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 作者:捡贝拾珠(起点vip2013-11-25完结)-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去。”
“我也去。”
三、四个老人说着,同时出了门。
当宏远爹他们丈量完土地,在族长家办理手续时,同时还办理了四户入养老院的手续。宏远爹对老人们说:“已经有两排新房建好了,再有半月二十天就可住人了。到那时再来接你们。”
三户老人同意,只有那个上年纪的拄着拐杖的老头儿惋惜地说:“能以早去尽量安排我早去。我今年七十三岁。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正是闯头年。今日脱下鞋和袜,明日不知穿不穿。有生之年就是在有‘神气儿’的养老院里待上一天,也没白活这一辈子。”
宏远爹说:“今天有车。您要跟着也行。不过,您总得归置归置自己的东西吧?!”
老头儿说:“归置什么呀!我有了养老院,还要东西干什么呀?钥匙给你,你愿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待宏远爹办完事情之后,这个老头儿真的上了马车跟着来了。
老头儿心里高兴,一路上,与宏远爹娘不断说这说那。
原来,这个老头儿名叫韩元寿,年轻时曾在一家造纸厂当了二十多年的技术工。后因老伴儿有病,又无儿无女,便辞职回家,一边耕种着自己的几亩地,一边服侍老伴儿。
十年前老伴儿过世了,他便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起日子。如今老了,别说洗洗涮涮,就是做饭都成了问题。又不愿麻烦邻居,一天吃一顿饭是经常的事。
后来听说了阳光养老院的事,羡慕的不行。认为那是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天堂”。今日见了“天堂”的“缔造”者,如何肯放过。
梁晓乐闻听他年轻时在造纸厂里干过,灵机一动,便于宏远娘对接上灵魂,与他攀谈起来。
宏远娘(梁晓乐):“大爷,造纸都需要什么材料啊?”
“多得很,树木、农田秸秆儿,草,都行。”一提起自己熟悉的事业,韩元寿老脸上立时放出光来:“农田秸秆儿最好的是麦秸,有韧性,多少还有点儿油性,造出来的纸光滑,好看。”
宏远娘(梁晓乐):“有油性的秸秆儿造出来的纸质好哇?”
“那是,油性大了,韧性也就大,造出来的纸也就有韧性,结实。”
梁晓乐立刻想到了空间里那带油性的分层马莲草。
宏远娘(梁晓乐):“你们村名的故事这么生动,怎么您不在村建个造纸厂呀?让韩纸坊村名符其实起来?”
“那得多大的投资呀?!一般农户,是建不起来了。再说了,咱这里没有大树林,秸秆儿人们用来做饭的做饭,喂牲口子的喂牲口子。原材料没处弄去。”
梁晓乐头脑里立刻想到了麦收后那白花花的麦秸。
宏远娘(梁晓乐):“如果现在有人建造纸厂,请您当师傅,行吗?”
“让我干是不行了,给他们说说技术要领,还没问题。”韩元寿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其实也没什么,就那几道程序,好学。”
宏远娘(梁晓乐):“大爷,我想在咱这里建个造纸厂,用大田里的麦秸、谷草,秫秸和马莲草之类的做原材里,你看行吗?”
“行是行,就怕收不起来。”
宏远娘(梁晓乐):“收到是没问题。我自己的地里就不少。要是这么着,咱说定了。从现在起,你就回忆,造纸都需要什么设备,我让人去办去。等过了麦收了麦秸,就开始动工。”
“真要是帮你们把厂子戳起来了,技术人培养起来了,我没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带进棺材里去,也算我没有白在纸作坊干二十多年。不过,你们得抓紧着点儿,我怕我这把老骨头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宏远娘(梁晓乐):“放心吧,大爷,到了我们阳光养老院,您啊,能长命百岁!”
“那敢情好!托你们的福,我能闯过今年这道坎儿去,说什么也要帮你们把造纸厂戳起来。哎,你们想在哪里建这个造纸厂呀?”
宏远娘(梁晓乐):“在你们韩纸坊村,怎么样?把你们村的那个故事发扬光大,流传下去。”
“那敢情好!说不定呀,用你们的‘神气儿’,还能找到那个‘仙纸’了呢?!”韩元寿老人说着,自己先自“呵呵”笑了起来。
宏远娘(梁晓乐):“你这么一说,更加坚定了我建纸坊的信心了。”
宏远娘、梁晓乐也笑了起来。
……………………
养老院里住房确实紧张。宏远娘从孤儿院里借了一间房,安排了韩元寿老人。并让专职人员领着他洗了澡,换了衣服。
韩元寿老人老年孤苦,哪里享受过这样的生活?!对养老院一百一地赞成。不住嘴的说:“我这不是到了天堂了嘛!”
吃喝穿戴不愁了,又有个伟大的奋斗目标在心里装着,韩元寿老人心情舒畅,逢人就打招呼,很快就与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混熟了。没几天就扔了拐杖,跟着老人们扭扭秧歌,编编草编包装袋。还断不了跟宏远娘念叨念叨建造纸厂的事。
后来,韩元寿真的帮助宏远爹娘在韩纸坊建起了造纸厂,成就了梁晓乐的一番事业。此是后话。(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留落难情侣
一天路途劳累。吃过晚饭以后,宏远爹娘便早早地休息了。
梁晓乐也早早地躲进自己的房间里,把屋门上了门闩,闪身进了空间。她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拯救被“浸猪笼”的那个年轻女子。
“那个年轻女子被放在哪里了?”小玉麒麟一出现,梁晓乐便迫不及待地问。
“报告小主人,她还在水里待着呢?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俩。”小玉麒麟不急不慢地说。
“什么?还在水里?不是说让你把她救到安全地方吗?”梁晓乐十分生气地嚷道。
“你急什么呀,”小玉麒麟白了梁晓乐一眼:“人家已经给他们扣上避水罩了,在那里最安全不过了。”
“哦。”梁晓乐长出了一口大气:“怎么会是两个人?棕席上明明只有那个年轻女子一个人呀?”
“噢,是这样的。我去的时候,棕席下面已经有一个年轻男子在托着棕席了。他的嘴里叼着一截芦苇,一端露出水面,看来是用来呼吸的。他托着棕席顺着水流往下游猛游,看来是想躲开人们的视线后,再把棕席上面的女子救下来。无奈岸上的人紧紧地盯着,他始终也没有机会。游了一段儿,那棕席被浸满了水,一下子沉下去了。小伙子没防备,身子也随着往下沉。他嘴里的芦苇被水淹没,失去了通气作用,小伙子又不敢露出头来进行呼吸,就这样被活活淹死了。”
“啊,淹死了?你就看着他这样被淹死了?”梁晓乐又愤慨起来。
“那有什么办法?你光给我说救那个女子。并没有让我连男的一块儿救哇?”
“你……你真是个冷血动物!保不准那个小伙子就是年轻女子的对象。说不准还是为她殉情哩?!”梁晓乐说着,眼里涌上了泪花儿。
“咳,咳,我说小主人。为一个不相干的人流眼泪,太不值得了吧!你要是这样,天下每天都死人。你哭得过来吗?”
“这事不是让我赶上了吗?偏偏我的热心遇上了你的冷血。我哭的不是别人,而是你。”梁晓乐说着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咳,咳,我最看不得你流眼泪了。”小玉麒麟乜斜梁晓乐一眼:“实话对你说吧,正因为我看他要殉情,就一把把他提溜到总席上,用避水罩连同他一块儿罩起来了。”
“那。他是死是活?”
“哎,让我小玉麒麟碰过的人,要是还死了,我就不能称自己小神了。哼,这么不禁逗。”
梁晓乐破涕为笑:“都是你。拿人家穷开心。”
“不逗不闹不热闹嘛!”小玉麒麟也笑笑:“说说看,你打算把他们怎么办吧?”
“我想让他们自己去投奔宏远娘寻求保护。我再与宏远娘对接上灵魂,接纳他们。然后把他们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让他们隐姓埋名过日子。”
“嗯,也只有这样了。明天早起我扮作一个渔翁,把他们救起,指点他们去投奔你家,然后就看你的了。行吗?”
“嗯,行。就这么办吧!你行事一定要秘密。”
“这个自然,咱是在谁的手下办事呀?”
梁晓乐笑笑,挥挥手让小玉麒麟回去了,自己也闪身出了空间。
一宿无话。
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梁晓乐就听到了敲门声。
“娘。爹,有人敲门。”梁晓乐边起床边招呼。
宏远娘也听到了敲门声。一骨碌爬起来,打开大门一看,不由吓了一大跳:
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男的不认识,女的却是昨天被“浸猪笼”的那一个——那隆起的肚子说明了一切。
“你们……是……”宏远娘不知如何是好。
“大嫂,救救我们。”女青年说着跪了下去。男青年见状,也随之跪在了地上。
梁晓乐“呱嗒呱嗒”跑来了,见了二人,自是明白一切。便拉起宏远娘的手,对接上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快起来,有话屋里说去。让人看见了不好。”
两个年轻人立马立了起来,随着宏远娘和梁晓乐来到北屋堂屋。在宏远娘(梁晓乐)的示意下,坐在了一旁的木制沙发上。
这时,宏远爹穿戴整齐,从屋里一拐一瘸地出来了。两个人见了,又要行下跪礼。被宏远爹拦住。
宏远爹昨天没有去河岸上,没见过女青年的模样,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用探寻的目光望了望宏远娘,宏远娘冲他摇摇头。两个人同时坐在了八仙桌旁边的椅子上。
梁晓乐牵着宏远娘的手,紧紧地依偎在她的怀里。
宏远娘(梁晓乐):“怎么回事?你们叫什么名字?哪村的?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