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256章

大艺术家-第256章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文?”埃文·贝尔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汇,“那是我的学习本职,我只是在努力做好一名学生的职责罢了。”

囧,所有记者都有点哑口无言了。如此回答,还真是够官方够客套够……装的了。但事实上,这个回答却又是事实,因为刊登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的确是埃文·贝尔的毕业论文。

“那么世界贸易中心的设计图纸呢?”又有记者提问到。

埃文·贝尔将墨镜再次戴了起来,然后对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笑了笑,“一样。都是我大学学习的成果总结。”这回,埃文·贝尔就没有再给大家继续提问的机会了,拨开人群朝前走去。

此时,所有记者才反应过来,“听说你打算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为什么呢?”“请问你有意从事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吗?”“请问你对赢下世界贸易中心竞标有信心吗?”……提问声四面八方传了过来,再加上将埃文·贝尔镀成了银色的闪光灯洗礼,现场还真是热闹非凡。

可惜,埃文·贝尔既然决定要走了,就算步伐因为阻挡变慢下来,但就不会回答问题的。最后,记者们只能看着埃文·贝尔上了尚恩·梅耶尔开过来的休旅车,然后离开了机场。

部分记者不死心地爬上自己的车,或者开着租借来的车辆,就跟了上去。还有部分记者只能是垂头丧气地留在原地。不管是追上去的,还是留下来的,他们都意识到,自己刚才错过了大好的机会。埃文·贝尔停下了脚步,甚至摘下了墨镜,一副十分配合的模样,结果大家却错过了机会。

该说埃文·贝尔狡猾、出其不意呢?还是该说大家都被忽悠了呢?也许,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看着录音机,“我只是努力做好一名学生的职责罢了”,这句话如果写成新闻的话,肯定没有人愿意买单。那该怎么办呢?

记者是万能的,他们总是能够相处办法来解决问题。同一句话可以有成千上万种解读。

有的记者报道,“埃文·贝尔对自己实力信心十足,表示对竞标会势在必得”。他们认为埃文·贝尔认为自己做好了学生的职责,那么对于理论研究和资深实力都是信心十足。

有的记者则写了评论,“埃文·贝尔对瞩目不屑一顾”,这些记者觉得埃文·贝尔是在戏耍记者,大家都热烈讨论的事情,就被他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揭过了,反而显得记者们大题小做。那么,埃文·贝尔就是觉得论文和竞标会的事完全就是不值一提的消失,讽刺这些自己激动的媒体们。

有的记者写了简讯,“埃文·贝尔抵达洛杉矶,疑似秘密接洽新剧本”,这些记者完全就是在转移注意力。在对埃文·贝尔那简单无聊的回答没有解决办法的前提下,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手法显然也是成功的。

甚至还有小部分记者用了一种完全新颖的视角对埃文·贝尔的话进行了解读,“埃文·贝尔呼吁所有学生应该做好自己的职责,现在的学习氛围太差。”这种观点认为,埃文·贝尔觉得自己取得的成就是学生的本职,但大家会对埃文·贝尔进行追捧,就说明其他学生们不够努力,整个社会的学习氛围都在下降。

意外的是,最后一种视角,居然得到了不少专业教授的认可,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记者,是一个很折磨人,却也是一种很神奇的职业。前有肖恩·霍尔独特视角挖掘新闻的敏锐;后有威廉·伍德慧眼识珠,成功结交埃文·贝尔;现有面对埃文·贝尔那简单的一句话,居然可以衍生出如此多种解读。

那些从机场跟车离开的记者们,注定要没有收获了,因为埃文·贝尔上了车之后,就径直回到了下榻酒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记者们就会放弃,埃文·贝尔结束了纽约事宜之后,没有回剑桥镇,而是来到了洛杉矶,势必是有其他事情的。所以,洛杉矶的狗仔们都开始活动了起来,就希望能够抓住一个瞬间,成功为自己供职的报刊杂志捕捉到精彩。

埃文·贝尔这次来洛杉矶,的确是有事。“致命身份”的筹备已经过半,詹姆斯·曼高德打电话给泰迪·贝尔说演员已经全部找好了,整个拍摄组也组建好了,只等摄影棚搭好就可以开工了。所以,詹姆斯·曼高德希望泰迪·贝尔能够亲自到洛杉矶一趟,开一个阶段性的会议,同时也对摄影棚的搭建提一些意见。

不过,最近泰迪·贝尔被学校的事绊住了脚,而埃文·贝尔学校的事刚好到一段落,竞标会的首轮也结束了,反而是有时间的。所以,埃文·贝尔就亲自飞来了洛杉矶。

如此说来,那些为了转移注意力而胡乱瞎蒙的记者,居然还蒙对了。埃文·贝尔来洛杉矶,的确是为了新戏,只不过不是为了剧本,而是以制作人的身份。

第280章 意外邀请

只花了不到二十四小时,埃文·贝尔此次洛杉矶之行的目的就被曝光了。其实这也是大卫·格林布拉特有意为之的结果,毕竟,“致命身份”这部电影开拍了,虽然是独立电影,但之后还是希望能够实现公映、实现盈利的。所以,现在接着埃文·贝尔如此高的曝光率,吸引一些关注也算是前期铺垫了。

不过,媒体只拍摄到埃文·贝尔和詹姆斯·曼高德见面的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却是无人得知。而后有媒体去采访詹姆斯·曼高德——这也是一位不喜欢与媒体合作的主,他只是承认了的确即将和埃文·贝尔合作一部作品,但作品的内容却丝毫不愿意透露。

媒体的好奇心被吊得高高的,开始挖掘埃文·贝尔、詹姆斯·曼高德,甚至是十一工作室过去几个月的动向,搜寻任何一点蛛丝马迹。这也是大卫·格林布拉特的主意,吊起媒体的胃口,将痕迹一点点放出去,最后让媒体猜测出“致命身份”的事实,宣传效果显然比由埃文·贝尔他们自己承认要有效得多。

当然,这种宣传手段也不是能够常用的。主要是因为埃文·贝尔最近新闻多,他又很少接受采访,记者想在他身上挖新闻,才能够让大卫·格林布拉特的计划得以实行。

由于记者们都去调查了,跟在埃文·贝尔身后的尾巴明显地少了许多,这让他的行动自由了不少。

走在比佛利山庄的威尔榭大道上,埃文·贝尔看了看四周,终于没有那些恼人的狗仔队了,可以放松下来好好逛街,享受难得的休闲。

埃文·贝尔出现在这里,自然不是为了购物,而是为了看看不同城市的服装店风格,这对于十一设计来说也是有启发性的。当然,这只是次要原因,享受悠闲才是埃文·贝尔最主要的目的。

看着眼前这幢三层小楼,小楼的外墙全部都是玻璃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层的状况。一行胭脂红的字体由上而下挥洒下来,“永远21(Forever。21)”。埃文·贝尔没有在门口停留太久,就迈开步伐走了进去。

“永远21”,正如名字所述,强调服装永远二十一岁,主打二十岁年轻人市场。1984年原名为“时尚21”的服装店在洛杉矶开业了,前后只用了十一年,在1995年,这间原本只有九百英尺的店面,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以连锁的方式发展起来,并且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拥有了第一家分店。其后就势不可挡,在去年“永远21”正式成为了国际服装零售商,也是时下最受美国年轻人欢迎的大众时尚品牌。

“永远21”不同于其他大众品牌,它以简单轻巧的设计,还有亮丽的色彩,勾勒出年轻人的朝气。目前在全美的销售量可以排名前十。这一路走来,只花了十八年不到的时间,成绩斐然。

埃文·贝尔看到了这家备受年轻人欢迎的连锁品牌,自然就产生了进去参观参观的想法。虽然十一设计目前不是走大众时尚的路线,但任何一个服装品牌都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埃文·贝尔不介意多收集一些资料。

走进“永远21”,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金色搭配黑色的装饰,模特脑袋上粉红色的庞克爆炸头,工作人员身上亮粉色的制服,每一个细节都在演绎着“永远21”中二十一岁的精神。

也许,“永远21”是大众时尚品牌,和众多奢侈品牌有很大的差别,但任何一个称得上是“品牌”的系列,必然都有一个核心思想。比如说“永远21”就依循“快时尚”为理念,迎合二十岁年轻人的着装喜好,定价比较低的同时,衣服的设计和风格绝对跟随每年的潮流趋势。再比如说,和贝尔一家闹过不愉快的路易·威登,也一直崇尚精致、品质、舒适的“旅行哲学”,也是其成功的秘诀。

埃文·贝尔一边闲逛着,一边意识到,也许十一设计也应该有一个核心思想。当初贝尔两兄弟为凯瑟琳·贝尔成立十一设计的时候,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呢?尊贵?不,那应该是萨维尔街的西装定制。享受?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在埃文·贝尔看来,穿衣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取悦了自己,才能取悦别人,自己永远是在别人之前的。“享受(enjoy)”,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穿衣理念。就算是现在凯瑟琳·贝尔正在主攻的定制服务,也是为了提供给客户一种享受,量体裁衣、量身定做的享受。

衣服,不仅是用来遮羞,也不仅是时尚,更多是要让自己觉得有享受的感觉。有的女生为了好看愿意穿高跟鞋,即使痛苦也是一种享受;有的男生为了挺拔愿意穿笔挺的西装,即使别扭也是一种享受。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穿衣服也要让人自己觉得享受,让本人觉得值得,才是第一要素。

“享受(enjoy)”,听起来是不错的想法。不过埃文·贝尔也不知道是否有哪个品牌用过这个理念了,而且凯瑟琳·贝尔又是否喜欢,还有品牌故事又是否能够得到拓展,这些都是未知的。可以记下来,回去之后讨论看看。总之,为十一设计想一个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一个品牌发展起来的明确基调和目标。

走上二楼,埃文·贝尔只看到有三四个女生正在欢乐的满场飞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