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拣择 作者:一浊(起点vip12.12.31完结,才女权谋,宫斗) >

第55章

拣择 作者:一浊(起点vip12.12.31完结,才女权谋,宫斗)-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为直隶府六品通判的徐姜却是得到知府暗示,此事不宜直接插手,那徐姜接了卷宗仔细核查了事实,竟是没有理会那知府 的警告,为那佃户伸冤给那死去的女子讨回了公道,此事在直隶府影响巨大,最后居然上达天听。
  江乐山龙颜大怒,斩了那当地县衙县令,恰逢大理寺卿因受贿罪入狱,江乐山大笔一挥破格提拔徐姜为大理寺卿。
  徐姜上任后也没有辜负皇帝陛下的隆恩,大理寺作为国家最高的上诉机构,与刑部、都察院构成三法司,这几年尤其破了几起大案,确定了皇权在民间的声望,江乐山对此人更加倚重。
  此时看到蔡武成那气势汹汹的模样,江乐山坐在上首哭笑不得,这兵部尚书真是,看他年纪跟自己相仿,真真是倚老卖老了,这种事居然拿到朝堂上来说,他这是嫌青圜国事少不成?
  江乐山不想和蔡武成就此事纠缠,知道他那得理不饶人的子,索把这祸端转嫁给旁人。
  “王卿,你是礼部尚书,此事,当如何处理啊。”
  本来站在那边兀自闭目养神的礼部尚书王海涛一听此话心中暗自叫苦,不过皇帝叫他回答他却不敢不答,出列躬答道:“我主陛下天纵奇才,乃旷古烁今之明主……陛下英明,陛下说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
  宣政上众位大臣表怪异,想笑又不敢笑,低着头肩头耸动却是没有一个人肯开口,这礼部尚书王海涛就是一个官场老油条,溜须拍马的功夫他要敢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脸皮厚的曾经有官员私下里戏言,如果把尚书大人的脸皮扒下来做城墙,青圜必然可保万万年,。
  此人不但油滑更有一个好美人的嗜好,如今已经年逾六十,头发都白了,听说浮力养着众多美人,最让人无语的是这老小子男女通吃,听说书房里的小童比他孙子也大不了几岁,人家是红袖添香,这老不休却是美男在侧,也不知道他整里在书房到底做些什么。
  当然,这些都是人家的家事,这王尚书在礼部多年却是没有一丁点儿的纰漏,名流雅士有几房姬妾自然不是什么丑事,这王海涛深知其中道理,犯法的事他向来是不做的。
  按理说陛下要他处理此事他应该尽力做的漂亮才是,不过今天他眼珠一转,也不知道那鼻子又闻到了什么味,却是哪一方都不肯得罪了。
  朝堂上的人哪个也不是傻子,好笑之余也觉得今这朝堂似乎有些不对劲,连一向很少上朝的荣国公余清韵都上朝来了,联想近那些关于后宫的传言,难不成陛下竟要后宫易主不成?
  一时间人人谨慎却是哪个也不敢轻易开口,大家都知道那荣国公余清韵正是后宫余贵妃的父亲,这余贵妃被陛下冷落了一段时,如今正得宠的关口。
  前些时四皇子和七公主落水差点儿丧命的事虽然被江乐山下了封口令,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依然有大臣知晓此事,如今联系事的前因后果,今再看到余清韵的影,不难把此事和后宫联系起来。
  不过瞬间的功夫,朝堂上静静的落针可闻,有那向来没主见的官员想找自己一个派系的领军人物探探口风,哪怕一个眼神交流也好,不过在见到大家眼观鼻鼻观心之后也收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有那脑子转得快的官员意识到什么,将目光投向引起此事争端的罪魁祸首兵部尚书蔡武成,看他那憨样,一时间人人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未完待续)拣择07110711章节0711章节!




☆、072青州府益都县【求推荐】

  072章节072章节072章节!072青州府益都县
  两位官员上朝的路上有些许的小摩擦,这种事在古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算是什么新鲜事,尤其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甚少听说哪位大臣会把此种小事拿到朝堂上说事,。
  可兵部尚书蔡武成偏偏就做了,而且做得理直气壮,用芝麻绿豆点儿的小事成功的引起了朝堂上众人心里惴惴,不得不说,蔡武成这招扮猪吃虎比那礼部尚书王海涛的溜须拍马成功多了。
  至少那王海涛被人一眼识破了,而蔡武成此时扬起大脸盘,下巴上几缕胡子一翘一翘的倒真像是气不忿一样。
  “徐卿,尚书大人告你逾礼,你可有话说?”江乐山扫了一眼宣政里的群臣,面色平静的开口。
  “回禀陛下,没有话说。”声音中正平直,就像他的人一样,徐姜甚至自始自终都没有看一眼比他职位高的蔡武成。
  “呃……”宣政上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位,还真是光棍啊,做臣子的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奇葩,这也就当今陛下才,不然这样的人即使有大学问也很难居此高位。
  “没有话说?”江乐山眉头微蹙,不悦的扫了一眼徐姜,这人忒的不识好歹,即使你清廉刚正平里口碑极好,可这个时候这般开口却也是摆明了不给自己面子。
  皇帝陛下不高兴了,当下脸色冷了下来,“尚书告你逾越,既然你没话说,那这件事……”
  “陛下。臣的车轮当时坏在了路上,所以臣没话说。”徐姜终究在官场也厮混了几年,当年直隶府那件事差点丧命,知道陛下是怜他才华和民间的口碑,自任了大理寺卿之后做事愈发勤勉谨慎,其他书友正在看:。之所以不喜多言却也是顾忌自己年纪轻怕站错队惹得陛下不快,又哪里真是个不通事理的糊涂蛋。
  “车轮坏了?”江乐山怪异的瞧了一眼徐姜。
  “陛下,臣能作证。徐大人的确是车轮坏了。”
  一位材高大的老者越众而出,众人的目光顺着声音望过去,有事先得到消息知道一些内幕的。见到此人出列心中暗自咂舌。
  “哦。卫国公竟也知道?”见出列的是司徒依兰的父亲司徒之役,江乐山微微向后仰,不似刚刚的不悦声音平淡的开口让人摸不透。
  “这……”老脸一红,尴尬的咳了一声,“陛下,是臣的马毛了不小心撞了一下徐大人的马车,想来车轮就是这么坏的……”
  司徒之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清楚,这司徒之役是当朝一品。又为国公,女儿还是仅次于皇后的四妃之一,怎么可能把三品的徐姜放在眼里。
  “既如此。尚书大人可还要告徐姜逾越之罪。”皇帝陛下似乎不大高兴,声音明显冷了几分。
  “既然是误会就算了。”众人本以为有场好戏看。谁想到雷声大雨点小,那兵部尚书蔡武成竟这么容易松了口。
  “算了?”江乐山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蔡武成,“如此小事同僚之间还生嫌隙……蔡武成和徐姜每人罚俸一个月。”
  “臣遵旨。”
  那边蔡武成没事人一样应了下来,由不得别人不怀疑他最初的动机,这边徐姜可不管他什么动机不动机的,听到江乐山的话立马苦了脸,“陛下,徐姜家中拮据,每月就靠俸禄养活一家老小,如果再罚了俸禄,怕是哪都无法上朝了。”
  “怎么,卿还有意见?”江乐山立马拉下来脸来,徐姜这话说的好没水平,朝堂之上竟然口出威胁之言,这不是让君主下不来台嘛,。
  “陛下误会了臣的意思,微臣没有意见,只是,陛下也知道,臣家中没有恒产,并不像尚书大人家大业大,臣又为官清廉没有一点儿积蓄,陛下今罚了臣的俸禄,怕是明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饿个一两天尚且不成问题,这要是饿个七八天,下次朝会陛下可不就是见不到微臣了。”
  难得徐姜这种铁面无私之人也有这般玩笑的时候,江乐山微微一笑摆摆手,“该罚还是要罚的,不过也不能真真饿死了朕的大臣,就从朕那拨几十担粮食过去,别把大理寺卿真给饿着了。”
  “如此,臣谢主隆恩。”这哪里是罚臣子啊,分明就是变相奖赏,从皇帝自己的粮食里赏赐,东西虽然不贵重可却看出陛下对此人的重视程度,有那之前幸灾乐祸之人此时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大理寺卿。
  “司徒……”
  “陛下,臣有本启奏。”
  江乐山刚要开口,不料都察院一个年轻御史越众而出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眼球。
  众位大臣本还在为兵部尚书闹的那一出绞尽脑汁想着其中的关窍,不料突然一个如刀削般的声音直愣愣的响起,倒是把习惯了平声静气说话的许多大臣唬了一跳。
  “这人是谁?”有那站在角落里的没有看清楚那人样貌忍不住问着周遭的同僚。
  “不知道……”偷眼打量,许多人视线都被吸引了过去。
  “看他肤色黝黑,又穿着都察院的官服,想来应该是一位都察院的御史吧。”有那眼尖的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嘿!”有人似不屑的似嘲讽又似在幸灾乐祸一般,发出意味不明的一声,其他书友正在看:。
  “尚书大人,您这是?”
  见大家的视线都被自己吸引过来,那之前引起大家注意的老者连连摆手,“不要看我不要看我,老夫今偶感风寒,不过清了清嗓子,大家别介意别介意。”
  “呃……”见那老狐狸不愿多说,大家一副讪讪然。
  那老者见大家不再注意自己,一本正经的转过偷偷吁了口气,“好险好险,那都察院的御史哪个是省油的灯,被他们盯上无理也要闹三分,老夫可不招惹这麻烦……”想到家中几房貌美的小妾,老者轻捋胡子笑得一脸坦然。
  嘴角微翘瞥了一眼那边被大家目光洗礼的年轻御史,王海涛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这人啊,过刚易折,王海涛还记得那御史叫做无散文,本是青州府出来的进士,记得当年自己看中一小户女子纳为妾侍,不料与那女子父母因些银子发生了些小摩擦,不知怎地事被这新入都察院的黑小子知道了,居然告了自己一状,害的自己最后终究跟美人无缘。
  如今想来这事,王海涛不唏嘘,当年不过一件小事,本不必惊动皇帝,谁想到那小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不畏权势的青天老爷,也不仔细打听打听况再上奏……
  谈不上记恨,不过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