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 >

第197章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197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道主义援助?张献忠听罢眉头不由一皱。粮食就粮食了。还搞这么些道道。不过被吴继善这么一提醒张献忠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于是一脸严肃的问道:“吴爱卿,朕听说这南京给的粮袋上还打有隆武朝的年号?可有此事啊?”
  “回万岁,确有此事。明军在麻袋上打上年号是为了记录粮食入仓的时间。”吴继善低着头连忙解释道。他这次虽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可回来后却差一点儿掉了脑袋。因为有人向张献忠进言说他吴继善早已勾结了明军出卖了大西。若不是还有这50万石的救济粮未到四川吴继善估计自己这次真的会被多疑的张献忠给砍了脑袋。如今听张献忠突然这么一问他心中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哼,果然没错。还真的犹如左丞相所言那女人在粮袋做了手脚想要收买人心。小样的,我不会换口袋吗。要发也是发我大西朝的救济粮而不是你们明朝的粮食。要不怎么体现我大西爱民如子呢。想到这儿张献忠轻蔑的一笑然后命令道:“传旨,将所有的麻袋都换成印有我大西朝年号的麻袋再分发下去。记住绝不能让百姓看到印有明朝年号的麻袋。违旨者斩无赦!”
  “臣尊旨。”吴继善恭敬的令命道。背后却已经不自觉的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原来是为了年号的事啊。不过这种事该不会是张献忠这样的大老粗想得到的。吴继善不禁在心中盘算起会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的人是谁。
  就在此时一个内侍走了进来恭敬的禀告道:“启禀万岁,大将军孙可望、左丞相汪兆龄求见。”
  “哦?我儿可望来了吗?还有汪丞相。好,宣他们进殿。”张献忠一听孙可望来了立刻有了精神。孙可望同李定国等人既是张献忠的爱将又是他的养子。堪称张献忠的左膀与右臂。一直以来李定国在蜀东与明军相对峙。而孙可望则帅军在四川与云贵的交界处活动。往往一段时间下来都能有不小的收获。只听内侍以尖锐的声音传令道:“宣孙可望、汪兆龄进见。”
  不一回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和一个年长的文官便一前一后的走进了大殿。只见两人齐声行礼道:“臣孙可望、臣汪兆龄参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两人应声起身后。汪兆龄这才发现吴继善也在大殿之中不由冷冷的瞥了他一言。而孙可望也同张献忠互换了一下眼神。心领神会的张献忠轻咳了一声向吴继善说道:“吴爱卿,若没别的什么事你可以退下了。”
  “是万岁,”吴继善连忙行了个礼在汪兆龄冰冷的目光护送下退出了大典。汪兆龄直到见吴继善渐渐远去这才露出了满脸的媚笑向张献忠进言道:“恭喜万岁,文韬武略镇住了南明。如今南明献上岁贡乃是我朝之福啊。”
  虽然明知汪兆龄这是胡诌但一句“岁贡”还是听得张献忠浑身舒服。丞相就是丞相比刚才的吴继善会讲话多了。什么人道主义援助。援助,援助的。听上去多难听啊。好象大西受人接济一般。“岁贡”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于是张献忠立刻眉开眼笑的说道:“不知汪爱卿找朕所谓何事啊?”
  “回万岁,臣今天前来可是为了咱大西的江山着想啊。只不过忠言逆耳,恐冲撞了万岁。”汪兆龄忽然一脸严肃的说道。
  “哦?朕深知汪爱卿一向为大西呕心沥血。有什么事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张献忠大度的回道。
  “谢万岁,那臣就斗胆吐一吐真言了。启禀万岁,我大西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了啊。若再不加以防范。那到时候我等均将死无葬身之地啊。”汪兆龄说罢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连一旁的孙可望也随之跪倒在地。
  张献忠见状不由一惊连忙伸手道:“两位爱卿快快起身。这是从何说起啊?”
  “起奏万岁,如今天下已成汉末三足鼎立之势。万岁顺应民心进驻蜀中堪比那刘皇叔。关外的满清趁我中原大乱窃我中原大片故土。南明女主乱政败坏朝纲。无论是多尔衮,还是那孙露均是以臣子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由此可见万岁才是天下汉人的中兴之主。肩负着复兴汉室的重任。”汪兆龄说到这里不禁脸孔都兴奋地涨得通红。仿佛张献忠就是那刘玄德,而他汪兆龄便是武侯诸葛亮。
  被人称为刘玄德当然是件舒服的事。可是张献忠自各儿心里清楚自己到底有几斤几量。于是摆了摆手说道:“呵,爱卿所言太过了吧。朕怎可比得上当年的刘皇叔。再说我大西地处偏远如何能同明和清斗。”
  “万岁万万不可妄自菲薄。这三国之势微妙之处就在于三国之间互相牵制。一方若是进攻其中一方就会遭到另外两方势力的联手回击。当年曹操是何等威风还不是败于蜀、吴联军的手上。”汪兆龄连忙进言道。
  “照爱卿所言,如今大西和南明联手对付满清不是和当年的蜀、吴联军一样?”张献忠忽然觉得好象就是那么一回事哦。自己不是更象刘备了嘛。
  “非也,万岁。联手的双方不是看是否同宗同源,也不是看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而是由三方实力所决定的。总是由弱的两方联手对付强的一方。如今看来满清虽然以弓马取胜。然而两淮一战其锐气已挫。加之满清乃是异族恐难得民心。而南明有孙露的义勇军在。义勇军以火器火炮取胜,兵器精良。隆武王朝又自称明朝正统。这点很能收买人心。至于钱粮方面众所周知江南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而湖广与南直隶土地也甚是肥沃。当年的朱元璋便是依靠南方诸省‘广积粮,筑高墙’最终将蒙古靼子赶出了中原。因此以目前的形式应该是南明的隆武朝稍占优势才是。”汪兆龄认真分析道。
  “可是,南京刚刚给予我大西大量的钱财锦缎和粮食。北方又有明军为我朝抵御辫子军。说明南京那里是很想同大西合作的啊。”张献忠想了一下说道。
  “万岁明见,正是这天上掉下的钱财、锦缎和粮食才是最恶毒的计谋。孙露那女子可谓是居心叵测。她见我大西实力虽弱但明军贸然入川进攻大西以蜀地特殊的地形恐难一击必中。到时候北方的满清便会乘机南侵使明军两头不能兼顾。于是她便以钱财和汉家血统来安抚我等。为的就是要腾出手来先与北方的满清决一死战。然而那女人一旦成功一统中原后又如何会放过我大西。到那时候大西才是真正的孤立无援啊。”汪兆龄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听汪兆龄这么一分析张献忠不由一语顿塞。他还从未想过这么一回事呢。若真象汪兆龄所说那自己这土皇帝也做不长久咯。于是他连忙向汪兆龄请教道:“那按爱卿的意思当如何是好啊?”
  汪兆龄听罢心中不由一阵得意知道张献忠是被自己说动了。于是他同孙可望对望了一眼后回道:“回万岁,臣以为目前我大西还不能同南明翻脸。还要继续接受南明提供的钱粮。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围绕着孙露那女人的意愿转。照现在的形势南明与满清的大战在即。我们不但要坐山观虎斗还要利用这次的机会充实大西的实力。臣和孙将军的意思都是趁南明与满清交战之际出兵云贵!”
  “出兵云贵?”张献忠回头向孙可望问道:“可望,你的意思也是这样吗?”
  “回父亲。孩儿和汪丞相想法一样。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一家收刮民脂民膏可谓是不至膏见髓干不止。我等出兵云贵也是顺应民心啊。遥想当年武侯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疆之后才能六出祁山挥师北伐。再说这黔国公府可丝毫不比瑞王府和蜀王府差啊。”孙可望故意加重最后一句话道。他孙可望可不会象李定国那么傻呼呼的搞什么屯田。那和种地的庄稼汉有什么区别。大丈夫既然有兵有权在手当然要求荣华富贵。南明是根难啃的骨头。可这云南的黔国公就是个软柿子了。不捏白不捏。
  张献忠听孙可望这么一说顿时眼睛都发亮了。他当然也知道云南有油水捞。以前一直忌讳南明守在门口才不敢贸然出手。如今听汪兆龄这么一分析好象确实有道理。于是他整了整坐姿大声宣布道:“好,就这么办。两位爱卿现在就可早做准备一旦时机到来立刻挥师入滇!”


第六章 第三十二节 谍影重重
  正当汪兆龄在王宫中对着龙椅上的张献忠侃侃而谈他的三国大计时。坐在软轿中的吴继善心中却是另一番打算。今天在王宫中偶遇汪兆龄和孙可望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自从吴继善顺利的从南京和谈回来后。他便日渐感受到了汪兆龄等人对他的猜忌与排挤。这也难怪吴继善是崇祯朝的旧官吏。明崇祯丁丑年中进士的吴继善原是成都知县。张献忠围攻成都的那一年他曾向当时的蜀王进言劝其将藩库中的银两拿出来募兵打仗。然而朱至澍却怎么也不肯将藩库中那些积压得发霉的银子拿出来。最后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场。吴继善也由此被俘并在张献忠的威逼利诱下做了这个大西的礼部尚书。然而张献忠对吴继善等人一直都心存芥蒂。
  前些日子兵部尚书龚定敬只因一张小小的记帐单上只写乙酉字样,不书大顺年号。便被推出朝门活剥了皮。连其家眷婢仆等等一百余口也同日处死。人头和人皮现在还挂在城门上头呢。吴继善一想起当日的恐怖情景就不由的冒出了一身冷汗。觉得在大西做官是度日如年,身家性命悬于一线。便越发怀念起了出使南京的那段美好日子。
  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进士、一个朝廷命官在城破之后变节投靠贼寇吴继善的名节已损。而以伪尚书的身份出使自己曾经效忠的朝廷在许多人看来更是恬不知耻的行为。因此在去南京前吴继善其实早就做好了被羞辱的准备。然而让他感动是南京那边自始自终都没为难过自己。也未当着自己的面提起过城破变节之事。负责同吴继善和谈的钱歉益大人除谈公事外更多的是和他谈论一下诗词歌赋之类的东西。而钱歉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