆小槡梓,一串串紫黑色的小槡梓,圆溜溜的,上面还落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
我说,要买吗?看来你很喜欢这些酸甜酸甜的小果子啊!
蓝熙不好意思的说,不了,已经有了樱桃了。酸果子不能够吃太多。呵呵。
这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我一看是母亲的号码,知道她又要发疯一般的找我回去了,于是马上把它摁了,接着又打来一个,是我家里的电话号码,我又摁了。那边似乎不死心,又打来一个,这回是王吕仁的号码,我索性把手机关了。
二十二
我对蓝熙说,我要去换一张本地的卡,免得我妈他们骚扰我。走到一个报刊亭,买了两张动感地带的卡,老板说,我运气好,这是最后一对情侣卡。我说,我又不是买给我男朋友的!然后,随便抽出一张卡递给蓝熙,把你的也换了吧,手机漫游太贵了!蓝熙要给我钱,我把钱塞进她的包里,等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然后,我问蓝熙,你的手机号码是存在卡里还是存在手机里?
蓝熙莫名其妙的看着我,娜姐,你问这个做什么?我的手机号码不多,就存在手机里。
于是,我没有经过蓝熙的同意,拿过她的手机,找到我母亲的号码,按下了删除键。
蓝熙惊讶的说,娜姐,你这是干什么?你真要和你母亲断绝关系吗?
我停了一下,缓慢而又坚定的说,蓝熙,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只是想让这个号码以及拥有这个号码的人不要再来打扰我。
蓝熙低着头,若有所思。
接下来,为缓解氛围,我拉着蓝熙的手去大石桥吃黄豆面。黄豆面被称作是“丽江第一面”,半透明的面条加上很有滋味的汤,再加上黄豆、葱、辣椒、油和香醋,味美清爽。黄豆是炸过了撒在煮好的面上的,吃完面嚼黄豆,黄豆还是脆的。结帐的时候,我们向老板打听黄豆面做法,老板诡秘一笑,说,这是商业秘密,不可奉告。
吃完黄豆面,我们又去吃丽江最著名的风味小吃“鸡豆凉粉”。鸡豆是丽江特产,远销东南亚各国。将鸡豆泡透磨细过滤成浆,然后煮熟为灰白色,倒入各种容器冷却成形,便是鸡豆凉粉。丽江鸡豆凉粉除凉吃外,可热吃。因为现在还不是酷热季节,我和蓝熙就要了两碗热粉,方正的粉块在平底锅两面煎黄,加上麻、辣、酸等佐料,一碗下肚,吃得我们满头大汗。
吃完鸡豆凉粉,蓝熙说已经很饱了,没有战斗力了。我说,不行,还有很多小吃还没有尝呢!于是我硬是拉着她,把丽江的粑粑、米灌肠、小锅米线、坨坨肉等小吃都尝了一个遍,当然都是浅尝辄止的,否则我们俩的肚子真要撑破了。
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痛快的吃东西了,我和蓝熙在大石桥上休息了一会,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丽江酒吧一条街。来丽江不逛酒吧就等于去北京不登长城。丽江的酒吧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不追求奢靡豪华,最讲究特色品味,任何一座简陋的小屋都可以成为酒吧,甚至连牛棚也可以成为酒吧,关键是要看酒吧的主人如何的独具匠心。
你可以大胆的想象,不要担心你的创意没有人欣赏,丽江汇聚了大量的艺术家,诗人、作家、画家、摄影师、建筑师等等,他们当中总会有人欣赏你的艺术。丽江的酒吧所有的图案、文字都出自手工,酒吧门前悬挂大红灯笼和黄灿灿的玉米。几乎所有的丽江酒吧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酒吧的主人都是不同寻常的人。
我们现在要去的酒吧叫自由公社。十年前我在丽江的时候常常逃课来这里泡吧,对于一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女孩,经常泡在酒吧是很危险的,也因此结识了自由公社的老板——阿超,一个从台湾漂洋过海来的男子,因为爱上了一个纳西女子而留在了丽江,只可惜纳西女子早已名花有主。
在丽江,像阿超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在这里寻觅着自己的事业或者爱情。十年前,阿超是一个帅气开朗的小伙子,那时候,不管男女老少都叫他阿超。阿超很热情好客,空闲的时候,他会教客人说一些闽南话,或者说一些台湾的风俗趣事给客人听。那时候,我常常来酒吧向阿超倾诉我的苦闷,倾诉我母亲对我的压制与管束,当然我也会讲我和扎西之间的故事给他听。那时候,阿超二十五六岁,像一个大哥哥一般对我进行开导,他幽默的话语、搞怪的动作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离开时,我的心情好多了。
起初喜欢自由公社,是因为它的名字,也许是我太渴望自由了吧。后来也喜欢它的风格,它是一家比较另类的酒吧。酒吧的布置简洁明快;通间不加修饰的木质、以及大幅的落地窗;迎着河水;给人非常自由和舒适的感觉。酒吧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