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第72章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72章

小说: 知行合一王阳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即理”法则正是在这方面让人彻悟到解决这种关系的最佳方法。
  万物一体
  王阳明心学“心即理”法则衍生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次法则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怎么会没有物质,对于唯物主义者而言,这话实在惊世骇俗。在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之前,必须了解心学的另一个法则“万物一体”。
  “万物一体”是理学宗师程颐的发明。这位一本正经的老先生有一天静坐闲暇,看到窗外飞过一群喜鹊,不由赞叹:生生不息,万物一体。
  按程颐的主张,人和万物(主要是动物)都是从天地互相摩擦产生的气中诞生的,但人很侥幸,那些特别有灵性的气产生了人,由此成为万物之灵。不过,追本溯源,人和各种动物,包括丑陋的癞蛤蟆和美丽的天鹅一样,都是由气生成的,所以,大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有责任把万物看成是自己的好朋友,甚至把万物看成是自己的手足躯体。万物受到伤害,我们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动。孟子就说,看到小孩子在井口茫然无知地玩耍,我们的心都揪了起来。真正的君子要远离厨房,因为厨房里总杀鸡鸭,看到它们血淋淋的样子,心都碎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仁。
  可这是高调的理想主义,很多人是不能实现万物一体的。不能和万物一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不仁的人。仁,古典儒家解释为爱人。这个解释毫无意义,正如我问你,什么是刀?你说,可以杀猪。程颐和他的理学家朋友们对仁的解释是,生生不息就是仁,也就是对万物怀有活泼的、敏感的态度。我们今天说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是麻木不仁,麻木就是不仁。最后,理学家们给“仁”下的定义是:生理上有对万物的知觉,这一知觉进而能感悟到道德性的东西。
  王阳明进一步阐释“万物一体”。他说,所以说“万物一体”,是因为我们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依我们的心而存在。没有我们的心去看,天高地厚就不存在。反过来,没有天地万物,我们的心也就不在了。所以二者是一气贯通的。
  王阳明的这段话似乎是唯心论,他的驳论是:“你看那些死去的人,他们的天地万物在哪里?”
  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没有天地万物的概念,那就是心不在了。只有死了的人心才不在了。
  “万物一体”除了上面的解释外,还有一种更通俗的解释。比如,猪和我们是一体的,因为猪出生后就注定要被我们吃掉,它的肉到了我们的胃里,就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植物也是和我们一体的,中医在这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大部分中药都是植物,它们进入我们的胃里后,帮我们驱除病痛,由此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就是连粪便也是和我们一体的,它们被农夫用来当作肥料栽培蔬菜,蔬菜被我们吃进肚子里,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但这种解释似乎并未被王阳明认可。王阳明的解释是,天地万物所以一体,是因为我们的心和万物有感应,见到猪被杀,我们心里不舒服,说明我们和猪有感应;见到草木被折断,我们心里不舒服,说明我们和草木也有感应。所以万物是一体的。
  我们为什么能感应到万物,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灵明,这个灵明就是良知。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万物一体,其实就是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没有了我的心,万物就不存在;相反,如果没有了万物,那我的心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简单来说就是,我和万物,谁都离不开谁。王阳明说,眼睛存在的价值是以万物颜色为基础的,耳朵存在的价值是以万物的声音为基础的,嘴巴存在的价值是以万物的味道为基础的,而心之所以存在,就是以万物的存在为基础的。
  这就是体用论。所谓体用论是和因果论相对立的。如果说,因果关系是风同波的关系,那么,体用关系就是水同波的关系。因果论者认为,为什么会有波涛,是因风而起的。体用论者则说,哪里有什么因为所以,水之为主体,波是派生的,两者虽然是不平等的,但绝不是什么因果关系,而是谁也离不开谁。水离开了波,就失去了它作为活的一面,波离开了水,就失去了它作为死的一面。这正如一个水杯,中间空的是“用”,四壁是“体”,体和用能互相离开吗?
  我们对“中体西用”这四个字绝不陌生,它是被西方列强打得鼻青脸肿的大清帝国中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们提出的一个振兴祖国的计策。意思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学为杯子的四壁,以西学为杯子的中空,问题是,谁能离开谁?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的感应论,就是体用论,大家相互依存,本就是一体,单方面是不可能存在的。
  心外无物
  知道了“万物一体”,我们正式来谈“心外无物”。
  王阳明心学史上“心外无物”的故事很浪漫,这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诠释“心外无物”最漂亮的乐章。它的意思是这样的:你的眼睛受心的控制,你未看那朵花时,你的心在花身上就没有动,于是你的心和它一样,都处于沉寂状态,由此可知,花不在你的心外,因为它和你心的节奏是一起的,这其实就是万物一体,只不过万物和我都在沉寂状态;当你来看它时,你的心在它身上,你的心动了,而花也映入你的眼,所以它的颜色和你的心一样,都鲜艳、动了起来,这还是万物一体,也就是动的状态的万物一体。花和你的心处于同等频率和状态中,请问,花在你心外还是在你心内?
  其实,我们还可以换个方式来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按今天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物质其实都是光的反射,不是物质本身。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说,花在你眼中(心中)明亮起来,但并非是它自身明亮起来,只是光的反射。我们看见的花其实是映射到我们心中的花,而不是岩间的那朵花,它映射到我们心中时就已是我们心的一部分,所以,它不在我们的心外。
  我们看一位美女,认为她很美,其实这个美女是映射到我们心中的美女,和美女本身无关。美女被我们看到眼中时已经成了我心中的一部分,她不在我的心外。当她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时,我们还能记得她的形象就是证明。所以说,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事”可以最通俗地来解释,你意识到的事和做的事,都是心主使你做的,如果你的心不动,就没有任何事,所以说,心外无事。
  实际上,与其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甚至是“心即理”是心学的法则,不如说它们是王阳明的谆谆教诲。如果用现代心灵修行的角度来说,那就是王阳明其实是告诫我们,对天下万事万物不要总是动心,不要总是让心内有太多的事。我们追逐权势名利尊位,实际上对很多人而言,这都是心外的事,可他们非要把这些都拉到自己心中来。
  但这和王阳明的意思有云泥之别。
  王阳明说“心即理”,说“心外无物”,说“心外无事”,和佛家人说的这些迥然有异。佛家也说,心外无物,但是消极的,他不但希望心外没有物、没有事,就是心内,也不要有物,也不要有事,佛教徒都设想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的活死人。
  王阳明曾对佛家的“心外无事”有过很深刻的批评。他说,佛家为了做到心外无事,抛弃父母妻儿,跑到深山老林里枯坐。王阳明评定说,这些和尚是胆小鬼,不负责任的懦夫,只知道逃避。他们恐惧做儿子太累,就离开父亲;恐惧做丈夫太累,就离开妻子;恐惧做父亲太累,就离开儿子;恐惧工作,就离开社会。而我们儒家截然不同,做儿子,就用孝顺的心;做父母,就用慈悲的心;做员工,就用忠诚的心,多么自在。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王阳明看来,一个真正的圣人要做的事是非常多的。但这些事必须要符合下面的条件:一、你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是你能控制的。比如孝顺父亲,任何人都能做到。但比如造反,恐怕你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不要去做,这种事就不应该是你心内的事;二、听从良知的指引,有些事可能是你能做到的,但你不做,这就不是真正的心外无事,心外无事不是逃避。比如你遇到有人恃强欺弱,这就是你该做的,如果你这个时候说心外无事,只要不动心,就不去做,那就不符合心即理的要求;三、有些事虽然被道德家们鄙视,但如果在你能力范围内,你依然可以做。比如追逐权势名利尊位,如果你有超人的智慧,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做?
  毋庸置疑,“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首先要求的就是要我们在内心的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如果宇宙中的那些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那么,每个人不必向外去寻求,就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有属于你自己的天地万物,属于你自己的功名利禄,它是一个精神和物质并驾齐驱的光明世界。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最后,我们来谈谈王阳明提“心即理”的用意,也就是他所谓的立言宗旨。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