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工业帝国 >

第401章

重生工业帝国-第401章

小说: 重生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公司他还没有全部的巡查完毕,在参观了最新的发动机制造中心,还有电池研究所之后,今天他的主要视察对象是,位于公司的研究院区域西北角的那栋大楼,那栋大楼正是隶属于华阳精工的机床研究中心。

这个中心自从交给张海南打理之后,金小强已经有段时间没来考察过了,上次来这里考察的时候,还是张海南和自己汇报说他们已经搞定了一部分的机床刀具的时候。

现在这些机床的刀具,在市场买的非常的火爆,给刚刚成立的华阳精工带来了不少的利润,甚至光是这些机床刀具所带来的利润,就已经有些药超越华阳精工旗下其他的变速箱零部件带来的利润的意思。

现在在市面上的机床刀具供应商就那么几家,也都是属于国际机床生产加工业巨头的下属企业,德国的DMG的到家一直买的是天价,除了德国自己本土的企业之外,要是没有特殊的加工需要,世界其他各国的企业,根本就不愿意买他们的刀具。

在国际上倒是日本的马扎克的刀具也买的非常的不过,价格相对适中,质量还有保障,算是为马扎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就是美国的ABM的刀具,日本天田的刀具,在市场上也都买的不错。

但是他们之所以买的不错的最主要原因,也还是因为他们的机床加工刀具的价格和德国货比起来够便宜。

但是自从有了华阳精工这么个搅局者出现之后,这几家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华阳精工在刚开始往外推销他们的刀具的时候,还真是有些困难。

毕竟年初的时候华阳精工才刚刚成立,技术水准到底如何谁也说不准,后来要不是朱俊希靠着他和南阳机床厂,还有大连机床厂的老关系,硬是推销了一批刀具出去之后,这华阳精工的刀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打开市场,还真是令人怀疑。

不过还好,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华阳精工推出的刀具,在经过南阳机床厂,还有大连机床厂的验证之后,很快就获得了国内机床厂家的肯定。

并且因为价格的优势,很快就接到了来至全国各地的订单,而且随着试用过华阳精工刀具的企业的反馈和口口相传,他们的刀具是越卖越火。

毕竟占着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本土优势,华阳精工的机床加工刀具,很快就赢得了本土消费者的喜爱。

品质完全不弱于日本货和美国货,价格却只有他们的四分之三,这样的好东西哪里能不受欢迎?

而华阳精工这边也并没有放弃对刀具的深开发,从最开始推出市场的只有几十把刀具为一组的简陋至极的工具礼包,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最高可以有三百把的大礼包,到二百把,和一百五十把,甚至是五十把,三十把的各种不同的刀具礼包组合。

这样灵活多变的销售组合,就更加迅速的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更加快速的占领市场。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的高级机床,比如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大部分都靠进口,而这些数控加工中心,因为经常要加工一些非常精密的零部件,机械人所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加工动作,所以所需要的加工刀具会非常的多,目前最多的甚至高达四百多把。

当然这样的机床国内是买不来的,也生产不来的,国内目前那家能够有一台使用三百把刀的机床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有一些小型企业,甚至只需要能用几十把刀的机床就行了,可是因为加工的问题,刀具磨损的非常厉害,需要经常的换刀。

这时候到市场去买可就不得了了,因为日本人和美国人在高级刀具市场上属于垄断经营,人家一个刀具库就是那么几百把,可是你只需要几十把,但是你不买人家的还不行,不买一整套,人家可不会分拆来卖给你。

反正就是在你这个冤大头,这样一来,就会给很多企业造成非常不必要的困扰,三百把刀的机床,按照咱们中国人能省就省的简朴特性,只需要换几十把就够,剩下的还可以接着用,可是去买的时候,你就必须买三百把,不然人家不卖。

最后只能是乖乖的掏钱挨宰,但是自从华阳精工这样善解人意的企业出现之后,这样的困扰就没了,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想买什么刀,就买什么刀,再也不用被日本人和美国人牵着鼻子走了。

这样的企业,在天朝如果要是不火那就是没天理了,所以华阳精工的刀具,在机床刀具的市场上,就这样火了。

而且还是越来越火,在金小强从巴黎回来的时候,朱俊希找他报告目前的经营状况的时候,可是跟他提起过。

本来预计今年华阳精工的纯利润能够达到三个亿就不错了,可是按照目前机床刀具给华阳精工带来的好处看,几年的纯利润能突破五个亿,都不在话下。

而金小强本来就重视这机床加工这一块,因为这里是他未来说要重手照顾的装备制造业的根本,所以现在他有空,哪里还能不来关照一下这个机床研究所。

他来到机床研究所的时候,张海南早就在一楼的大厅里等着他了,昨天就已经通知了他,说自己要来看看,大老板出面了,研究所的最高领导,当然得陪衬着。

“张总,好久不见,哎呦,最近可是发福了呦!”

看着体态略显发福的张海南,金小强一上来就张口打趣他到。

“哈哈,哪里,哪里,金总,听说你最近也过得不错嘛!”

张海南难得的和金小强开起了玩笑,显然最近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心情很不错。

确实他原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有机械研究所的研究员,能做到今天的华阳精工的得力干将,并且还在自己心爱的机床领域,取得了突破,他的心里哪能不爽呢?

两人在机床研究所的一楼门厅处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往机床研究所的里面走了进去。

“对了张工,上次你和我说,你们接下来主要研究的对象将会是机床的床身,也不知道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金小强可记得很清楚,上次来的时候,张海南给自己说的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恩,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哈哈,下一步咱们就可以制造自己的机床床身所需要的零部件了。”

张海南倒也没客气,金小强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

这段时间,华阳精工在他们机床研究所上投入的力度可不算小,要什么给什么,要资金就给资金,花了这么大的力气,自己这边要是还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那可就真是太对不起这个东家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内应力难题

机床的床身指的是机床的机架和底座,诸如床身,立柱,工作台,横梁,床头箱,溜板,壳体,等等部件。

他们主要是通过锻造和焊接,组装在一起,以对机床起到支撑的作用。

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当这些个组装件和零部件在铸造,焊接,和今后的机加工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内应力的问题。

内应力就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的原因,发生形变的时候,会从内部产生相应的内应力,来对抗这种外力,想要保持物体原来的形状。

就比如钢板,如果是平整的一块放在那里的时候,他就会保持不变性,但是如果经过切割变薄的时候,他就会发生翘曲,保持想要留住原来的摸样。

而这种内应力,往往会成为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一个很大的诱因。

现在的机床大多数讲究的是数控,高精密度机床,而且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工业母机出现的数控机床,往往对精度的要求,会达到零点零零几微米的地步。

这还只是满足目前华阳动力所需要的汽车工件的机床,如果要是上升到可以用来加工电子集成精密元件的机床,其精密度更是要求高达到纳米的地步。

当然这样的手段,都是只有美国人或者日本人,还有德国人才能够掌握,目前就天朝的机床制造业而言,能够跟上世界的步伐,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作为华阳精工旗下的机床研究所,从一穷二白的地方开始建立起来,虽然他们的起点是比较高,有金小强从日本搞来的一些高精度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但是要想和那些世界级别的机床制造大鳄比起来,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且不说和国际的大型高精密机床制造商比,就算是和天朝的南阳机床,还有大连机床这两个厂家比起来,华阳精工的机床研究所也不过才是一个刚刚开始蹒跚起步的小孩。

别看人家南阳机床和大连机床,虽然做出来的机床,傻大憨粗,和国际的机床比起来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人家好歹也是在机床行业里浸淫了几十年的企业,有着相当扎实的基础,和系统理论。

咱们华阳精工的机床研究所,和人家比起来,还只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虽然人才和设备,还有研究风气和他们比起来,都算是要强过他们,但是要说到真正的基础,比人家还差得远呢。

张海南作为一个从事机床行业研究将近有二十年的科研人员,对于这一点可是清楚的很,所以尽管金小强给了他非常优厚的条件,给他和他的研发对法,创造了最好的科研条件,但是他还是不打算使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培训自己的员工,他采用的是最笨,但是确实最扎实的办法来培养自己的队伍。

他们开始制造机床,并不是直接就山寨金小强给他们搞来的马扎克的机床,而是从最简单的机床床身设计和制造开始。

而在他刚开始制定了这个发展计划的时候,他手下那帮年轻气盛,来至全国各大名牌大学的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们,还非常不理解。

甚至还有人去好金小强反应情况,表示不能理解张海南的发展计划。

毕竟在大家看来,大家二百来号人,聚在一起,拆装马扎克的机床,然后在复装,测绘,操作机床,记录数据,这样的工作已经干了差不多小两年了。

关于马扎克的机床的设计原理,如何安装,如何复位,如何工作,甚至就连这款机床的数控模型和电子操控系统,大家都已经破解的一清二楚了,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