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第34章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34章

小说: 知行合一王阳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权悲愤不能自制,居然控制不了泪水,夺眶而出。朱棣看到这个饱经战争风云的老弟竟然也会哭,被遮蔽的良知突然闪现一丝光亮,人性刹那间复苏。他拿出大明帝国疆域图,扫视了一遍,说:“朕有慈悲之心,给你四个地方,你选。”
  这四个地方是:福建建宁、四川重庆、湖北江陵、江西南昌。
  朱权学识渊博,对大明帝国的地理成竹在胸。福建建宁在当时堪称荒山野岭;四川重庆是山城,只有鸟道通往外面;湖北江陵气候潮湿多雨,相较而言,只有江西南昌还算适宜人居住。本来朱权一直在北方,已经适应了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让他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实在是一种惩罚。
  朱权只能接受这种惩罚,用朱棣的话说,我能给你个藩王已是仁至义尽,当初你不主动帮我,反而要我施展高超的谋略逼你帮我,对于不能识时务者,我的态度就是如此。你既然选择江西南昌,你的王号还叫宁王,不过要记住,你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宁王了。
  朱权到南昌后,为了让朱棣安心,每天把自己沉浸在公子哥的生活中,种花养鸟,读书写字。有时候会到庐山上去修行,下山时会用袋子把庐山上的雾装起来。
  朱棣对朱权的监控渐渐放松,朱权以善终告别人世。但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朱权后半生所以在江西南昌度过,全是因为朱棣的欺骗。
  宿命论者认为,人的命运天注定,无法更改。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他将是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结局。朱权的人生就是被朱棣欺骗,顶着“宁王”的帽子在江西南昌一直到死。而朱宸濠认为,他的命运就是要替祖宗向朱棣的子孙讨回这个公道,并且让朱棣的子孙兑现朱棣和朱权当年“平分天下”的承诺。朱宸濠还坚定地认为,由于这个承诺未被兑现的时间太久,所以他要收利息。这利息就是:朱棣子孙的那一半天下。
  实际上,朱权有怨气,只不过他不敢发作。在他之后的宁王们每每想到这段祖宗的往事,都有点心烦意乱。不过,当时正是朱棣子孙如日中天时,他们的怨气也不敢发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留下的仇恨渐渐淡化,后来就成了无关痛痒的别人的故事了。
  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所以,春秋时期齐襄公为报九世祖被纪国人诬陷致死而攻取纪国的“九世复仇”成了不可复制的神话。
  江西南昌的宁王谱系是这样的:朱权死后,他的长子朱盘烒继承宁王爵,朱盘烒死后,他的长子朱奠培继承王爵。朱奠培身体状况欠佳,他的老婆也不争气,所以直到三十一岁才得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朱宸濠的父亲朱觐钧。朱觐钧继承宁王爵时已四十三岁,五年后,他一病而死。他的正室只生了两个女儿,他的小老婆生的是朱宸濠。
  关于朱宸濠的身世,有一段恶劣的故事。据说他的母亲本是妓女,朱觐钧垂涎其美色,将她带回宁王府,后来她怀上了朱宸濠。临产那天,朱觐钧在噩梦中看到这位妓女的肚子被一条蟒蛇从里面撕开,那条蟒蛇冲出母亲的肚子后就在宁王府中掀起屠杀风暴,见人就吞噬,最后扑到朱觐钧面前,也要把他吞食。朱觐钧心胆俱裂,拼命大叫,从梦中惊醒。有人通知他,小妾生了个男孩。朱觐钧把那个噩梦和这个诞生的男孩联系到一起,确信这个男孩是不祥之物,于是把他送给山村里的百姓养活。他临死前,朱宸濠才被准许和父亲相见。但朱觐钧死不瞑目,因为他始终确信朱宸濠是把家族带进地狱的一条恶虫。
  这个丑恶的故事很可能是“事后诸葛”式的编造,目的就是把朱宸濠丑化,认为他后来的叛乱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据正史记载,朱宸濠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在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是个专家,又喜欢写诗歌,和南方的知名文人墨客来往频繁。他自信、气度非凡、礼贤下士,拥有一颗慈悲之心,很多知识分子都闻名而来到南昌,见一见这位风流倜傥的王爷。那位传说比事实多出数倍的风流人物唐伯虎就不远千里来南昌城,朱宸濠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唐伯虎有一年回老家苏州,曾向他们的朋友夸奖朱宸濠,说朱宸濠是他唐伯虎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温文尔雅、最才华横溢的朱家人。唐伯虎这种赞誉正如文人的夸张修辞,不必当真。如果他真如此欣赏朱宸濠,就不会在几年后发现朱宸濠有叛乱迹象时溜之大吉。
  朱宸濠不但能文,而且能武。他对兵法如痴如醉,对战争跃跃欲试。和王阳明一样,他经常在他朋友们面前排兵布阵,和王阳明不同的是,谁如果破了他的阵,他就闷闷不乐。朱宸濠闷闷不乐时,就会取消一切娱乐活动,由于娱乐活动要大把花钱,而朱宸濠每次都做东,所以大家都不希望他闷闷不乐。如此一来,朱宸濠的排兵布阵天下无敌。正如王阳明所说,你不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最终害的是你自己。于是,朱宸濠就成了个半吊子军事家。
  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于是,宁王朱宸濠的日子就在他经常训练他的卫队和怀抱大志中度过。而他怀抱的“大志”和他本人的性格与外人的推波助澜不可分割。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任何人的终极理想都非一蹴而就,理想的大小和当下现状有关。一个屠夫杀猪卖肉时的理想绝不会是做皇帝,他最大的理想大概是通过杀猪赚更多的钱。当如愿以偿后,他的理想可能是开个屠宰厂,杀尽天下猪。再次如愿以偿后,他的理想可能就是花钱买官,如此循序渐进,他最后的理想可能就是做皇帝,命令天下人都不许杀猪。
  朱宸濠初当宁王时的理想肯定不是革命,朱棣的后人们对朱权的后人们有严格的限制,仅在卫队数量上,宁王府卫队就不得超过七千人。这可怜兮兮的七千人绝不至于催生朱宸濠当皇帝的理想。
  当二十八岁的王阳明于1499年高中进士步入仕途时,二十岁的朱宸濠继承了宁王爵位,意气风发。他开始以王爷的眼光审视他的王府。朱棣当年根本就没有允许朱权建新王府,宁王府只是江西省主管民政的布政司官署,很让朱宸濠在其他王爷的王府面前自惭形秽,于是他首先在老巢上“开疆拓土”。
  宁王的办法很机巧:在王府某处边缘纵火,扑灭火势后重修,修建时向外扩张地基。王府附近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宁王府霉运当头总失火,宁王府失火是他自己的事,本来不必担心。但诡异的是,宁王府的火势总是蔓延到周围百姓家。这群百姓认为住在宁王府附近就是住在了不祥之地,纷纷变卖房产远走。朱宸濠就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了这些房产,他的宁王府像是个怪兽,四面八方吞吃,终于把自己吃成了大胖子。
  按明律,私自扩建王府属于违法,但那已是老掉牙的规定。朱宸濠始终相信人际关系才是人间最大的法。他积极结交中央政府各路贪财的官员和皇帝身边的太监。他省吃俭用,把钱用车推到北京,只要有人肯和他交朋友,一大笔钱就是他朱宸濠“不成敬意”的一点见面礼。于是,虽然很多江西官员都向中央政府弹劾朱宸濠私扩王府,但朱宸濠在中央的那些好朋友们都替他遮掩过去了。
  在明孝宗朱祐樘时代,朱宸濠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在江西有不容置疑影响力的宁王爷。这一点他做得很好,他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这些人四处传播他的种种美德,尤为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朱宸濠在中央政府有关系过硬的朋友。
  在强大人脉的刺激下,朱宸濠开始把目光转向他的卫队。他需要威仪,而威仪的获得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前提。他积极训练他的卫队,南昌郊区的百姓在晨光熹微中就能听到宁王府卫队喊打喊杀、震耳欲聋的声音,他招兵买马,很快就把七千人的卫队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
  但在这方面的进取上,朱宸濠遭遇了挫折。1504年,王阳明在兵部人事司(清吏武选司)任职时,江西某匿名官员指控朱宸濠私自扩充卫队,皇帝朱祐樘忍无可忍,下令取消朱宸濠卫队。这一次,朱宸濠那些过硬的朋友没有帮忙,他们不敢。扩充卫队这种事和扩建王府有本质上的区别,后一种只是对物质的贪欲,前一种则可能是野心。对于二者的区别,他那些朋友心知肚明。
  朱宸濠郁闷地度过了1504年,但到了1505年,他重见光明。朱厚照继位,刘瑾专权。朱宸濠从几年来和太监打交道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刘瑾是让他卫队重获新生的不二人选。他派人分批把两万两黄金送到刘瑾家中,刘瑾当时刚获得大权,在此之前从未见过这么多钱,所以对朱宸濠的豪爽和懂事印象深刻。朱宸濠一击即中,马上向刘瑾提出恢复他的卫队。刘瑾未加思索就同意了。朱宸濠心花怒放,暗示刘瑾在朱厚照面前替自己美言。刘瑾则很对得起朱宸濠的黄金。
  很快,朱厚照印象中的宁王朱宸濠就成了江西省的圣人,集儒家经典中的美德和能力于一身,是当时他们朱家除了朱厚照之外最睿智的一人。朱厚照对家族中出了这样一位圣人级的人物表示欣慰,特意叮嘱江西省政府官员对宁王朱宸濠要多多关照。朱宸濠原本对朱厚照的关爱心生感激,但通过他安插在北京城间谍们的报告,他对朱厚照纵乐无度、昏庸无能的印象逐渐深刻起来,他的理想因此而升级。
  人因性格、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就会迥然不同。多年以前,秦始皇威风八面地出游,无赖刘邦看到后说:“大丈夫就该如此啊!”而贵族项羽看到后则说:“我要灭了他(”彼可取而代之“)。”刘邦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多年,所以秦始皇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他最大理想也不过是能过上秦始皇那样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