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洗天下 作者:醉虎(起点vip2013.06.30完结)-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力,除了其背后有一些因素在推动以外,很大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北都日报》的这个特约评论员实在是太有名了——张行江——全国最著名学府燕都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海归的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担任多个政府政策研究咨询部门职务,国内主流经济学家的代表性人物……
要论曾醉在燕都创建伏羲公司,接手龙烈血交给的“ZH国经济安全”的这个重大隐秘的课题研究以来,有哪一个名字出现在曾醉面前的频率最高,这个“张行江”的名字应该排在第一位,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担任着的众多职务,和他拥有的广阔的话语空间与话语平台,这个人对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可以从原始人发明工具的事例中得出穷人是自由经济最大受益者的结论,也能从一两个国有企业的困难局面中得出国企都是社会“负资产”的结论,从而提出“国企都是包袱,就算是贴钱,政府也应该把这个包袱全部甩给外国人”的解决国企困境的良策;更能在看了两眼国有银行的存款以后,就能开出拯救ZH国经济的,“实施教育产业化,大幅提高ZH国老百姓的教育支出,让老百姓代替国家出钱办教育,能有助于拉动内需和消费”的绝妙药方……
这个张大学者的口头禅是——“要和我讲经济学,你还不够资格!”
现在,这个张大学者又提出了“一家人”的金融开放理论——越开放越安全,让外国人变成自己人,哪里还会有危险呢?
……
曾醉对这个人实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到这个人曾在燕都大学经济学院的办公室里讲过几句什么样的“狠话”都一清二楚——伏羲公司现在的好几个专职研究员,以前就是燕都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因为他们曾在学校发表过对张大学者的一些观点的质疑或对张大学者的教学管理提出过一些批评,就被张大学者一句话给赶出了经济学院。其中一名研究员对张行江的评价曾经深深震撼过曾醉,那个研究员曾很慎重的对曾醉说起过张行江——“我不知道他这个经济学院的院长和剑桥的经济学博士是怎么来的,我和许多教授都发现,这个以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自居的张行江,除了一些时髦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以外,作为一名专业学者,他在经济学上的基本素养,匮乏得让人吃惊!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在学院里,遇到任何学术上的分歧,这个张行江从不与他有分歧的人进行公开的辩论,他的惯用手段是利用权力打压不同的声音……”
一个张行江还不足以让曾醉有什么危机感,曾醉的危机感,来自于张行江在《北都日报》发表这一系列文章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两只看不见的巨手的凶猛博弈,这种层次的博弈,就像小说中描写的绝世武林高手过招一样,外人看不出名堂,但在绝世高手所能感受到的那个层次,每一秒钟,都是惊涛骇浪般的汹涌与危险。
11月底,那个人在翡冷翠出招了,在翡冷翠政府与YN省政府签署的诸多合作协议和文件中,那份《双边金融对等开放协议》所引起的一连串联锁反应,毫不夸张地说,就像一颗原子弹一样,一下子就把国内许多对此敏感的神经震得找不到北。YN作为国家级改革实验区与翡冷翠签署的这一个协议到底意味着什么,许多人都心知肚明——你想在我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你就必须让我在你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什么位置,我的位置由我的能力和意愿来决定,我的位置决定你的位置!这种公平的金融游戏规则的确定,对许多人来说,那是他们绝对不想看到的。
对身在燕都的曾醉来说,在翡冷翠政府与YN省政府签署《双边金融对等开放协议》的消息传到燕都——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以后,围绕着这个协议,那种风起云涌的感觉,真是让人有些心惊。
在国内的一些媒体还在热烈讨论着这个协定的时候,就有银监会的官员对媒体说了话——“YN作为一个省,又是国家的综合改革实验区,它与翡冷翠签署的这个协议,本身就有‘试验’性质,这是一种改革,更是一个试点,既然是‘试验’,那就是还不具有推广基础的事,其中的好坏利弊我们还要细细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嘛,先探探路,现在下什么结论还为时过早,国内有国内的特殊情况,将来要怎么样还说不定,其他地方也不会盲目照搬照抄YN的经验……”
这边银监会的官员刚刚讲话完毕,12月8日,那边申海的一家小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质疑翡冷翠银行的资质,甚至在文章中用很“含蓄”的语言暗示翡冷翠银行在国内的业务扩张可能是在帮助金三角的毒枭们洗钱——这件事很有戏剧性,一直在关注着事态发展,有着特别消息渠道的伏羲公司第二天就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也不知道塔甸联邦驻国内的外交机构为什么对申海那边的消息那么关注或是那个小报活该倒霉,就在那篇文章发表在申海的那家小报的第一天,塔甸联邦驻ZH国的大使馆就向国家的外交部门提出了严重的抗议,抗议的理由很简单,翡冷翠银行是受塔甸联邦政府承认的合法银行,ZH国的国内媒体竟然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用极不负责的语言“侮辱”塔甸联邦的合法银行是为毒枭洗钱的机构,这根本就是对整个塔甸联邦的侮辱与诽谤,是对塔甸联邦国际形象的侮辱与诽谤,是对塔甸联邦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这样的行为必然对两国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造成重大损害……
第474章 看不见的较量(二)
……
在ZH国这样一个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国家里,任何事,一旦扯到“外交”这两个字,那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
就在申海那家小报发表那篇文章的第一天,国内许多媒体还准备转载一下,当天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紧急通知就下来了,禁止各地媒体转载,申海那家小报被勒令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向翡冷翠银行道歉,小报的主编和发表文章的记者随后都被撤职……
国内围绕着那份《双边金融对等开放协议》所激荡的暗流,在申海小报事件之后顿了一下,但也仅仅只是顿了一下而已,仅仅几天过后,更汹涌的一波暗流就在更大的范围内澎湃了起来!
ZH国银监会在12月10日上报国务院,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国外银行这几天纷纷提出了经营国内货币业务的申请,并加大了公关力度,而银监会似乎也有意选择其中的一家作为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行试点……
12月12日,以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为名,国家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了一部名为《辉煌二十年》的专题片,在这部专题片中,国内的一个个主流经济学家纷纷粉墨登场,大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思想的ZH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转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辉煌二十年》似乎成了一颗信号弹,就在《辉煌二十年》在国家电视台播出以后,全国各地以各种名目繁多的诸如“纪念”“献礼”“回顾”“展望”等形式对ZH国经济所取得成就的赞歌开始轰轰烈烈的唱响……
12月14日,由多家国有重量级企业赞助,国家电视台和申海卫视等诸多国内知名媒体共同举办的“ZH国二十年改革功勋人物评选”活动拉开了序幕,以张行江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有数人入选……
12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为——《知识精英正在托起ZH国巨人》,仅仅隔了一天,已经有“嗅觉灵敏”的国内媒体开始转载刊登华尔街日报的这篇为ZH国的知识精英,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精英们“披红挂彩”的文章。
12月17日,刚刚在“ZH国二十年改革功勋人物评选”活动中出尽风头的国内著名主流经济学家张行江又接“喜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其“杰出成就奖”(Fellow)……
12月19日,张行讲开始在《北都日报》上发表《坚定经济转轨决心,继续把改革向金融等领域纵深推进》的文章……
一般人可能无法“读懂”这里面的文章,但对曾醉来说,这文章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一股已经形成一张铺天盖地般的巨网的能量,却不得不让身在局中的他第一次感到有几分心悸,这也是他今天来银溪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股巨大的,连接内外,通天彻地无孔不入的能量究竟想要些什么呢?曾醉曾细细思索过这个问题,然而答案却让曾醉流了一身冷汗——那股能量想要的是垄断今天ZH国改革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在一个空旷的挤满人的房间里,什么是最可怕的?只有一个声音那才是最可怕的——然而,许多人甚至没有发现自己正在走进这样的一个房间中……
在《北都日报》在另一个版面上,今日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美国强生公司用16亿元收购燕都日化的文章,燕都日化被美国强生收购以后,意味着ZH国民族企业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全军覆没,细细咂摸着这里面的味道,看着报纸上一个商务部研究员喜气洋洋的面孔和“欢迎外国公司来ZH国并购企业的”豪迈宣言,不知怎么地,曾醉突然感到一阵刻骨的寒意,就像身旁的车窗突然消失了一样。
……
前排司机的话把曾醉从沉思中拉了过来……
“曾总,您确定是银溪路九号吗?”车已经行驶到了银溪路,看着路两边那些高大森严的门楣和路上一辆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高档轿车,深知这里是什么地方的司机都变得有些心虚起来,再次向曾醉确定了一下此行的目的地。
“嗯,就是银溪路九号!”曾醉肯定地点了点头,把搅得他有些心绪不宁的报纸丢朝了一边,再次摸摸身旁的那个公文包,心情才平复了一些,公文包里,伏羲公司的那份关于ZH国经济的研究报告正安静地躺在里面。
……
银溪路九号里面的一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