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

第353章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353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成为第一假想敌。无论是陆海军的建设,亦或是后备役的建设,以及列入议程的“机动警察建设”,都是针对一假想敌。

    见大帅沉默不语,作为曾经的留美幼童容尚勤生怕其惜财而少派留学生似的,连忙解释道。

    “大帅,这派出国不同,月给费自然不同。以英国为例,这年给费虽说有192英镑之巨,扣除相应学费之外,每人每月生活费,不过五英镑左右,虽每年60英镑生活费于英国足够普通家庭养家糊口,但考虑到学生需要购买书籍,旅行以及试验等各方面的支出,每年60英镑已经颇为紧张了!”

    在制定留学经费的问题上,容尚勤先后对多个国家进行了仔细的调查。每一个派出国的月给费,都是极为准确的。虽说学费一般都是由相关的管理机构与留学生所在学校直接结算,但因需要对留学经费实施预算,所以就对留学各国制定了统一的给费标准,这一标准中包括有学费,而各校之间的学费或者有多少,但学生的生活费却是一致的。

    “鹤兰,留学本来就是一个耗费颇多的事业,自然就不能省钱,更不能为了省钱,而千方百的压缩开支,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专心致志的学习,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瞧着这位有过留美经历的教育部长那副紧张模样,先前思索着俄罗斯问题的唐浩然则笑着说道。

    “我看,这份预算罗列的还不够详细,比如学生的治装费问题,嗯,还有给予学生的体恤费,留学海外的学生众多,难免有生病或病故海外的情况发生,生病的治疗费如何负担?如若留学生于海外病故,相应安葬或者运柩回国的费用,这些都要有相应的方案……”

    话声稍顿,对于花钱唐浩然并不担心,在这个时代,欲实现“富国强兵”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知识于世界,必须要向海外派出留学生,在历史上,如果没有日本数十年如一日的向欧美派出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又岂有日本从列强口中的肥肉摇身一变成为列强之一。

    正因为早在两年前,唐浩然便制定了相应的留学计划,但因为资金,尤其是人员的制约,使得直到现在,在十余所同文院校的努力下,才筛选出这么千人的留学队伍,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有相对扎实的外语基础以及数学基础。

    “既然我们要办留学,就不要害怕花钱,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周全,毕竟……”

    看着容尚勤,唐浩然把话峰一转。

    “我们不是满清,不是只把一批人送到国外留学,然后便停下了,现在我们的大学正在的草创之中,包括同文学院在内,与其说是大学,倒不如说是专科学校,即是如此也是不合格的专科学校,正因为高等人才的不足,我们每年才要花费数百万元聘请海外的教授、学者,就像同文学院的经费,60%是教授和学者的工资!”

    感叹着引进“外国智力”昂贵之余,唐浩然又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才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我们的大学尚有不足,那么就把人派出去,派到欧美的大学中去留学,今年我们派出的是1032人,明年我们可能要派出两千人,后年可能会是三千人,几年后,我们甚至会上万人的派出……”

    历史告诉唐浩然智力资源能够自给直接决定了的国家的未来,而欲解决智力不足这一困扰中国近代百年的问题,只有一个解决之道,那就是不断的派出留学生,通过大量派出留学生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对于留学生的派出,唐浩然正是意欲通过大规模派出留学生,以尽快实现智力上“自给”,而不像现在这样,智力严重依赖“外援”。

    “五六年后,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就能取代一部分雇佣的外籍人员,十年后,现代智力匮乏的局面将会得到缓解,健全的自我培养体系将会建立,到那时,我们才真正为成为强国打下第一块坚固的基石。至于所谓的工厂……相比于人才。不过只是辅助罢了!”

    这个时代所有的西方资本家都是逐利的。他们会把最优秀的设备以至专利卖给外国,因此工厂只要有钱就能建起来。但是没有人才,谁来建设工厂、管理工厂呢?

    而这正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人才,以至于工厂管理像是衙门,工厂生产则完全依赖西洋技师,甚至即便是那些西洋技师亦大都是外行技师,生产出来产品完全不甚适用。

    即便如此,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几十年间所裱糊的那点窗户纸。在百年后竟然让许多不明就理的人感叹“我大清的开化”,“我大清的文明”以及“工业发达”。

    可实际上那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甚至就连城堡都谈不上。只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所造出的那些证明着“我大清工业发达”的武器,不过只是劣质而又无法标准化的“作坊货”,正如某个特殊时期那些所谓的“献礼车”、“献礼飞机”一般,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而“我大清”的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等局厂制造的“争气炮”、“争气枪”,甚至连他的创办者——李鸿章自己都不用,北洋陆水师更是全用洋货,而那些所谓的“争气炮”、“争气枪”往往只是用来打发穷省防军。纵是如此因枪炮不堪使用,退货亦是经常之事。甚至为穷省所拒。

    是导致了这一切?

    是机器不够先进。所以生产不出性能优良的武器?当然不是,实际上无论是江南制造局也好,金陵制造局也罢,以及汉阳兵工厂,他们的生产设备至少在当时使用的都是英国或德国制造的先进设备,可就是这些使用着先进设备的工厂,却生产不出合格的武器。甚至完全是在浪费生产原料,生产许多价格昂贵、质量低下,且不适应现代战争的武器。

    究竟是导致了这一切?

    正是人才,正是人才的匮乏导致了直至江南制造局建成半个世纪后,其仍然未能发展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兵工厂,仍只是一个“工厂式的作坊”。也正是人才制约了洋务工厂的发展,无念经是江南制造局也好,亦或是规模庞大的汉阳兵工厂,人才是其发展的瓶颈,即便是少数几名技术人员,亦无法改变其整体上的人才匮乏。

    在许多情况里,各个工厂里的领班和工人都不了解进料和生产机具的正常运作速度,因此机具常常没有被利用到极至。连最基本的技术工人尚不合格,更何况是其它人才!

    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深知在过去的两年间公司以及府中的发展一直制约于智力资源不足的唐浩然,自然将如何培养人才作为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现在自然也不例外,甚至相比于过去又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因为现在他不需要再去考虑是培养朝鲜人还是中国人的问题。

    “现在……”

    话声稍稍一顿,从思绪中回复过来的唐浩然,从窗上的雪茄烟盒中取出一根雪茄烟,然后把烟头切掉,现在唐浩然已经将吸烟的习惯改为抽雪茄,在雪茄烟点着之后,房间内顿时弥漫起一阵雪茄的香味。品味着雪茄的香味,唐浩然将视线投向窗外,

    “鹤兰,有一些人看不清教育部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今后每年总督府的财政支出的20%用于教育,实在太多了……”

    视线始终在窗外的唐浩然唇角微扬,确实有些太多了,以明年的预算为例,教育经费足有700万之多,以东北的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多达一元以上,而这仅仅只是总督府提供的经费,如果叠加省级30%,市县乡50%的地方支出,人均教育经费将超过1。5元,这无疑是许多人无法理解,尤其是在总督府财力本身就不宽欲的情况下,支出上千万元的教育经费是否适当。

    但无论他们是否理解,他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人才资源的匮乏制约着政治经济军事工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所以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支持,而在支持之余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留学计划,军令部有向德法英美派出军事留学生的计划,至于总务、民政等各个部门也都有类似的专业留学进修计划。

    在中国被满清奴役两百余年后,相比于西方,中国的落后是全方面的,非但要向西方学习军事、科学,甚至就连最基本的民政市政管理都需要向西方去学习,以改变中国官府以百姓为鱼肉的传统施政方式,并将现代市政管理理念引入中国。

    全面的学习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大量派出留学生的必然,至于在未来的十几年间这些留学生会把中国带往何处,并不是唐浩然所需要考虑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对留学国充满好感的留学生把持政局是一个后世国家在近现代社会崛起时,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的事情,至于会带来后果,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中国需要的是抓住最后的机会把历史欠帐找回来!

    “可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在教育上的历史欠帐,足有两百年之多,还记得东亚日报的《临床建议》一文吗?”。

    面对大帅的询问,容尚勤立即想到了那篇轰动一时的文章,自然也知道大帅所指的答案。

    “求知识于世界,挽文明之沦丧以为正道,正规学校之教育最大量、补习教育最大量、幼儿园最大量、图书馆最大量、读报社最大量。”

    不过没有人知道那篇《临床建议》是何人所作,而以容尚勤看来十之八九是大帅所做,因为即便如他一般有过留美经验的,亦难以理解大帅对教育的那种近乎偏执的重视,而在这一方面那些日裔学者官员反倒能与大人取得共识。

    “对,表面上这一《临床建议》,是为了恢复民族元气,可实际上,却是残酷的现实要求,现在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各国之间激烈地位角逐,表面上看似军事实力的竞争,但实际上军事实力又是建立在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基础上;而归根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