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中国式老板 >

第28章

中国式老板-第28章

小说: 中国式老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正当赵大生外贸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二零零一年春节过后,他却从万家灯具辞职了。

25、更大的商机

二十世纪末,三江市的外贸行业就已经在积蓄和酝酿着营养和力量,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相隔仍是那么遥远。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异军突起,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地球村。

前后相隔也就一两年。

这一两年,恰恰如从一九九九跨入二零零零,非但相隔了一个世纪,而且相隔了一个千年。

赵大生曾经想过,要是和远隔千里万里的国外客商,可以像菜市场买菜一样,实时沟通洽谈,那该有多好。

但这种想象,在一九九九年时,还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痴想。

可到了二零零零年,这个痴想就不再是痴想了。

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例如CIGTC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企业email的广泛被使用,以及后来网上实时聊天工具的出现,都使国内企业与国外客商之间的交易变得更加简便和快捷。

三江市是一个港口城市,对外经济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基础。

这种外向型的经济,很像一颗积蓄和酝酿了足够营养和力量的芽孢,只等落进合适的土壤,就必定会枝繁叶茂地茁壮成长起来。

这合适的土壤之一,就是互联网搭建的沟通渠道与平台。

新千年后,三江市外贸从业人员猛增。

当时流行的一个说法时,三江市的上空若是有一块砖头落下来,砸到的十个人中,一定有三个人是做外贸的。

很多有英语基础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做外贸,都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

三江市的经济,也因为外贸的迅猛发展,而如日中天。

赵大生选择辞职,不是他没看到三江市外贸的这种蓬勃喷发。

恰恰相反,赵大生正是因为看到了外贸的良好发展势头,他才选择了辞职。

因而赵大生确信,在这方兴未艾的外贸行业中,其实隐藏着一个与之关联的更大的商机。

这个更大商机的觉察,来自于万家灯具做外贸时的经验。

在二零零零年,赵大生虽然做了几个大单,但前文已述,这些大单基本来自塞舌尔、沙特、加纳这样的中东或非洲国家。至于欧美,赵大生却几乎没做成什么单子。

而欧美,在赵大生的全球市场地图中,恰恰是需求更大更旺盛的地区。

为什么需求更大更旺盛的市场,反而几乎没有成交什么单子?

个中原因,赵大生早就心知肚明。

原来很多产品——就以灯具或电器来说——要想进入欧洲或北美市场,那是需要相关技术认证的。

例如欧洲的CE、GS,北美的FCC、UL等。

换言之,中国的产品没有获得这样的认证,哪怕质量再好,也没可能进入欧洲或北美市场。

万家灯具当时既没有欧洲的CE,也没有北美的FCC,所以,万家灯具的产品,既进不了欧洲,也进不了北美。

同样的问题,不止发生在万家灯具一家。

但欧美的市场是大市场,很多灯具或电器的企业都想进入,所以,它们都迫切地想让自己的产品能够获得相关的认证许可。

可有需求也没用。

当时国际上知名的检测认证巨头,例如美国的BTT、欧洲的ETL等,还没有全面进驻中国。

中国这些想打入欧美市场的灯具、电器企业,就算愿意花钱做欧洲的CE、GS,或是北美的FCC、UL,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不知到从哪里去下手。

需求迫切而巨大。

可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却极为稀缺。

这种不对等中,就隐含着极大的商机。

赵大生在万家灯具做外贸业务员时,心中已经在想,三江市要是能有这样一个做认证代理的机构,那它一定会赚翻了的。

赵大生曾经把这个想法告诉过他的上司顾经理。

顾经理虽然认同赵大生的看法,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方面倒是个蓝海,可问题是,三江市还没人做过这个,你怎么去做?”

的确,怎么去做?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当时的赵大生对此还一无所知。

赵大生口语不行,他就想到了李可。

赵大生请李可直接给BTT总部挂了一个电话,问他如何做FCC、UL认证。

结果,人家老外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简单。

李可说了几句thanks,挂了电话,然后对赵大生说道:“原来没那么复杂,看看他们的官方网站,一切就明白了。”

赵大生听了李可的转述,随即上了BTT、ETL的官网。赵大生这才确信,人家老外所言非虚。

BTT、ETL都是全球知名公司。

知名公司就是知名公司,连官网信息都做得专业之极。

在那官网上,凡赵大生想了解的问题,几乎在上面都可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这一发现,让赵大生如获至宝。

赵大生将BTT、ETL的官网资料打印出来,并请李可协助,将这些资料逐字逐句地翻译成了中文。

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内,赵大生一边在万家灯具做着外贸业务员,一边又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空闲时间,开始研读从BTT、ETL官网上获得的这些信息。

例如,申请认证时需要填写什么样的申请表。

除了申请表之外,还要提供什么资料。

再例如,什么样类别的产品,需要做什么样的测试。

这些测试的费用以及最后发证的费用如何?

等等,等等。

狗日的赵大生同志,通过自学成才,慢慢地了解了申请CE、GS、FSS、UL认证基本流程。

随着了解的全面深入,赵大生渐渐地成为了这块领域的领跑者。

赵大生领跑得越远,他就越抑制不住心中那份对认证代理机构市场前景的憧憬。

全国不敢说,仅就三江市而言,这样的认证代理机构,还几乎没有。

没有就意味着没有竞争。

可市场需求却如此之大。

这样的商机,实在不能错过。

赵大生本来打算,以后无论是继续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出来单干,这外贸行业他是要一直这么从事下去的。

可现在,他却要改变想法了。

外贸固然在蓬勃发展。

但认证代理这个商机,它如一块未被人切割的蛋糕,正在散发着它美味诱人的鲜香,在时时撩拨着赵大生。

好在二零零零年运气还不错,赵大生通过做外贸,已经有了十多万的资金积累。

这些钱,足够他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了。

所以,二零零一年春节过后,赵大生毅然决然地辞去了万家灯具外贸业务员的工作,转而开始了认证代理的创业。

赵大生第一步,就是为公司选址。

赵大生还在创业之初,照理他凡事应该能省则省,可他偏偏不这样。

用赵大生自己的话来说:“办公场所是公司的门面,他娘的哪能弄得太寒碜了。”

这一点,赵大生就不像闻人浩二。

闻人浩二是宁愿从一个皮包公司开始,也不愿把摊子一下铺得太大。

赵大生却恰恰相反,他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摊子有多大,公司就有多大。”

照赵大生这狗日的瞎气势,还好他也就只有十万,要是有个十亿,估计他那买下整个三江口的心都有。

买下整个三江口,赵大生是没那个能力的。

但三江口上写字楼中的其中一个办公场所,他狗日的赵大生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赵大生就将公司地址租在了三江口。

办公室的面积够大,也够敞亮。

选址选好之后,赵大生就开始去跑工商局、跑银行、跑会计事务所、跑质监局、跑税务局、跑公安局……

如此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折腾了半个多月,赵大生才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以及公司公章、财务章、法人章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领到了手。

赵大生用他那半桶水的《易经》给新开张的公司测过字,最后将公司的名称定为了“远大认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远大,远大,慎终追远,有容乃大。

尽管几年之后,公司最初的这个名称又改作了“远大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但其中“远大”二字,十几年下来,就成了赵大生一手缔造的一个品牌。

注册好公司,赵大生便开始购置办公桌,电脑、电话、传真,接着又和一家IT公司谈好,租用了他们的企业邮箱以及网络服务,同时又花钱请他们帮“远大”做了一个官方网页。

所有的硬件、软件都配套之后,接下来就是人力配置了。

之前,赵大生选办公楼,选办公桌,配电脑、电话、传真,那都是要怎么选就怎么选,要怎么配就怎么配的,可是到了人力配置时,赵大生又开始抠起来了。

赵大生心想,公司还在运作阶段,找太多了人,每个月都要开工资,极不合算。赵大生思前想后,最后才决定招了一个小姑娘,一来请人家小姑娘,赵大生就算给人家开的是最低标准的工资,人家也能勉强接受;二来,小姑娘可撑撑门面;三来,赵大生白日不在公司时,人家小姑娘也可以接接电话,帮忙照看照看门户。

——不管怎么样,赵大生的公司就这么开张起来了。

新的,更大的商机就在眼前,赵大生的“远大”,如一艘入海的新船,终于就要起航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26、人生可炫耀的最大资本

赵大生后来常常跟别人说自己的创业史:“他妈的,老子当年身上没有一块钱,照样将公司办了下去。”

赵大生是一个吹牛都不用打草稿的人,但说到他的这个创业史,那确实是没有吹牛的。

至少,赵大生说出口的部分,当时的的确确发生过。

窘困,在窘困的时候向别人说,别人要么忽视、充耳不闻,要么居高临下地同情、怜悯,甚至是轻蔑。

可同样是窘困,等到功成身就的时候,再将它拿出来说,一下子就成了一种资本。

一种可供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一种别人听了由不得不膜拜的资本。

当年办公司没钱的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