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老板-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PhysicalChemistry,那是《物理化学》,ChemicalEngineeringPrinciple,那是《化工原理》。
赵大生背完这几个专业课的英语名称,学习力忽然大肆发作,索性又从《化工英语》中,找了几个常用化学物质的英语单词,狂背了一番。
所以,赵大生在招聘会找工作的那天,他还是知道hydrochioricacid是盐酸、sodiumhydroxide是氢氧化钠的。
…………
“三个突出”这么一理出来,赵大生自己恍惚觉得,他要是不算“大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就没人可以算了。
这一天下来,赵大生已经向好几家单位做过自我介绍,宣扬过他的“三个突出”。
在“三个突出”的光芒下,上午那家外贸公司,赵大生若不是卡在英语对话上,他几乎就可以被录用了的。
这一直是赵大生引以为憾的。
当然,没录用也没关系。
人家大名鼎鼎的湘军统领曾国藩在攻陷南京之前,也曾兵败过,而且还败到要自杀的地步。
屡败屡战,方可大功告成。
唐僧取经,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
赵大生在招聘会现场几经历练,再到“二化”这里,他的“三个突出”已经可以说得越发流畅与井井有条了。
一番自我介绍下来,“二化”的面试官频频点头。
其中一个面试官翻动赵大生的简历,当他看到赵大生的英语四级证书复印件时,那面试官问道:“你英语很好的?”
赵大生见那面试官如此认真地看着四级证书复印件,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赵大生心中惊疑:“莫非他看出了这证书是假的?”
赵大生心中这么咯噔,脸上却仍然极力保持镇定状。
心如焦雷,面如平湖,方为上将军。
赵大生笑着答道:“是的,大学四年,我都在努力学习英语。这四级证书是对我最好的肯定。”
那面试官貌似认真地看了一阵那证书之后,这才抬起头,看赵大生。
赵大生见那面试官表情没有异样,心才放下来。
可他的心才刚放下,那面试官又说道:“能不能用英语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赵大生刚刚放下的心又咯噔了一下,他不由想到上午那家贸易公司。那家贸易公司就是在赵大生自我介绍之后,要求和他做英语对话的。
结果他赵大生就在那英语对话上挂了。
事已至此,心里咯噔也没用,人家面试官既然提了要求,赵大生便大方地用英语回答道:“OK,Sure。”
接着赵大生就将事前准备的英文好一阵背:“MynameisZhaoDasheng;Iwasbornin1972;mymajorisChemistry;InJuly;1998;Iwillgraduatefrom……”
背完之后,赵大生心中就在拜佛,希望那面试官到此为止。
否则,他赵大生可能又会死在英语对话上了。
赵大生心中极紧张,面上却如没事一般看着那面试官。
还好,那面试官一阵点头之后,并没有进一步提英语对话的要求。
赵大生这才将心彻底放下。
“佛祖,回头我叫我妈给你烧高香。”赵大生心中暗自感念。赵大生不信佛,可他老妈却常常拜佛的。
这时,“二化”的另一个面试官忽然问:“如果叫你天天洗烧杯,你怎么看?”
这问题,赵大生倒没准备过的。
赵大生脑袋飞转,天可怜见的,赵大生立时想到了他们系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话。
赵大生所在的坑爹的高校,坑爹的专业,师资力量极差。就以赵大生就读的化学系来说,教授级的人物也就一人。
那位老教授就是那唯一的“一人”。
早年老教授在化工厂工作过,后来才转而开始做学术。老教授说那番话,是在九四化工班大四上学期工厂实习时,老教授谈到大家未来求职,曾经动情说道:“你们现在年轻,出去找工作别盯着钱,得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人家企业要你们,你们哪怕不要钱,也要去干。而且要干就好好干,认真干。例如洗烧杯,你们在工作中要是每天、每次都能将烧杯洗得干干净净,不挂一点水珠,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洗烧杯也能洗出一个专家来……”
赵大生想到老教授这番话,灵光乍现,一时触类旁通,他脱口回答道:“有人也许会觉得天天洗烧杯是一件很枯燥很没价值的事情,但我不这么认为?”
“哦?这话怎么说?”“二化”的两个面试官不禁问道。
赵大生明显可以感觉到,他的话已经打动了那两个面试官。
赵大生受此鼓舞,便继续说道:“天天洗烧杯,看似简单枯燥,其实里面大有学问,至少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两个品质……“
空气中正在起化学反应。
一种奇妙的、让人放松、倍感愉悦的化学反应。
两位面试官已经放下矜持,笑着问道:“你倒说说,是哪两种品质?”
赵大生想也没想,就马上回答道:“一,如果他天天坚持,可以看得出他‘持之以恒’的品质;二,如果他每次又都能将烧杯洗得不挂一点水珠,那么,还能看得出他的‘一丝不苟’……”
赵大生大肆发挥了一通,最后点睛说道:“总之,我觉得,如果心态摆正,持之以恒加上一丝不苟,洗烧杯也能洗出一个专家来的。”
“洗烧杯也能洗出一个专家来?”“二化”的面试官重复着这句话,脸上挂着笑意,彼此对视了一眼,然后其中一个面试官问道,“这话你是从书上看到的吧?”
赵大生连忙说道:“不不不,书上没有这样的话,这是我四年专业学习,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心得。”
赵大生说这话时,脑袋里倒闪现过那老教授。
好在老教授也不知道,要不然,老教授真该要好好地向赵大生就版权事宜理论理论。
“二化”的两位面试官听了,颔首不语。
那一刻,赵大生就断定,他在这家面前,90%已经有戏了。
接下来的面谈,算是走过场。
赵大生还要担心的10%,就是跨省培养费。
赵大生正在那里犹豫,要不要先提跨省培养费的事。
这时,“二化”的两个面试官中,那位看起来官职比较高些的面试官就主动问道:“你们学校的跨省培养费是多少?”
赵大生心中一喜——无论如何,面试官主动问跨省培养费,原本90%的把握,眼下就可到99%了。
赵大生便很笃定地说道:“我们学校的跨省培养费,本科生是8000。”
还有1%!
跨过这1%,赵大生真的就可以成功找到工作了……
6、跨省培养费
赵大生毕业那阵,全国人才市场将放未放。
以西山省为例,该省地方院校的毕业生,若是要到外省去工作,那是要交“跨省培养费”的。
很多毕业生对此颇有怨言,说,好容易有单位相中我,却还要人家出钱,简直一点道理都没有。
可地方高校这时也会振振有词,说,我们培养了你三、四年,本是要让你们这些毕业生服务于地方的,如今你们去外省高就,那是为外省的经济建设作贡献去了。我们地方高校,收取一点培养费,也是合情合理的。
真所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跨省培养费上,毕业生毕竟是弱势的一方。用人单位若肯出这跨省培养费,那还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肯出,那些找到外省工作的毕业生就只能空欢喜一场。有决心大、家境好的,就自己掏腰包,更多的人,只能是骂几句娘,然后满心滴血地、眼睁睁地看着外省工作机会如同一个有缘无分的女子一样,风情万种地从自己身边溜走。
怪不得有社会学家曾像写广告词一般地指出,“流动,也是一种进步。”
现在社会已经进步,八零、九零后们,自然不在受此限制。赵大生他们,却刚好处在社会将流动而未流动的节骨眼上。
被跨省费弄残了的毕业生们,都在诅咒、抱怨。
赵大生也诅咒、抱怨。
赵大生的诅咒与抱怨多少不太走心。这就好比有个村妇说哪家谁谁谁不好时,旁边的人总要在精神与言语上予以附和与支持的。赵大生的诅咒与抱怨多少有这个意思。
关于跨省培养费,赵大生内心有自己的另一个说法。他说:“这事情,看着是坏事,其实也可以将它弄成好事。关键是看你怎么弄。”
弄!
赵大生这“弄”字,说得意味万千。
好好的一个“弄”字,给赵大生这么三说四说,怎么听,都觉得他在说男女之事。
不过,赵大生听起来似在说男女之事的“弄”,可事实,他又的确是在说跨省培养费的事。
因为赵大生他自己身体力行,就把这“坏”事“弄”成了一桩“好”事。
那天招聘会,“二化”的面试官问赵大生跨省培养费是多少时,赵大生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报出了一个8000元。
说实话,赵大生报出这个价格之后,心中有那么一刻,还是极度担心的。
眼看找工作这事,跨过这1%,就可100%地得到了。
可那一刻,1%毕竟还没跨过。
没跨过时,99%仍是99%。
所谓“功败垂成”,大多都是最后的1%没跨过。
赵大生能不能跨过这1%?
赵大生报出8000块跨省培养费时,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公元一九九八年,世界和平已经四五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也有二十年。但8000块钱还算是一笔不小数目。
在赵大生老家,一九九八年,就算是最好的猪肉,也还只是五块钱一斤。8000块钱,那都可以买1600斤猪肉了。
1600斤猪肉,那得吃多久啊?
要是换成生猪,算它200斤一头,那也得有整整8头。
赵大生老妈算是勤快的了,可一年忙忙碌碌,生猪也只能养2头。
8头生猪给赵大生老妈来养,那可得4年。
4年,一个大学本科都读完了。
堂堂三江市第二化工厂,愿意为一个末流高校末流专业的毕业生去花费1600斤猪肉么?
或者说,堂堂三江市第二化工厂愿意用8头猪去招录一个末流高校末流专业的毕业生?
赵大生也算是掐头藏尾的老手了,但此时,在人家没有明确表态前,他赵大生是没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